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要使高炉遍地,铁水长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9-25
第8版()
专栏:

千军万马搞生铁
本报编辑在四川万县专区编的专页
要使高炉遍地,铁水长流
中共四川省万县地委副书记 王仲英
我们万县地区大部分是山区,过去根本没有钢铁工业的基础;现在,在党中央的“为钢而战”的号召下,全区五百四十万人大破迷信,干劲冲天,千军万马,大搞群众运动向深山要矿,向高炉要铁。土高炉正以飞快的速度发展着,每天都有几十个完工,几十个投入生产,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个高炉建成。还有一千多个高炉正在兴建。正如一首民歌所描写的:“昨日山弯静悄悄,今朝铁炉遍山腰,乡乡社社办工厂,铁炉烟雾满山飘。”
土高炉发展这样快,首先由于各级党委贯彻了党中央提出的以钢为纲的方针,加强了办工业的领导,第一书记亲自挂帅抓钢铁,各级指挥员亲自上前线,深入工地,搞试验田,具体解决基建和生产中的问题,这样就大大推动了土高炉的基建进度。地委又派出了工作组深入到县里抓炉子,当这些挂帅人一到现场,生产上便立即出现了新局面,生铁就出得又多又快了。
一定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要相信党的方针政策为广大群众掌握后,就一定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力量。群众干劲大,斗志高,什么困难都能解决。他们用苦战的办法突击的办法建炉。奉节县三合乡总支书记亲自率领三千多人,苦战五昼夜,建炉十八座,挖矿石二十多万斤,采煤六万多斤,挖树蔸子万多斤,建起日产六吨的炼焦窑七座。在钢铁战线上,人人都是诸葛亮,个个都能出主意,没有石头用泥筑,没有动力用土风箱。男女老幼都参加了大搞生铁的运动,显示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英雄气概。
在党委挂帅、发动群众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培养技术力量,采取技术归队,找土炉师,挖掘老工人的潜力,团结和依靠技术人员,以老带新,师傅带徒弟,搞试验田,开现场会。由于技术力量逐步壮大,老工人、土技术人员的深入钻研,创造了冷风全焦、全白煤、煤球炼铁、鼓风炼焦等经验,为解决炼铁缺燃料的困难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我们当前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还有一部分土高炉不能正常出铁,有些已出铁的产量还不太高。这就需要鼓足更大的干劲,组织力量,进行突击,迅速改变当前土高炉不出铁或出铁少的状况,争取使小炉产量番上加番,也还要进一步抓住技术革新,推广先进经验;矿石、燃料迅速跟上去;交通运输这个先行官也要快马加鞭。
那种认为在偏僻山区不能搞钢铁的保守思想,已经被日夜奔流的铁水烧成灰烬。在全专区内要使高炉遍地、铁水长流。我们万县地区,今年要向祖国献出至少十万吨生铁,明年还要翻上几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