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科学网撒遍吉林 众能人汇成巨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9-20
第7版()
专栏:

科学网撒遍吉林
众能人汇成巨流
本报讯 记者李得天报道:一个以工农为主的科学工作体系,已经在吉林省基本建成。这个体系所包括的科学研究网、科学普及网、群众业余技术学习网,现在已经撒遍全省。
据最近统计,全省建立的科学技术普及基层组织达七千零八十四个,乡乡社社、大中厂矿都有了科学技术普及组织,拥有会员和宣传员近五万名,其中工农会员有一万零九百七十九人。科学研究机构包括科学研究院、研究所、研究室、研究组等,已经遍布县、镇、乡社、厂矿、学校和机关。这些研究组织拥有四万二千三百六十二名研究员,其中有一万九千五百九十七名研究员是“土”专家,平均每个乡有三个研究所和九个研究员。群众的科学学习机构,最普遍的是农民业余农业技术夜校,已有二万零七百八十四所,平均每个农业社约有两所,参加学习的农民达五十三万多人。各厂矿开办的各种学习班二千三百六十八处,有十万多人参加学习。
遍布全省的科学网已成为各地党组织开展群众性科学工作的有力助手。各地党组织通过科学技术普及的基层组织,进行广泛深入的科学组织和宣传工作,把许多分散的有经验的土专家,组织到各种科学研究机构里,结合生产,有目的有中心地进行总结经验和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过去,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吸收会员、宣传员规定只吸收中学以上水平的人。今年以来,大跃进的波浪冲破了这些清规戒律,着重从劳动群众中发掘先进生产者和在某一方面有丰富经验、创造发明的人物,吸收为科学技术普及协会会员、宣传员。半年来,科学技术普及基层组织在各地,特别是乡社中迅速发展起来,会员、宣传员比去年增加了四倍。他们热情高涨,到现在讲演宣传的次数已达三百四十一万六千多次。
各地科学研究机构建立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已进行科学研究项目四千八百四十五项,其中已经有九百八十五项获得了成果。这些研究工作绝大部分都是结合当前的生产进行的,对生产起了很大推动作用。蛟河县农业机械研究室在当地抗旱最紧张的期间,发挥了群众智慧,研究制造成功十种提水工具。工人研究员王余久创造的木制单筒抽水机就十分精巧,效率高,成本低廉,制造简单。这种抽水机八小时可抽水六十吨,等于二十个人一天担水的总和,农业社只要花五元钱买一套铁零件,就可以自己安装一台。在西部风沙地区的洮南县业余理工小组先后研究试制成功了利用风力推动的跃进号小型风力发电机、卫星六型风力发电机和旧锉翻新锉等,都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卫星六型风力发电机的发电量除能带动二点五马力电机一台、供三千瓦有线广播机一台、直流收音机一台用电外,还可以供一百二十户的照明用电。德惠县群众研究员马万华大胆地研究野生植物臭蒲的综合利用,制成了臭蒲精、臭蒲油、臭蒲酸等农药原料,而且还把这些研究成果写成了文字材料。他还继续研究木屑作饲料、从橡子皮中提取单宁等项目。
吉林省科学工作的宣传、研究、学习三个大网的形成,已经为科学研究工作贯彻群众路线打下了可靠基础,但是在开展这些群众性科学研究工作中,也曾有些人认为研究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不算科学研究,要研究就得搞大的,有的认为研究就得搞正规的,必须由大科学家来搞,要有高级仪器、高楼大厦,有大批经费和足够的时间等等。中共吉林省委针对这些思想,召开了几次座谈会、现场会,反复地进行批判。省委还组织农业科学家总结了农业劳动模范二十多项先进经验,并以劳动模范为主,科学家为辅,组成丰产经验讲演团,在全省各地讲演,产生了巨大影响。各种错误、保守思想被扫除后,群众科学研究工作就蓬勃开展起来。
在科学工作的三个网建成以后,各地正按照中共吉林省委的指示,在全省开展一个群众性的“创造百项奇迹”和“千条科学采风”运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