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文艺出版工作厚古新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0-14
第7版()
专栏:读者论坛

文艺出版工作厚古新例
刘厚生
中国戏剧出版社为了纪念关汉卿创作生活七百年,编校出版了他的现存作品全集“关汉卿戏曲集”。中国历史上的剧作家的作品被这样郑重地当做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编印全集,这还是第一人第一次。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是值得感谢的。书的编排格式等等也很大方醒目,称得上是“大字足本”。
然而当我读了几出戏,翻阅了全书,研读了“编校后记”之后,却觉得有些不舒畅,产生了一个疑问。
出这样的一部书,特别是在广大群众中间广泛介绍、纪念关汉卿,第一次出他的全集时,最主要的目的应该是普及呢,还是提高?我认为应该是前者。但从现在出的书的情况看来,似乎是为了“提高”。
吴晓铃先生在“编校后记”中说:“这一次我们的编校工作利用的版本是较多的,”有多少呢?主要的,有“元椠古今杂剧三十种”等元曲集书九种,同时还参考了“世界文库”等。每一出戏,都用一种版本做“底本”,同时再分别用一到三种版本做“校本”。编校的结果,就是在每一出戏的后面附上一篇“校勘记”,把各种校本与底本不同之处逐字分别列出。“校勘记”的篇幅浩繁,十八个杂剧的“校勘记”共达四百八十八页,占全书(“附录”不计)九百二十二页的一半以上。也就是说,现在厚厚的两册全集中,有一册以上都是校勘。
一般读者不必要、也不可能在看一页例如“望江亭中秋切鱠旦”(七百三十五页)时,要翻上三十次“校勘记”去看“臧本无此字”或“顾曲斋本作‘×’字”之类的校勘。事实上看了也根本无从记住。读者所需要的,首先是读懂这些七百年前的伟大作品。而在这一方面,“戏曲集”对于许多为今日一般读者所不易明了的元代习惯、用语、方言、僻字、典故等等却无一字注解,无一语阐释。连标点都还是按老式一句一圈,而不用新式标点。
这就说明:这部书的出版,是为了研究关汉卿著作版本差异比较,而不是为了一般读者读懂关汉卿、了解关汉卿。一般读者事实上是花了两册书的钱买了一册书。
我没有意思否定校勘工作,对于研究关汉卿著作的版本差异,对于开创“关学”,校勘工作有其必要,吴晓铃等先生的繁重工作不致白费。然而这种并非当务之急的工作的结果,应该出版的是“关汉卿著作版本校勘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的大字足本以广泛纪念为目的的全集。
“关汉卿戏曲集”由于是在最广泛地纪念关汉卿时,最先送到读者手中的,包括了最完全的关氏作品,因此我们有理由首先从普及的角度来要求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