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晋宁县克服劳动力严重不足的好办法 工帮农 农帮工 工农携手跃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9-22
第6版()
专栏:

晋宁县克服劳动力严重不足的好办法
工帮农 农帮工 工农携手跃进
本报讯 记者张廷干报道:云南省晋宁县运用工业与农业全面协作的办法,解决了劳动力严重不足的问题,使工农业生产迅速形成了全面跃进的局面。
晋宁县由于上半年对工农业并举的方针不够明确,工农业的发展很不平衡。1至5月,地方工业只完成全年计划的14.4%,虽然名义上办了三万多个厂,因为没有配备人力,只有少数县办工业投入了生产,因而成为玉溪专区工业方面的落后县。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工农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日益严重。全县七万个劳动力抽调了三万个去修水利和铁路,剩下的四万人,平均每人负担近八亩地,在中耕夏锄中,每人的工作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十倍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乡、社便把地方工业的工人抽来搞农业生产,有的干部要求把修水利的人调回来搞中耕,也有人希望降低地方工业的发展速度。各种有右倾保守思想的人都从劳动力问题上找到了借口,要求放慢跃进的脚步。县委分析了当时的情况,认为必须迅速发展地方工业,为农业的技术革命建立新的基础。县委把这个问题提交群众讨论,发动群众研究解决劳动力不足的办法。
在辩论中,乡乡社社算了一笔账:整个中耕夏锄中,只有一百四十万个劳动日,需要完成一千二百多万个劳动日的工作量,因此迫切需要供应新式农具,才能补足劳动日的差额。同时各乡社回忆了:今年春耕中地方工业支援农业,为农业节省了五百多万个劳动日的情况;在抗旱中,由于地方工业供给了八十多部抽水机,全县只出动了五千多人,就战胜了几十年来没有过的大干旱的事实。
经过辩论,全县农村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找矿报矿、献料售料和以人力物力支援地方工业的全民运动,县委也下决心从四万个农业劳动力中再抽调一万人大干工业。过去认为境内没有的煤、铁、铝、黄铁、耐火材料等矿产,也被群众找到了。各族农民的口号是:“要什么给什么,有什么出什么”。同时,广大职工也进行了怎样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大辩论,通过辩论,普遍批判了只想抓产值,不愿生产新式农具的思想,明确了地方工业的任务。在全县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县乡社各级工业在6、7月份,就为农业生产了七万件新式农具,五十多万吨磷肥和九万吨土化肥。在十多天内,就做到了全县每个农业劳动力一把薅秧耙,送肥车子化,并提前为秋收秋种准备了三万多件新农具。
通过协作,使农业和工业的劳动力不足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工农业同时进入了一个跃进的更高潮。在四十七天的中耕夏锄中,全县共使用了新式改良工具六万三千多件,为农业节省了六百七十多万个劳动日。地方工业本身也很快发展起来,到8月13日,晋宁县已经超额125%完成了今年的跃进计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