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组织更多的妇女参加秋收秋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0-13
第3版()
专栏:社论

组织更多的妇女参加秋收秋种
在10月9日的本报社论“农村劳动力急需全面安排”中,我们已经提到了把广大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是解决目前劳动力不足的根本措施之一。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中国的妇女是一个伟大的人力资源,必须发掘这种资源,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年来的事实,特别是在实现人民公社以后,完全证实了毛泽东同志的这个指示的正确。几个月来,人民公社建立以后,在举办许多公共食堂、托儿所、缝纫组以后,千千万万妇女劳动力从烦琐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投到农业生产战线上去。山东全省办了二十多万处公共食堂、十八万九千个幼儿园和托儿所、二万八千个缝纫组以后,就有六百七十七万个具有劳动能力的妇女,摆脱了家务劳动的束缚,投进到工农业生产劳动中去。北京市顺义区也有三十二万多妇女走出家庭,参加农业劳动。采用这个办法,就可以给工农业生产增加三分之一的劳动力。再加上对劳动力作出全面妥善的安排,那么,目前三秋工作中的劳动力就可以不那么很紧张了。
但是应该说明,还有不少地区的妇女仍然天天在转“三台”(锅台、磨台、炕台),抽不出时间或者只能抽很少时间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在农业生产急需补足新的劳动力的今天,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问题。
要组织更多的妇女参加三秋工作,就要让妇女离开“三台”,就要举办能使妇女离开“三台”的公共食堂、托儿所、缝纫组等等集体福利设施。现在许多地方所以迟迟不举办公共食堂、托儿所、缝纫组,是有若干客观困难,比如居住分散等等,但是主要的问题还在于某些干部对妇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认识不足,他们认为妇女在农业生产上“顶不了大事”,只能担任次要劳动,不能胜任主要劳动。这样,他们对于举办公共食堂、托儿所、缝纫组就不是那么积极,大批妇女劳动力也就继续被家务劳动束缚着。因此,只有消除这些错误思想之后,公共食堂、托儿所、缝纫组才能迅速建立起来,妇女劳动力才能迅速从家务劳动转向农业劳动。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农村妇女是农业生产上的一支巨大的力量,男子能干的任何农活,她们也都能干;男子会的任何生产技术,她们也都能学会。各地出现的高额丰产的试验田,有许多不就是妇女生产能手种出来的吗?在农业技术改革运动中,不是也有很多发明创造出自女发明家之手吗?
公共食堂、托儿所、缝纫组建立起来以后,巩固提高工作应当立即跟上去。现在有不少公共食堂、托儿所、缝纫组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有的人民公社为了做到出工整齐,只是组织主要劳动力在公共食堂吃饭,而一般劳动力仍要回家吃饭,这样仍有一部分妇女劳动力被束缚在家务劳动中;有的人民公社的公共食堂办得不好,饭做得不好,或者没有菜吃。少数托儿所、幼儿园也办得不能令人满意,以致孩子的母亲不能安心生产,或者不愿意把孩子送进去。可见,公共食堂、托儿所、缝纫组的巩固和提高,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那种认为组织起来就万事大吉的想法,是错误的。每一个公共食堂、托儿所、缝纫组都直接关系着群众的生活和生产,不把这些集体福利事业办好,要搞好生产是很困难的。当然,目前炼钢炼铁秋收秋种工作十分紧张,一时很难拿出很大力量来彻底整顿公共食堂和托儿所等,但是,就是在目前,各县领导机关和各个人民公社的领导干部还是可以抽出一定的力量来加强领导,使公共食堂和托儿所等逐步巩固和提高。这对于鼓舞广大妇女生产热情,具有重要意义。最近时期河南、河北等省的许多县委,通过召开集体福利事业会议、现场会议等等方式,总结和传播先进的公共食堂和托儿所的经验,提高食堂工作人员、保育人员的政治觉悟和业务能力。河南省鲁山县委规定全县各人民公社的党委都要抽出一名副书记管理福利事业。这些做法和安排值得大加提倡。
普及公共食堂、托儿所、缝纫组等集体福利设施,也只是为解放广大妇女劳动力奠定物质基础;要使千百万刚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妇女在农业生产劳动中充分发挥作用,还要配合一系列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现在还有些妇女有自卑感,看到繁重的生产任务时,就失去了信心;还有少数妇女对农业劳动有错误的认识,不愿意下地劳动。因此,需要在妇女中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帮她们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帮她们树立起敢想敢说敢做的风格。河北省河间县星火人民公社张候村开始进行深翻地的时候,有的妇女说:“男劳力少,妇女弱,两千一百亩麦田普遍深翻,怎么也完不成。”领导上发现后就组织大家辩论。经过辩论,妇女的积极性和信心立即提高,参加深翻地的妇女由六十七人增加到一百一十六人,深耕进度大大加快。湖南省郴县专区宜章等县提出了“男子大力炼钢铁,妇女接班搞农业”的响亮口号,又进行深入的宣传教育,广大妇女情绪高昂,干劲很大。她们提出的保证是:一定要把庄稼“收回来,种下去”!
为了充分发挥广大妇女的劳动潜力,必须把劳动力组织好,调配好。在秋收秋种期间,有的地方是妇女单独编队,有的地方是男女混合编队。这两种做法都各有优点,各地可以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斟酌而行,不必强求一致。河北省昌黎县果乡人民公社八里庄生产大队,组织一百零三名妇女把六十九名食堂炊事人员和三十四名饲养员全部替换下来,投入田间生产中去。这也是挖掘劳动潜力的一个可行的办法。河南省襄城县双庙乡开始进行深翻地的时候,个别妇女感到很吃力;后来把妇女劳动力和工具做了适当调整,使半劳动力翻上层,强劳动力翻下层,结果翻地的效率高,质量也好。在组织广大妇女参加秋收秋种的过程中,各地会不断地创造出一些好的办法和经验,应当及时总结和传播。
要使广大妇女胜任繁重的生产任务,不但需要提高妇女的劳动热情,还要提高妇女的生产本领,使苦干和巧干相结合。在秋收秋种当中,各地妇女的干劲都很大,有些地方妇女同男子一样猛干、苦干,吃住都在田间。但是由于对某些作业不熟悉,生产技术不高,影响了劳动效率。因此,如何采取各种方法提高妇女的生产本领,已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河南孟津县在深翻地期间已经培养了犁地能手三千五百多名。湖南省双峰县永丰人民公社金田生产大队的妇女,在生产能手的带动下,把过去只有男劳动力才能干的“打田凼”的任务全部担负起来,并且三天之内完成,效率比男劳动力提高一倍。各地在提高妇女生产技术方面还采取师徒包教包学、召开现场会议、办红专学校等等方法。经验证明,只要领导重视,抓紧细致的组织工作,就一定能很快提高广大妇女的技术,使妇女胜利愉快地完成各项生产任务。这个工作做好了,又会进一步提高广大妇女的劳动热情,增强广大妇女参加生产劳动的信心,充分发挥妇女在农业生产上的重大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