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地下高炉的诞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0-10
第2版()
专栏:

地下高炉的诞生
江涛
“不找个窍门,一天干二十四个小时不睡觉,也难完成建炉任务。”四十来岁的老瓦工、建炉组的组长马青周经常因为建炉材料不能得心应手而发闷。
党中央提出今年生产一千零七十万吨钢的指标以后,他的干劲更大了,他想到毛主席对钢铁生产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关怀,他觉得保证钢铁任务完成,还必须在建炉如何多快好省的问题上打主意,如果不用青砖、不用耐火砖就能建炉炼铁,该是多好啊!当他想到厂周围那些像城墙一样的立陡和坚固的黄土岭的时候,他心里豁然开朗,觉得可以在土岭上挖一个同地上土高炉内径一样的地下土高炉进行试验。
他终于鼓起勇气说出了自己的理想。工人和厂里的领导同志都支持这种尝试,但也有个别人认为“土坷廊炼铁是出洋相”。建炉工人郭留淼、蒋国政和李福宽等人,从辩论中还帮助马青周研究了炉子进风口的问题。这时候已经是深夜十二点多钟了,而马青周却坚决要在当夜解决问题。他于是和参加研究的几个工人,一起走到大门外边的土岭上去选择炉址,他们在那里端详了好久,发现原先作水泥试验的一个小土窑还好,可以利用起来作地下土高炉的试验。工厂领导上批准了这个试验。
第二天一早,副厂长靳士申对于这种试验又发生了怀疑。马青周告诉靳副厂长:“没有十成把握成功,也有六七成,要是一点信心都没有,我们就不会进行试验!”马青周对地下土高炉成功的信心,使副厂长默然同意了。经过一天的辛勤劳动,试验炉修好了,炼铁工人对新的创举寄托着莫大的希望。在第三天傍晚,地下高炉点火了,马青周等几个建炉工人一直眼巴巴地看到铁水流出,才欢乐地跑回食堂吃饭。(附图片)
上图:地下土炉群右图:地下土炉夜间炼铁
新华社记者 唐茂林摄
左图:出铁口和风道正面图
上图:纵剖面图 (单位:公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