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是生产基地 是学习实验室 也是活的政治课堂 把课堂搬到车间和试验田 河南省勤工俭学活动进入新阶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9-27
第6版()
专栏:

是生产基地 是学习实验室 也是活的政治课堂
把课堂搬到车间和试验田
河南省勤工俭学活动进入新阶段
本报讯 记者陈健报道:勤工俭学活动的开展,使河南省的教育面貌焕然一新。现在,全省勤工俭学活动已经走向同当前党的政治任务、中心工作、科学研究,文化革命和技术革命紧紧结合的新阶段。
目前,全省普通中学大办工厂、试验田,大闹技术革新。据部分普通中学的统计,一个多月来,办了炼钢厂四百三十八个,炼铁厂一千四百多个,其它化工、电工、化肥、水泥等工厂八百六十八个,试验田五万多亩。许多学校已开始承担国家的订货。林县一中在一百多个农业社推广了他们试验田的优良品种。工厂和试验田已经成为河南普通中学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实现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的主要形式和最好的形式。
这些工厂和试验田,是各校的生产基地,也是学生学习的实验室和培养他们热爱社会主义的活的政治课堂。最近,许多学校已把课堂学习搬到车间和试验田。学生到车间和试验田参加劳动的时候,辅导教员也同学生一起劳动,学生在劳动中可以随时提出疑问,教员当场解答,这叫“现场上课”。有些学校把复习课和自修课改为劳动课。学生们说:“劳动课比过去的复习课解决问题。”长葛县几所普通中学的学生们,有空就在试验田和车间里劳动或研究,劳动成了习惯,研究成了风气。现在河南省所有的普通中学,都把劳动课安排在主要课程中,而劳动态度成为考核学生操行成绩的主要根据。
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学生既读书,又做工,又务农,这不仅培养学生成为多面手,而且培养他们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今年暑期,河南省普通中学的学科考试成绩,比去年同期提高了很多,勤工俭学搞得比较好的长葛七所中学、郑州七中、林县一中、许昌一高等十几所中学,考试得五分和四分的学生比去年同期增加20%到40%。林县第一中学有四百多亩试验田,试验了三千多种优良品种,这里的学生个个是生产能手,是小生物专家,是党的农业技术革新的宣传员。各校的材料证明:劳动好的学生必然品学兼优。长葛一中的学生们炼出了全县有史以来的第一炉钢水,这炉钢水的技术指导者是十五岁的男生马景中,他是学校勤工俭学的特等模范,是学习好、品行好、身体好的三好学生。许昌一高的二百多名勤工俭学模范,他们的学科成绩和操行成绩都是全校最高的。
河南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有三条基本经验:
首先树立党的绝对领导,展开两条道路的思想斗争。中共河南省委今年上半年曾派出上千名党的骨干力量加强这些学校的政治领导。各校党组织在开展两条道路斗争时,紧紧依靠群众,组织现场参观,反复开展鸣放辩论,并及时总结成绩和经验,用成绩驳倒反对派,插上无产阶级的红旗。新乡第一高级中学在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时,有些教员和学生骂这是“不务正业”。党组织领导开展了“学校要培养什么人?”“什么是正业?”的鸣放辩论会;当学生提出结合物理研究创造一套适合农村用的简易电讯设备时,又遭到反对派的反对,说这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党组织请来了地方工厂的技术工人,团结了绝大部分教员积极研究,支持学生的建议,并在师生中展开了鸣放辩论。党支部书记和师生一起,战斗了几个日日夜夜,终于试验成功了。党组织马上总结成绩和经验,向反对派进行一场尖锐的辩论斗争,反对派的论点被批驳得体无完肤。
第二,学校要和工厂、农业社挂钩。河南几乎所有中等学校都聘请了工厂的技术工人和农业社的劳动模范当教员。学校为工厂和农业社开办文化夜校。学校的勤工俭学委员会也聘请工厂党委书记和农业社的劳动模范参加。不少工厂供给学校简单的机械设备和技术力量,农业社也从各方面支援学校。而学生们又经常在工厂和农业社进行义务劳动。由于工厂和农业社的大力支援,勤工俭学活动就迅速开展起来了。特别是工人阶级和劳动模范的先进思想和优秀品质,对学生的思想影响很大。
第三,教员参加体力劳动是开展勤工俭学运动的重要关键之一。现在河南各中等学校有98%的教员、党支部书记、校长和学生一起参加劳动。开始,教员们放不下架子,但是学生们在生产劳动中提出各种新问题,要求教员解答,逼得教员在课堂上红脸,这就促使教员参加生产劳动。最近,各学校迅速建立了几千个工厂,重要原因之一是第一批派到工厂学徒的是各校的教员,他们回到学校又是车间的首批工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