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要藐视旧习惯势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0-09
第7版()
专栏:

要藐视旧习惯势力
陈煦
目前人民公社运动正在高潮。这是向共产主义的一个跃进,把资本主义、个体经济、私有制抛得很远很远了。曾经有些人担心,这样一个跳跃,群众是否容易接受?是否要花很长的时间?然而,群众运动进展的猛烈大大超过1955年的合作化,排山倒海,势不可当,不过一个月光景,甘肃全省就公社化了。
这件事,再次提醒我们,要足够估量群众的觉悟。群众要求社会主义,要求共产主义。群众已经起来自己打碎旧社会遗留下的精神上的枷锁,同旧观念搏斗,同传统的习惯势力决裂。
在这个形势面前,人人受到鼓舞,人人也经受着考验。站在群众运动前面的人,有勇气藐视一切旧的习惯势力,毫无顾虑地领导群众建设新的生活,就有资格当促进派。站在群众运动旁边或后边的人,对习惯势力估计过高,对群众的觉悟估计过低,就注定要充当促退派的角色。
有些偏爱“稳健”的人,还常常抓住列宁的一句话“千百万人的习惯势力是最可怕的势力”作为挡箭牌。但是,保守思想永远找不到充足的理由,离开具体情况去引证经典著作,也只有自己倒霉。列宁的这句话,出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第五章,写于1920年。当时是教导西欧共产党人,要很好地理解领袖、政党、阶级、群众间的相互关系,要充分地估计改造小生产者的困难,以便采取正确的政策、策略,战胜这种困难。当然,这种教导具有普遍的意义。我们党,领导五亿农民,逐步实行合作化,更进而实现人民公社化,策略的灵活,步骤、方法的丰富多彩,应当说是深刻理解和实行列宁上述教导的典范。但是,今天情况是所有制已改变几年了,个体经济不存在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习惯势力,主要是存在于群众的意识形态方面。基础已经更新,旧的上层建筑势在必变,只要加以正确引导,就恰似“高屋建瓴,倾泄而下”,这不是很难的事了。再则,列宁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非常突出地批判共产主义运动中只喊口号、不认真做群众工作的现象,关于估量群众习惯势力的一段话,精神也在这里。很明显,我们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党一贯坚持群众路线,在各个革命阶段,在实现各项重大任务时,都是坚持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取得实实在在的胜利。至于旧社会遗留给群众的影响,包括思想、观点、作风、习惯等,凡是不适合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不符合人民的需要的,那怕有几百年、几千年的传统,都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加以改变。这一点必须做到,也能够做到,应该说是毫无疑问的了。
当然,讲藐视旧习惯势力,绝不是说就不需要灵活的政策和艰苦的群众工作了。讲藐视,不是提倡多睡觉,少想办法,而是提倡更勇敢地去斗争。灵活的政策和艰苦的群众工作,任何时候都是需要的。
旧习惯势力是旧生活的遗迹,是旧的生产方法、生活样式在群众中重复了无数次所形成的。今天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新生活,要在群众中树立新的思想、观点、作风、习惯,去代替旧的东西,根本的办法是走群众路线和作韧性的斗争。有些事,可能一次改革就成功;有些事,或许要作多次的改革,才能最后成功。同群众一起,坚定地扶持新事物,扫除旧影响,坚持不懈,直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体现在亿万人民的实际生活中。这就是我们的作风,我们的志愿,我们的责任!
(原载“红星”一九五八年第三期,本报作了一些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