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阅读
  • 0回复

红安放花生“卫星” 亩产三万五千斤,超过晋江县纪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9-29
第3版()
专栏:

红安放花生“卫星”
亩产三万五千斤,超过晋江县纪录
新华社武汉27日电 湖北省红安县永红人民公社安南大队的一点零五八亩花生,共收干花生三万七千四百七十八斤五两,亩产三万五千四百二十三斤十二两。这比福建省晋江县金井乡民兵们创造的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六十八斤十一两的高产纪录还多八千四百五十五斤。
红安县历来以花生丰产闻名全国。去年,这个县花生亩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平均亩产六百斤。因此,当时有些人认为潜力挖得差不多了,增产已经到顶。但是全省著名的劳动模范、安南农业社主任戴修礼、副主任李德坤、共青团支部书记戴启仁、十七生产队长戴启长等人却有着不同看法。他们认为增产潜力还是大得很,便商量着搞一块花生高产试验地,规划亩产二万二千斤。这些创造奇迹的人们,对这块土质较差(当地叫马骨地)的试验地,进行了苦心经营。他们先后犁、耙了六次,耕深达九寸到一尺。底肥分层共施塘泥二千担、牛栏粪五百担、过磷酸钙八十斤、骨粉三十斤、石膏二十斤、草木灰五担。另外,又根外施磷肥三次。这块地共下种四百斤,行距三寸半,蔸距一寸。花生出土才一个来月,就把整块地铺得满满的。这给田间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但是试验田的主人却一一解决了。为了经常通风,他们每天用竹杆把花生拨开;培土壅蔸时,他们就把远处挑来的细土用手撒下去。
由于这块花生长的特别好,老早人们就很关心它的产量。24日收获的消息一传开,有的人扛着扒锄,有的人拿着红旗,有的人挑着箩筐,都纷纷赶来了。这一点零五八亩花生,除留下零点一亩未挖专门留作外地代表参观以外,整整挖了大半天。
这块田收获时,中共湖北省委书记处书记王延春、省委副秘书长张华、省委农工部副部长任爱生、红安县县长马友才等,都赶到现场观看和祝贺。县委书记处书记王玉林、县农业局技术干部以及社员代表自始至终参加了验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