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做好麦田抗旱保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9-23
第6版()
专栏:当前农业生产上应注意的事情

做好麦田抗旱保墒
1958年秋播小麦面积将达四亿三千万亩,较去年增加七千万亩。保证全部麦田肥大墒足,适时下种,是争取明年更大丰收的第一关。
华北地区历年来的情况是:冬小麦播种前后雨量稀少,土壤水分不足,影响小麦的正常播种。去年秋季旱情尤为普遍,北方抗旱种麦面积达到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许多地区缺苗断垅,小麦“先天不足”,经过后期加强田间管理,才获得了丰收;但是,如果播种季节墒情良好,播种适时,肯定会得到比现在更大的丰收。
根据今年气象部门预测,今年秋、冬和明春,黄河、淮河流域的雨量可能较往年同期减少。一年来,由于水利建设的飞跃发展,不少地区基本实现了水利化,这是战胜干旱灾害的重大保证。但是我们应该善于运用有利条件,对抗御可能发生的干旱预先有所准备。
在目前来说,防旱抗旱的第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做好播前的灌水工作。这是保证小麦适时下种、苗全棵壮的前提。要做好这一工作,首先要政治挂帅,加强领导,大力宣传小麦播前灌水及冬灌的重要作用,组织群众把全部麦田浇透底水。其次要认真整地打畦,开沟筑垅,做到地平沟直,小畦短沟,提高灌溉效果。
第三,全面规划。计算水账,统一调配水量,以保证全部麦田“吃饱喝足”。由于深耕、密植及增施肥料的结果,许多地区已经提出麦田“七水”“八水”甚至“十水”以上的指标。这就是说,今后麦田灌水量和次数,都需要进一步增加。为此,必须对已有灌溉设施及提水工具等,及时进行检查整修,挖掘工程潜力;对正在施工的工程,力争提早竣工,投入灌溉,扩大浇地面积。
在西北、华北部分地区,明春还要播种一亿亩的春麦。为使春麦能够适时播种,也必须利用秋冬闲水,大力开展休闲地储水灌溉,并及时进行耙耱保墒,这样可以缓和春季用水紧张的情况,提高水的利用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