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北京航空学院向红专大道迈进 师生合作制成新型飞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9-25
第1版()
专栏:

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花朵
北京航空学院向红专大道迈进
师生合作制成新型飞机
据新华社24日讯 北京航空学院师生为了国庆向党献礼而亲手设计和制造的现代化轻型旅客机“北京一号”,已经在今天矫健地飞上天空,胜利地接受了试飞的考验。
北京航空学院一千四百多名师生经过苦战制成了飞机,是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胜利,是在党的领导下群众智慧的胜利。
试飞典礼是在北京东郊机场举行的。主任试飞员是曾经突破空中禁区、征服北京—拉萨“天险”的著名飞行员潘国定,副试飞员是有多年经验的飞行员王来泉。他们两人今天驾驶“北京一号”在机场上空做了二十分钟的处女航行,并俯冲到离地面六到十公尺的低空,从欢笑着的人群的前方掠过。当飞机安全着陆以后,这两位有经验的飞行员兴奋地对记者说,他们对“北京一号”的性能感到满意。
“北京一号”是单翼双螺旋桨轻型旅客机,不算驾驶员可坐八个人。根据设计,它的最大航程是一千零七十二公里,最高时速每小时三百公里,最高可以上升到四千八百公尺,因为起飞距离短和降陆速度慢,它可以在小型机场起落,特别适用于省县之间的短途交通。它的耗油量小,使用起来很经济,由于设有现代化的飞行仪表、导航设备和盲目着陆、防火、防冰等装置,所以能够进行全天候的安全飞行。
国务院第二办公室主任林枫,教育部部长杨秀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杨述,以及苏联专家和北京许多高等院校、北京航空学院学生等共三千多人参加了试飞典礼。林枫在飞机起飞前剪了彩。杨秀峰代表教育部对北京航空学院学生表示祝贺,希望他们继续发扬团结苦干的精神,在教育结合生产劳动的道路上做出更大的成绩。
中共北京航空学院党委第二书记臧伯平在试飞典礼上说:我们这个学院是在苏联专家帮助下成长壮大起来的,当我们欢庆“北京一号”诞生的时候,全院师生衷心地感谢苏联专家的无私援助。
“北京一号”的试制,不仅没有降低而且大大提高了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质量。经过试制,学院初步积累了设计和试制飞机的经验,为今后改进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同学们也在又红又专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参加这次试制的五年级学生中,目前有80%左右的人已经达到了四级技工的水平。这个学院飞机工艺专业今年暑假毕业班的绝大部分学生一反往年轻视工厂和工人的常规,都选定工厂做为自己参加工作的第一志愿。
(附图片)
“北京一号”飞机在机场上。新华社记者纳 一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