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铁水波浪高万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0-08
第2版()
专栏:

铁水波浪高万丈
本报记者 叶剑韵
信阳印象
9月26日下午,我乘南下列车到了信阳。
在这里下车的旅客很多,一下车,大家都在问去地委钢铁指挥部从哪条道走。
来到钢铁指挥部以后,办公室的刘同志在替我着急。他说,“这里的钢铁总指挥就是地委书记路宪文,路书记已经几天几夜没睡觉了,昨天夜里开始的电话会议到今天下午才结束,夜里还要闹个通宵。困的不行,抽了这段空隙,他在休息哩!”我心里虽想急于会见总指挥,人家这么一说,当然也就不好开口了。
第二天是中秋节,从下午四点开始,到28日的下午四点,是信阳专区放日产生铁大卫星的一天。一早,我就赶到总指挥的办公室去了。早晨天气晴和,阳光透过玻璃窗户,洒在指挥部的地图上。我正在和总指挥谈话,一个人急冲冲地进来了。他在办公桌上摊开一份电报,接着总指挥的眉头一皱,屋子里的人都跟着紧张起来了。
这是一份气象台的天气预报,说今天下午将有六级大风,夜间还有阵雨。屋子里的人正在耽心的时候,总指挥在电报上画了几个字,随手就递给秘书。他若无其事地说:“上次放卫星,来了一场暴风雨,结果一万八的卫星放成了;今天,咱们要放大卫星,天不作美,可是,咱已经有了防风防雨的经验。”
在另外的一座房子里,几部电话机子一起接通了。五分钟不到,暴风雨即将来临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全区的十八个钢铁指挥所。谈到电话,这里不得不插一节。进入河南省境,人们在日常事务中爱冠上一个钢铁的头衔。举如钢铁电话,钢铁汽车,钢铁猪肉蔬菜等等。刚来,人们不了解这是什么意思,可是当你接触过一些具体事情以后,马上就会明白,原来钢铁就是压倒一切的意思。通常挂长途电话,长途台工作人员要问你是普通还是加急;现在,你只要说是钢铁电话,他很快就给你接通。其他方面也是如此。有一个人民公社的炼铁厂,要做一面奖旗,秋季的裁缝铺子是很忙的,当他们到市上洽办这件事情的时候,起初说是一个月以后取件,后来听说这是钢铁奖旗,铺子里的经理马上就改口说,两个钟头以后来取吧!河南人,就是这样支援钢铁的。
点火时刻
走出地委钢铁指挥部,来到了中共信阳县委的钢铁指挥所。在这里使人更有战斗的感觉。指挥所设在旧政府的老爷大堂上,空旷的屋子里挂满了各种图表和战报。最引人注意也是最有战斗性的,是三幅卫星升空图。第一幅是信阳人在9月15日创造日产一千四百吨生铁的纪录;第二幅是9月21日创造日产四千一百吨的新纪录;第三幅的数字暂时还没有填,但是这颗卫星的体积更大,颜色更红,今天,他们就要创造这个更新的纪录了。
屋子中央,摆了好几张和台球案子一般大小的公事桌子,桌子上摊开了一张五万分之一的信阳县全图,图上贴满了小高炉、土炼铁炉、炼铜炉、炼铜炉的剪纸。信阳县东西一百八十里,南北二百里,为了便于指挥,在一个月以前,县委就把全县划成了十三个战区。目前,各个战区都安上了电话总机,每个炉群,都装有电话分机,指挥所就是靠这些蜘蛛网一样的电话线,和全县四千多座炼铁炉、几百座炼钢炉、炼铜炉取得联系。坐在指挥所里,面对着电话机子,你可以作这样的联想:这里是一个巨大的钢铁企业的调度室,全县几千平方公里的面积,就是这座钢铁厂的厂址,五十万居民,就是这个厂的职工。
今天,在十三个战区组织战斗的是四个县委书记和三十多个县委委员。这里,人们看到了一个严密的作战部署。
下午三点,天色昏暗,接着狂风大作。距点火时刻还有一个钟头,一个瘦削的但十分精干的人夹了包文件,走进指挥所来了。这是县委第一书记兼钢铁指挥员徐国梁。门外的狂风把院里的向日葵刮得歪歪扭扭,他瞟着灰黄色的天空,拿起电话耳机来宣布说:“现在各战区汇报一下准备工作,特别要讲一讲防风防雨的具体措施。”在各战区简要汇报以后,电话里静下来了。接着,徐国梁庄重地下达作战任务。
“地委指挥部要我们放六千吨的卫星,现在,我们要保证翻一番,目标是一万三。同志们,任务是光荣的,有把握吗?”电话里一阵热烈的反应过后,他又说:“大家的劲头很大,这很好,可是,也不能小视困难啊!”
时针指着四点,大家对了一下表,电话会议结束了,信阳县的四千多座炼铁炉,就腾起了熊熊的火焰。
铁水波浪
按照事先的部署,二十四小时分为四个战役,每个战役是六个小时。
入夜,天空阴云密布,中秋皓洁的月亮给遮没了,四下里漆黑漆黑。指挥所除了看电话机子的,其他人员都在谈论各战区的情况。有的说,今天全县出动了十七万钢铁大军;有的说,把采矿、淘铁、砂搞运输的算上去二十万人只多不少。另一个说:“没听刚才汇报,在邢集、泗河、鸡公山等战区,公社生产队长领头,拎上一盏汽油灯,村无闲人,社无闲员,挨门挨户,饭一吃,门一掩,妇女怀里揣上孩子,大娘扶上拐棍,孩子往河滩上一放,用条被子一围护,淘的淘,运的运。可以说,全县五十万人全参战了。”
一阵紧急的电话铃响过以后,屋子里静下来了,一静,淅淅沥沥的雨声,就传到了指挥所。
人们正在焦虑的时候,一下雨又停了。十一点刚过,指挥所就接到了各战区传来的战报。第一个战役,原定三千一百六十三吨的任务,然而这次只完成了二千四百一十吨。指挥员徐国梁看了这个数字以后,有些紧张起来,事先他曾预料到,第一战役,炉子刚升火,产量稍低一些,在所难免。但是没料到一下会掉七百多吨。他想:如果以后几个战役赶不上去的话,翻一番的任务就吹了;紧前不紧后,一定要在天明以前突上去。他在院子里踱了几步,感到有点冷,随手把棉袄往身上一披,走进屋子,就给邢集战区要电话。接着,又给长台战区接了个电话。紧接着又召开了火线电话会议。
指挥员徐国梁拿起电话机放开嗓子喊道:“各战区的指挥员到齐了吗?现在火线电话会议开始了。”他在简明扼要地介绍了邢集和泗河的几点经验以后,就向人们大事宣扬起好人好事来了:
肖曹店国庆人民公社平原大队支部书记王泽道,这是一位在战争中失去了两条腿的荣誉军人,黑夜走路不方便,他骑着毛驴指挥。那儿紧张,就赶到那儿去。天黑路滑,毛驴失了脚,把他从驴背上掀了下来,膀子脱了臼肿了,别人要送他回去休息,他却毫不在乎地说:“咱断了腿,照样可以干活,伤了只膀子,算个啥!”
人们正在想王泽道这样干是为了什么的时候,他又介绍了邢集七一人民公社社干部王祖英的事迹。王祖英已经是四个夜晚没有睡觉了,今天夜里,他带了一帮人去运矿石,一下栽到河里,跌破了头,流了不少的血。大家帮他包扎好,劝他去休息,他坚决不愿下火线。一个又一个先进事迹通过电话会议很快传送到每个钢铁战士的耳朵里,变成了钢铁般的力量。
这一天,信阳人掀起了一个一万三千八百四十八吨的铁水波浪。
为了庆祝这个巨大的胜利,平昌关的炉前工一边倒铁水,一边写下了如下的诗句:
铁水波浪高万丈,活活淹死美国狼。
全民夜战决心大,万宝山上放红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