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0阅读
  • 0回复

初升的太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9-20
第7版()
专栏:

初升的太阳
本报记者 史越峨
江苏省最近举办勤工俭学展览会,展出的实物和产品,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这充分显示出党的教育方针的伟大意义和无限生命力。
在展览会上,陈列着一条五彩缤纷的绣花被面,上面绣的鸳鸯戏水,栩栩如生。这条绣鸳鸯的被面是吴县光福中学一年级学生王霞文的作品。她今年才十五岁,学习刺绣不过三年时间。现在,她的刺绣技术已经达到甲级出口水平。人们问王霞文:“你小小的年纪,怎样学得一手好针线的呢?”她伸出手告诉大家:“同是这双手,过去绣不好,今天可以绣出国产品,这是勤工俭学的结果。”她又说:“绣花被面可以换钢,学会刺绣就可以间接为钢铁服务。”因此,她以钢铁的意志,绣花姑娘的耐心,多看多问,勤学苦练,提高了刺绣技术。王霞文为了要绣像一朵花、一片叶,就积极参加栽花植树,细心观察花和树的形状。
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之后,苏州各学校的女同学们纷纷成立刺绣小组,涌现出大批刺绣能手。她们不仅是心灵手巧的绣花姑娘,而且是有知识有理想的手工艺工人。半年来,光福中学刺绣小组的四十五人中已有六个同学的刺绣技术达到一级品出口标准,两个人已达到甲级出口标准。这个刺绣小组已为国家加工三百八十多件成品,替国家换回不少的钢材和外汇。
在展览会的一角,摆着几盆出奇的植物,有一盆植物,上面结一球向日葵,下面长洋生姜;另一盆是上面长番茄,下面长马铃薯,都长得枝叶茂盛,果实丰满。这叫“二层楼”嫁接法,是时扬初中“米丘林”小组的同学们创造成功的。于林书等同学在嫁接“二层楼”的过程中一连失败了五次仍不灰心。他们坚持试验,第六次把向日葵嫁接在洋生姜上,终于获得了成功。
农业生产大跃进之后,有人提出能不能制造一种眼看着植物生长的肥料?在展览会上,人们看到一瓶速效肥料,用这种土化肥,就能眼看着植物生长。丰县仇集小学的同学们在试验田的一亩棉花地里追施了这种肥料,第二天棉苗立即变了颜色,第三天棉苗就比原来高出三分之一。这种神奇的速效肥料是丰县师岩乡仇集小学红领巾化肥厂的产品。今年这个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之后,孩子们为了支援农业生产大跃进,用土法试制成功的。这种肥料只要用少量小米加上草木灰等其他东西,就可以制成。今年暑假前,仇集小学红领巾工厂已经建造了六百个池,制造速效肥料三千多斤(相当于九百万斤自然肥料)。现在,这种速效土化肥已经在丰县各地普遍推广。
在展览会的另一面,放着一架电话机。“的铃铃……的铃铃……”一阵电话铃响,对面一位打电话的人屏住气,等铃响了五次以后,这部奇怪的电话机——“电话秘书”,便自告奋勇地把电话接下来了。“电话秘书”告诉对方说:“这里是南京电信学校,现在没有人在,我是录音机,你有什么话可以告诉我,我会录下来转告主人。”接着它就一字不漏地把对方的话全部录下来了。一会儿,主人回来打开“电话秘书”,便听到了刚才录下来的话。
江苏省各学校的勤工俭学之花已经结出丰硕之果。从这里可以看到年轻的一代在投入勤工俭学以后,他们的智慧正像初升的太阳一般开始放出异彩。年青的人们!你们的明天定将更加灿烂光辉。
(附图片)
王霞文在表演刺绣
新华社记者 丁峻摄
南京工学院机械系的学生正在打铁
新华社记者 汪文华摄
南京电信学校的师生自己设计和制造的“电话秘书”
新华社记者 丁峻摄
这是江苏省勤工俭学展览会上的半耕半读馆。在这里展出的有几十斤重的大南瓜,和亩产千斤以上的玉米 新华社记者 丁峻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