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全民大办小煤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0-13
第1版()
专栏:社论

全民大办小煤窑
当前钢铁战线上突出的问题之一是煤不够用。全国二十多个省区,几乎无一例外。南方缺煤少煤的各省,如大旱之望云霓一般在盼望着从北方运去的煤。北方盛产煤炭的各省,因为钢铁增产,运输紧张,支援外地的任务又很重,也感到用煤不足。云南、四川、湖南、河南四省,资源比较多,对煤炭抓得比较早,外调任务也不重;但是这几个省煤炭问题同样尖锐。这还只是炼焦煤的情况。由于现在对煤炭用户的“排队”是焦煤第一,因此,一般工业用煤,如机车、电站用的煤,比起焦煤来,紧张的程度就还要严重一些。
煤炭供应这样紧张,是不是因为生产状况不妙呢?不是的。今年我国煤炭工业的跃进是空前的。国家原订计划今年生产二亿一千万吨煤,现在煤炭部门的职工决心提前半个月或一个月完成这个指标。9月份全国产煤二千四百万吨以上,已经大大超过了英国的月生产水平。
那么,问题何在呢?
问题的症结在于:钢铁的增产速度势如疾风骤雨,几乎每个月都要翻一番。对煤的需要量不但随之急骤增长,而且需要提前储备。结果,虽然今年煤炭工业发展得非常快,仍然落在形势的后面。特别是南方各省煤炭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有的省几乎根本不产煤炭,现在钢铁工业突然大大发展起来,需要的大量煤炭主要靠北方运去。这样,就造成了煤炭紧张的另一因素——运输紧张。而由于北煤南运,火车走的里程长。在北方出煤的省份,车子开走了要很久才能回来,这就影响到境内需要的煤也不能按计划输散。钢铁元帅一马当先,燃料和铁路交通这两个先行没有赶上前去,反而落在了后面,这就是当前煤炭供应紧张的根本原因所在。
这种形势,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党中央提出钢产量翻一番,就是要以钢为纲,带动各工业交通部门向前跃进。目前煤炭供应紧张,固然给我们带来相当大的困难,但同时又为我们提供一个煤炭生产跃进的好机会。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许多事情是逼出来的。就远处来说,没有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就没有阶级革命和民族革命。就近处来说,今年我国工业的跃进,在一定意义上是农业跃进逼出来的。现在,钢铁一马当先,就压迫其他工业和运输交通部非赶上去不可。这就叫做形势迫人。这是好事情而不是坏事情。
那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我们知道,煤不够用,就要影响出铁;铁炼不出来,就要影响出钢。难道我们听任煤炭继续紧张下去,威胁着一千零七十万吨钢的任务不能完成吗?当然不能这样。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加以解决,而且必须很快地解决。
解决的办法是有的。首先,现有的大煤矿应当进一步增加生产。这些煤矿应当充分发动群众挖掘潜力,克服薄弱环节;领导干部要深入生产领导生产,哪里是薄弱环节,领导干部就在哪里挂帅;要加强准备工作;有条件的地方,要采取“母鸡下蛋”、“办卫星矿”的方式大办小煤窑;新建的矿井要努力争取提前投入生产。这样,在大煤矿中出现一个更大的跃进,是完全可能的。其次,铁路交通部门应该尽量挖掘潜力,采取措施,争取多运、快运。职工们千方百计地提高运输效率,推广锦州和常州的经验,力争把车辆的周转时间缩短到两天左右,把在车站停留装卸的时间缩短到六小时以下。海运部门也在努力减少港口停泊时间,争取更多的煤从海上走,以减轻铁路的负担。经过铁路交通部门职工这样的努力,我们可以期望,不久的将来,运输情况会有所改善。
但是,这些办法还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只靠现有的大煤矿,产量的增长终究有一定的限度,而且现在炼铁是遍地开花,十分分散。用集中的大煤矿去供应分散的小高炉,在交通运输上困难很多。目前运输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的限度;修复线、设轮渡都不能一蹴而就。何况,铁路和轮船不能全部用来运煤,目前生铁、机器、木材、水泥、粮食、棉花等等的运输都很急迫,有的且和焦煤同样是为钢铁服务的。对这些物资,必须在运输上作必要的合理的安排。
出路在哪里呢?三十六计,还是走“小、土、群”的道路是上上计。我们知道,党的“大、中、小结合”的方针适用于一切部门。我们不能设想,钢铁工业实行“小、土、群”的方针,全国到处开花,产量急骤增长;而煤炭工业只依靠大矿就能够与之相适应。钢铁工业用两条腿走路,煤炭工业也必须用两条腿走路。不依靠全党全民来办煤矿,煤炭工业就不可能赶上钢铁工业的速度。煤炭工业部最近提出了“兵对兵、将对将,用分散的小煤窑对分散的土高炉”,“哪里生产千吨铁,哪里就搞万吨煤”的口号,这应当作为所有地区的行动口号。特别是缺煤少煤的地方,要保证钢铁大跃进,必须就地解决燃料问题,依赖外援是不可靠的。这一点,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地方痛切地感到了。不少地方的经验证明,采取“小、土、群”的方针,就地开采小煤窑是最好、最快、最能解决问题的道路。广西柳城县组织十万野战军,一天突击生产了八万六千吨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知道,9月份全月,铁道部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给广西全区运去了九万九千吨煤。现在仅仅一个县、一天时间,就挖了八万六千吨。依赖外援还是自力更生,依靠大矿还是依靠小窑,两条道路孰优孰劣,何去何从,真是再明显也不过了。
走“小、土、群”的道路,各地都自力更生搞煤炭,任何省份都是有条件的。过去人们总说江南少煤。现在这个论断彻底破产了。最近湖北、湖南、浙江都发现了丰富的煤藏,其他省份虽然没有发现大的煤田,但是分散的小块的煤田很多,凡是有铁的地方,附近一般都有煤。至于北方各省开小煤窑的条件,更是处处都有。
但是,现在有一些人看不起小煤窑。他们嫌土窑小,出煤少。他们不了解,一个土窑虽然出煤少,一天只有三五吨,可是小矿可以开得多、开得快。河南宝丰县突击挖了五百多个煤窑,二十多天中,煤的日产量就由七十吨一跃而上升到三万多吨。要是建大煤井,肯定不可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有这样大的跃进的。而且,小窑是大窑的基础。现在是小型的,将来在资源较多的地方,一定会有些小型的逐渐发展成为中型的、甚至大型的。现在是土的,将来实行技术改革,就会逐渐变成洋的。“先用土法跨上马,逐步实现机械化”,这样就可以在原来没有煤炭工业的地方发展起煤炭工业来。
还有一些人不主张搞小煤窑,理由是小窑会破坏资源。这种理由也是不能成立的。在旧社会,没有组织没有计划地乱挖乱采,有些时候资源难免会遭受一些破坏。但是,小煤窑一般都挖得较浅,多半在煤田的露头或边缘部分采掘,大煤井则主要在深处采掘,现在开小煤窑又是有组织有领导的,因此,对于将来煤矿的扩建不会造成严重影响。
解决任何财政经济问题,一向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开源,一是节流。除了上面所说的大开小煤窑、力求自力更生以外,各地还应该努力节约煤炭,节约运力。现在一般的土高炉用煤都比较费。洋高炉一般的炼一吨铁只要两吨半煤;但是土高炉却要用四吨、六吨,甚至八吨、十吨。用煤多,也同炉型有关,同操作有关。因此,为了节约煤炭,各地应当选择比较好的、用煤较省的炉型加以推广;应当努力提高生铁的产量和质量,少出烧结铁和海绵铁,以相对地减少煤炭的消耗;还应当尽量使炉子不间断地生产。现在有些土高炉可以连续生产半年以上,有些只能连续生产两三天就要检修。把炉子放冷,再重新升火,煤当然要用得比较多。至于一些重点企业,洋炉子,则要努力改变一向娇惯的胃口,尽量吃就近的煤,消灭不合理运输。例如,现在鞍钢还要用相当多的开滦煤,武钢则要用一部分江西萍乡的煤。这样,就使得本来靠近南方,向南方运比较合理的煤,在运输紧张声中走回头路,向北方运。东北是我国炼焦煤生产较多的地区,鞍钢是不是可以就近用东北的煤,而不用开滦的煤呢?武钢用焦作、峰峰、开滦的煤,都是由北向南的顺路,是不是可以不用萍乡的煤呢?目前不少钢铁厂在用煤方面还存在着迷信,一定要按照所谓配煤比,把各地的多种的煤按一定比例配起来炼焦。这样便使铁路形成相向运输,浪费目前已经极为紧张的运输力,在港口装卸方面也造成很大的时间和人力的浪费。现在,上海的钢铁厂已经改变了这种习惯,难道其他企业就不能改变吗?我们想,这些企业如果下决心打破所谓配煤比的教条,把当前煤炭和运输的紧张状况告诉全体职工,发动职工来想办法,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形势逼人,逼得越紧,人就越要争上游。现在煤炭如此紧张,将小煤窑遍地开花,逼得铁路轮船南北畅通,逼得土高炉提高技术,逼得洋高炉扫除陋习,这是一件大好事。俗话说:“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当今之局势下,各条战线上都将会涌现无数的英雄好汉;而各路英雄齐献身手,全国人民又将会看到整个工业、运输战线上将出现一个更大的跃进局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