• 83阅读
  • 0回复

合作社为啥垮了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8-08-26
第1版()
专栏:

  合作社为啥垮了台?
 摊派入股支应门面
 单纯消费资金亏缩
【本报讯】北岳四专区各地合作社大部垮台。据四专署八月合作会议报告:正定、平山两县及灵寿一区,井陉六区,行唐一、三区,曲阳二、三区等六个区统计:原有村社六百一十四个,现有一百九十一个,垮台四百二十三个,占百分之六十九。平山、阜平、曲阳、行唐四县六十一个联村社垮了二十个,占三分之一。行唐三区七十二个村社,仅剩下了两个。垮台的原因是:(一)过去村社资金大部是摊派集成,不是自愿入股的。特别在大量发展合作社的时候,不少村庄按人口、土地或分数摊派股金。如灵寿县即曾于一九四五年按负担分数每分一斤麦子扩过股金。(二)为了响应上级一村一社的号召,不少村庄凑点资金支应门面,单纯经营消费业务,不去组织群众生产。农村环境行情不灵;资金少周转慢;物价逐渐上涨,赊出帐目不能保证归还实物;结果资金逐渐亏蚀缩小,直至没法经营。如建屏东黄泥原有三十多石麦子的资金,现在只够两石。(三)村社干部有的未经社员民主选举,而是上级指定的;有的因不会经营业务赔了钱;有的则利用合作社贪污自肥。如行唐上方联村花坊社因干部不会经营赔了钱;东玉亭联村社不是根据群众需要经营业务,却购运社员非必需品,甚至违犯政府法令偷着运销快靛;东寺村社主任是个富农,要别人多入股,自己只入一千元,却借了合作社一万五、六千元。借粮时全村共两千多斤,他自己就借了七百多斤。合作社的两个牲口,他规定谁使谁喂,使就使十天,不然不能使。(四)村社不能定期结帐分红,引起群众反响。灵寿中营村合作社自民国二十九年成立后,就没有分过红。行唐东寺合作社自一九四四年成立至今,也没有分过红。(五)土改以后,特别是成立生产推进社后,各县对合作社根本没有很好的领导,公营工商业及贸易公司等又没有给以扶持指导。有的村社干部被群众搬了“石头”,合作社也被封了门,有的甚至把资金也分了。有些村社干部平时就不负责任,加上经营当中遇到某些困难,趁土改机会关了门。有些村庄开支村款,竟把合作社的资金借着化了,如平山沿兴村款开支借合作社八十多万元。
再不改善经营办法 “典型”也难继续发展
还在经营的合作社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在业务经营上是追逐单纯营利,很少组织群众生产;据四专合作会议上八个典型村的报告,有六个村搞着长途运销,贩卖土布食盐和牲畜,在经营方式上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阜平照旺台合作社门市部有七十二种货物,其中三十多种是社员非必需品,如蚊帐布花洋布等。不少合作社机关化,阜平照旺台合作社有十九个脱离生产的干部,建屏下口战勤社也有十一个脱离生产的干部。有些合作社的资金按现金计算赚了钱,干部与社员大量分酬劳金与红利。但若按实物计算还赔钱,实际上使合作社的资金逐渐缩小。在合作社记工与干部酬劳金的分配上也有毛病:如曲阳南马古庄村社干部工人不分技术好坏,不分农业副业,同样记工,得一样的工资;阜平照旺台与建屏东枣园等村社分配酬劳金时,不分干部工人,不分出力大小,每人平均一份。不少合作社现在经营的业务应该纳税,但是借着合作社的名义,拒出负担。以上问题都直接间接的影响了合作社的发展。应该迅速端正业务方针,改善经营办法,实行科学管理,一切从扶植群众农副业生产着眼,特别要加强领导,由上面予以扶持。否则即使是现在的“典型”合作社,也难继续发展。
(萧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