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9阅读
  • 0回复

全民炼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9-25
第1版()
专栏:社论

全民炼铜
在国民经济的大跃进中,出现了一个新的薄弱环节——铜的生产不足。
铜是电力工业和机械工业的重要原料。为了满足工农业大跃进的需要,电力工业被举为“先行”,机械工业已居“元帅”帐位。但电力工业和机械工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大量的钢铁,还需要大量的铜和铝。制造一万瓩的发电设备,通常需要五百吨至六百吨铜和铝,如果把变电设备、输电线路计算在内共需要八百吨铜和铝。制造一台拖拉机需要三十一公斤铜,制造一辆解放牌汽车也需要二十一公斤铜。只有钢铁,没有铜铝,钢铁还是钢铁,并不能变成发电设备和汽车、拖拉机等机械工业产品,从而用新的技术装备去改造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因此,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国家,铜和铝的生产都同钢的生产保持一定的比例,通常每生产一千万吨钢,就要生产二十五万吨至三十万吨铜和铝。现在,全民办钢铁的热潮已经掀起来了,铁水奔流,钢花四溅,而铜和铝的生产还没有普遍得到足够的重视。如果不马上抓铜、铝工业的发展,争取在一年的时间内使铜铝的生产增加几倍,迅速改变铜铝生产水平的落后情况,势必要影响电力工业和机械工业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跃进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全党全民在继续抓钢铁、抓机械的同时,必须像抓钢铁、抓机械一样地来抓铜铝,把发展铜铝工业当做一个战斗任务,突击完成。
关于铝的问题,我们以后再谈;这里先谈铜。在一年的时间内使铜的生产增加几倍,确实是一个大胆的计划;如果实现了的话,将是亘古未有的奇迹。我们能不能创造这个奇迹呢?也能也不能,全看我们采取什么方针。
一种方针是只搞现代化的大型炼铜企业。现代化的大型炼铜企业好不好呢!当然很好。我们也正在建设一些现代化的大型炼铜企业,并且一定要保证这些现代化的大型炼铜企业及早投入生产。这是我国发展炼铜工业一支不可忽视的主力军。然而,建设现代化的大型炼铜企业,需要经过详细勘探的比较集中的资源,需要大量现代化的冶炼设备;而我国的铜矿资源却比较分散,并且大都没有经过详细勘探,冶炼设备的制造能力也很有限。如果只搞现代化的大型炼铜企业,显然就不可能高速度地发展炼铜工业,不可能多快好省。
然而,如果换一个角度出发,不是只看到现代化的大型炼铜企业,而是坚持土洋结合,大中小结合的方针,那就完全可以得出相反的结论:一年之内使铜的产量增加几倍一定能够做到。资源分散,对于建设现代化的大型炼铜企业,确实是个不利的条件;但如果是建设土法的、土洋结合的小型炼铜企业,又变成有利的条件。资源分散,点多面广,正好组织群众就地开采,遍地开花,这不是十分有利的条件吗?远景储量不明,对于建设现代化的大型炼铜企业,也确实是个不利的条件;但如果是建设土法的、土洋结合的小型炼铜企业,却又算不了是什么困难。土法的、土洋结合的小型炼铜企业本来就可以是见矿就采,有多少采多少的。制造现代化大型炼铜企业的冶炼设备确实费时,但如果是建设土法的、土洋结合的小型炼铜企业,设备制造可以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又有何难哉?可见,只要思想对头,路子走对,不是眼睛只盯着洋办法、大企业;而是土洋结合,大部分的地方还应该以土为主,大中小并举,以中小为主,我们就完全可以高速度地发展炼铜工业。
当然,这并不是说一年之中使铜的产量增加几倍就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很多,要作的事情也很多。当前最关紧要的,就是掀起一个全民炼铜的高潮,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几百万人上山开矿炼铜。土法炼铜,技术上没有什么大问题,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炼铜历史的国家,民间的炼铜专家不在少数。问题在于土法炼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如果生产几十万吨铜,估计各省都要组织数万,甚至更多的劳动大军上山。这是一个巨大的动员工作和组织工作。据统计,全国已经发现的铜矿资源达三千多处,除了继续组织勘探之外,目前这三千多处铜矿就是数百万劳动大军的战场。各级党委应该层层负责,安排劳动力,争取保证不漏掉一处可以开采的铜矿,做到有铜就有人。现在云南省已经举铜为“副帅”,组织了一个发动十万农民上山炼铜的运动。这是一个好榜样。当然,由于农业生产极其紧张,钢铁生产的任务也很繁重,组织农民上山炼铜只能农闲大搞,农忙小搞,这就需要除了发动当地群众之外,还要发动没有铜矿的县、区、乡组织远征军,支援有铜矿而缺乏劳动力的地区。
高速度地发展炼铜工业,除了组织劳动力上山之外,还要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协作配合。炼铜需要燃料。我国古代炼铜大都用木炭作燃料,至今在古代铜矿的遗址周围,常常几十里地尽是荒山秃林。这些古代铜矿的夭折,很多都不是因为矿藏枯竭,而是由于木材用尽。可见保证燃料供应,对于炼铜工业的发展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因素。木材是国家宝贵的资源,现在炼铜应该用煤炭。但铜和煤炭却生成在两种不同的地质条件中,有铜的地方常常没有煤。这就需要各个地方统筹安排,需要煤矿工人生产更多的煤炭,保证炼铜工业的需要。有铜矿的地方大都是偏僻的山区,交通不便,运输困难。要把煤炭运进去,要把铜运出来,要保证几百万人上山以后有吃有用,必须开山筑路,大力组织物资供应。这是运输部门、商业部门和当地人民群众的重要任务。此外,设备制造方面还需要机械工业、特别是地方机械工业部门协作解决。商业部门也应该继续积极地收购废铜。各个地区之间应该广泛地交流采矿、选矿、建炉和冶炼的经验,加快建设速度,提高回收率,提高劳动效率,提高产量,降低成本。
还需要指出,土法上马之后,各地都应该注意有计划地向小型机械化、半机械化发展。我们目前的方针是土洋结合,以土为主。这是坚定不移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土法炼铜的缺点,如劳动力消耗大,资源回收率低、成本高等等。因此,在土法上马之后,就应该积极研究小型机械化、半机械化,特别是要保证在三千多个铜矿点中,选择资源条件较好的,迅速向小型机械化、半机械化发展。
我们革命的历史经验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都证明了只要全党动员、全民动员,在我们的面前就没有不可战胜的困难。高速度地发展炼铜工业,是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关系重大的战斗任务,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掀起全民炼铜的高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