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美国新闻处无可奈何地承认 华盛顿对我国侵略政策极端孤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9-23
第4版()
专栏:

美国新闻处无可奈何地承认
华盛顿对我国侵略政策极端孤立
编者按 美国国务院的喉舌“美国新闻处”9月16日发出了一篇“仅供参考不供发表的资料”,综述了9月10日至16日一周美国国内关于美国在台湾海峡地区向中国人民进行军事挑衅的舆论反映。尽管这份资料的作者一方面竭力用杜勒斯字典中的一套恶毒的陈词滥调来诬蔑中国人民,甚至故意挑拨亚洲国家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用歪曲现实的手法来掩饰美国统治集团众叛亲离的孤立处境,但是终归无法不承认了这样的事实:美国国内外的公众和舆论都谴责美国对我国进行侵略的冒险政策。现将美国新闻处的资料全文发表如下:
综述
由于本星期的局势发展,台湾危机一直是报上第一版的消息,这种局势发展在国会议员、编辑和有影响的公众发言人之间引起了广泛的辩论,辩论美国对金门的政策是否明智,是否能够采取不诉诸武力就可以“摆脱困境”的措施。总统在9月11日演说中提出的要求在本星期进一步加强了有利于谈判的倾向,总统要求“举行能够取得富有成果的结果的谈判”。这是总统演说中非常受欢迎的那一部分,虽然看来现在比以前有更多的观察家支持美国的坚定的立场。
到目前为止的评论说明,人们普遍希望我们能够体面地“摆脱”答应保卫岛屿的义务,办法可能是让这些岛屿在联合国保护下成为中立的,或者是不动声色地撤退国民党军队,如果共产党中国将宣布不再对台湾进行威胁的话。有些人担心我们可能抱着会绑住我们自己的手脚的“不灵活的”态度去参加华沙会谈,而这些人中包括赫斯特这样一些坚决支持政府政策的人们。所有的人都认为,在谈判开始之后的第一个积极的步骤是实现停火,一直到可以探测出达成更加持久的协定的前景时为止。
有相当多的人仍然极力要求“重新估计”美国的对华政策,其中包括中国在禁止核试验协定中的作用。据报纸消息说,盟国和亚洲国家的舆论仍然是不热心的。这反映它们希望看到美国对中国采取“更加实际”的政策。
总统的演说
国会和报上的社论对总统演说的反应说明,在政府在台湾危机中采取的政策是否明智的问题上存在着根本的意见分歧,这种意见分歧超过了党派的界限。但是在总统演说之后,对政府态度的支持看来是在加强,不管是明确的支持还是有条件的支持所有的人都完全同意总统所提到的一个根本论点:姑息侵略成性的独裁者是不合算的;但是观察家们对于这样一点意见是有不同的:即是否需要使用美国武装部队来履行这个原则,保卫“毫不重要的岛群”,如果总统认为有必要的话。总统演说中非常能打动人心的而且受到普遍赞成的那一部分是宣布“外交可以而且应该找出摆脱危机的办法”。
国会的意见
有一些议员称赞这篇演说是“有力的和富于表达力的”,特别是其中强调“姑息是蠢事”那一部分。这些人是:共和党参议员:维利、布里奇斯、诺兰、库契耳和布里克;民主党参议员道格拉斯和奥马洪尼。有几位参议员或者要求“召开国会特别会议”(例如参议员格林和莫尔斯),或者要求总统“把国会的领袖们叫回来,要他们考虑局势中本来潜在的一切问题;和认识这样一种可能性;如果我们因为沿海岛屿问题而进行战争的话,我们将不得不唱独脚戏。”(参议员:曼斯菲尔德、杰维茨)。但是有些共和党员反对举行特别会议的意见(例如少数党领袖马丁)。大多数的国会议员欢迎总统提出的进行谈判的要求。同时参议员库契耳要求“美国致力于总统提出的两种可供选择的和平的办法:或者进行成功的和体面的谈判;或者由联合国采取行动”(有着类似的意见的有:奥马洪尼和众议院议长雷朋)。
参议员克弗维尔说,金门和马祖应该在联合国的托管下中立化。抱有同样意见的参议员门罗尼认为,这两个岛屿对于福摩萨的防御并不重要,因此应该放弃。参议员杰维茨说,如果由于在远东进一步使用武力而使得战争的危险增加的说,“美国将有责任把这个情况向联合国大会提出。”
社论和领袖们的意见
总统所表示的政府的意见已经在报界引起了各种各样的反应,有的表示热烈的支持,有的提出严厉的批评。
对于总统的“极其重要的”主张“不姑息”的演说给予热烈支持的有:“纽约先驱论坛报”、“纽约时报”、“巴尔的摩太阳报”、“水城时报”、康斯坦丁·布朗、古耳德·林肯和约瑟夫·艾尔索普(鉴于艾尔索普曾经在美国对金门政策上采取批评的态度,他现在这种态度有些令人感到惊奇)。
上述报纸和人物对沿海岛屿的态度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小赫斯特认为“在对待姑息态度方面,艾克是对的”;有些报纸对于这样一种看法给予有条件的支持,但是对于“我们的同盟者”蒋介石的权利是否“肯定要求保卫金门和马祖”表示怀疑(如“华尔街日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波士顿先驱报”、“德顿新闻”、“得梅因纪事报”、“纽约新闻报”、斯克利浦斯—霍华德系报纸以及华盛顿的“明星报”)。典型的反应来自“费城问询报”,它说,“我们若干时候以来一直强烈地感到,现在仍然感到,使美国的海军和其它部队在那些岛屿问题上卷入冲突将是一个严重错误”。艾德莱·史蒂文森在回到芝加哥时说:“三年多以前金门危机问题头一次提出时,我曾经说过我们不该卷入这些小岛问题中去。我们现在仍和这些小岛有牵连,我对这一点表示遗憾”。在这批报纸中,有些还认为,“我们让蒋介石本人对这些沿海岛屿花那么大的力量,这是一个错误”。但是既然已花了力气,不管是好是坏,我们已到了骑虎难下的地步”。(斯克利浦斯—霍华德系报纸、华盛顿“明星报”、“波士顿先驱报”、“芝加哥论坛报”)。
这批有条件的支持者同“西雅图时报”一起要求美国“作出一切合理的和体面的努力通过谈判谋求和平”,并要求美国谨慎一些,以防美国在谈判期间“陷入不必要的顽固态度或似乎带有威胁性的态度”。
对演说提出严厉批评的有:“华盛顿邮报”、“圣路易邮报”、“路易斯维尔信使日报”、“纽约邮报”。“明尼阿波利斯明星报”表示了“坦率的失望”(美国广播公司的爱德华·摩根也作了这样的表示)。“华盛顿邮报”指责说,“这项演说对海峡的局势重复了一切令人厌倦的陈词滥调和似是而非的推论”,它还指责“过甚其词以及企图把本来是灰色的局势说成是绝对黑白分明”。“华盛顿邮报”不满地说:“第一部分中那种充满着自以为是的语调严重地损害了艾森豪威尔先生谈到谈判的第二部分”。“圣路易邮报”认为,艾森豪威尔总统“把金门和福摩萨、朝鲜、莱因兰、捷克斯洛伐克和其他自由世界据点等同起来的做法是完全不能令人信服的”(“路易斯维尔信使日报”和摩根也这样认为)。“纽约邮报”认为:“它就完全没有任何结束严重僵局的新的方法”。“正如李普曼已经指出的那样,在我们认识到我们给予蒋介石的那张空白支票必须直率地收回以前,美国的语调将不会并且也不能有任何重大的改变。”
人民的意见
据特伦德克斯新闻民意测验所的调查,“虽然人民中的几乎一半(46%)同意美国防卫沿海岛屿,但是这种同意是不热心的,虽然反对的占少数(33%),但是他们热烈地反对这样做。另一方面,多数人(62%)同意使用美国的作战人员来防卫主要的岛屿福摩萨。”“纽约时报”所作的全国调查表明,“普通的美国人对远东的危机并不特别感到忧虑。美国人是知道这种危机的,特别是在艾森豪威尔总统发表演说以后,但是很少有人从这种危机中看到那怕是局部战争的危险,也没有人从局部冲突的角度来考虑它。大多数人认为金门问题并不需要他们直接关心,最好交给‘专家’处理”。“纽约时报”的调查说,几乎没有任何人表示,沿海岛屿或者甚至是台湾对美国的利益是非常重要的。
联合国
观察家们一致认为,中国代表权和中国沿海岛屿两个问题肯定将是第十三届联大会议的“主要问题”。已经发表的意见附和前总统杜鲁门这样的观点:共产党中国“不能打进争取和平的世界组织”(“明尼阿波利斯论坛报”、“纽约时报”)。人们普遍预料,虽然赞成北平的票数将会增加,但是它仍然不够多数。“华盛顿邮报”预料,美国在这次会上在这两个问题上都将会遇到一些“困难”。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比蒂说:“为了争取世界舆论支持我们,美国将首先要求停火,然后紧接着提议,在关于永久和平的谈判还在进行时使福摩萨海峡中立化。”
华沙会谈
有些人认为,华沙会谈是“在很大程度上世界和平所系的谈判”(美国广播公司的厄温·坎汉)。人们热烈地希望这次会谈,“如果不能消除福摩萨海峡的一触即发的战争危险的话,至少能使危险减少。”(罗斯科·德拉蒙德),但是,大家一致认为,鉴于“双方带到会议桌上来的对于纠纷根源的看法有着极大的分歧”,“主要的问题”“是谈判者究竟还有多少余地来谈判(“纽约时报”的罗森塔尔、“商业周刊”和其它许多报刊)。“纽约先驱论坛报”认为:“共产党中国方面的诚意并不明显,共产党企图保持对金门的封锁决不是华沙谈判成功的可喜的预兆。”
共产党中国和禁止原子试验
一些编辑在谈到即将召开的讨论停止或禁止核武器试验的东西方政治协定的日内瓦会谈时指出,可能有重新估计美国对共产党中国政策的必要。
“长岛每日新闻”说,如果美国不承认共产党中国,而同时坚持要在那里设立监督站,那就造成一个“棘手的问题”。这“是为什么我们应该不再把头埋在沙里和最后应该正式承认”北平的“又一原因”。
盟国和亚洲的意见
登载在美国报纸上的来自华盛顿和各国首都的消息,继续提供了我们的主要盟国和亚洲国家对美国的对华政策抱批评态度——甚至是敌对态度——的全面印象。所有这些消息都强调对美国在金门的军事活动的强烈反对,甚至更强烈地希望“不要卷入”。所报道的许多盟国的意见还表示希望看到美国在远东执行“较前现实”的政策——例如,在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的问题上。
“德梅因纪事报”的理查德·威尔逊写道:“美国在反对(中国)共产党扩张领土的立场上几乎是孤立的。”据威尔逊说,英国政府曾说,在这个问题上,它不参与美国的军事行动。预料,在法国也得不到支持。他接着说:“除了菲律宾之外,世界各国都同意共产党这样的看法:任何一个有自尊性的国民政府都不会让大规模的有敌意的军队如此靠近它的像金门和马祖那样的沿海地区。”“纽约先驱论坛报”的电讯报道,华盛顿“因加拿大的亲北平态度感到深为不安”,看来加拿大认为,“如果让共产党中国参加联合国,几乎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
从伦敦,“纽约先驱论坛报”记者威廉·汉弗莱说,英国舆论是“这么反对为了金门问题而发生冲突”,以致伦敦外交家担心,美国如果在福摩萨海峡卷入战争,可能会发生“一次倒过来的苏伊士运河事件”——即英国可能被迫在联合国中站在反对它的美国盟友的一边。好几个别的记者强调麦克米伦政府一方面要遵守同美国“互相依靠”的原则、同时又不要“激怒”公众舆论的“进退两难的困境”(汉弗莱、“纽约时报”记者密德尔顿、“巴尔的摩太阳报”记者斯特恩)。观察家们认为,在伦道夫·丘吉尔发表了暗示在远东局势上对美国有义务的文章以后,英国政府迅速否认,这是为了“缓和”英国“公众”在这个问题上的“恐惧心理”(全国广播公司阿格龙斯基、美国广播公司的豪、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科林伍德)。
在欧洲其他地方,欧内斯特·林德利报道说,挪威认为我国的对华政策“已经过时”(“新闻周刊”)。据说比利时和西德也有同样的反应。埃姆林·威廉斯(在“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上)写道:“这里(波恩)很少有人了解,像有着六亿人口的中国那样的国家,不论它的政治见解如何,怎么能够继续不予以外交上的承认。”
驻在巴黎的好几个记者都注意到了法国强烈地不赞成美国的政策。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戴维·舍恩布龙发现法国在金门和马祖问题上很少有“赞同的意见”,他说,“不论是政治上或军事上,保卫这些岛屿都没有在这里得到任何支持。”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在社论中说:“美国人要是注意到不仅是英国人而几乎是西方联盟中的所有其他人都认为美国保卫金门和马祖是使西方世界遭受新的危险,也许是有益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希望”美国政府“正在充分利用西方联盟的咨询机器来使其他自由国家随时得到”有关它在远东意图的“准确的和令人安心的消息”。然而“纽约时报”的密德尔顿认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之间的批评性的反应反映了“美国失去了在哥本哈根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会议结束时所获得的声望”。
在世界的另一面,尼赫鲁总理的讲话受到了各报的重视。“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冈孝写道,“毫无疑问绝大多数的亚洲舆论”都和尼赫鲁有同样的心情。同时他指出,“在亚洲,对于共产党中国日益强大所感到的恐慌以及对于北京对待它自己的人民和在外交政策两方面所采取的铁腕态度所感到的失望日益加深。”
“芝加哥新闻报”的艾伯特·雷文霍耳特从马尼拉报道说,菲律宾领袖“沉着地但是坚决地反对为保卫”沿海岛屿“而作战”。他接着说,由于菲律宾人采取了这种“反对”为争执中的岛屿“作战”的态度,关于美国在菲律宾的空军和海军基地的作用,将会如何这一点正在引起紧要问题”,并且这种态度“正在促使菲律宾人探索较为中立的方针——考虑拒绝卷入就福摩萨海峡问题引起的战争,除非是菲律宾领土遭到攻击。”这种见解中的一种例外的情况将是“中国共产党直接进犯福摩萨和佩斯卡多尔列岛——菲律宾人认为这样将会威胁到他们自己的安全——这样,根据菲律宾国会决议(1955年),他们必须作战”。
“纽约时报”墨尔本消息引述孟席斯总理的话说,他的政府没有承担任何帮助保卫金门和马祖的义务,他又说,他并不认为澳大利亚(根据澳新美安全条约)所承担的共同防御行动的义务包括在台湾地区的军事行动。
从9月10日到16日的舆论摘要到此结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