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天从人命降甘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0-18
第8版()
专栏:

天从人命降甘霖
曰文
今年2月,苏联用人工方法在莫斯科上空扫清了一片云雾,造成
了降雨。接着,我国吉林省和甘肃省气象局等单位也先后试验人造雨成功。这是“天时”听从人命的开始。
这几次人工造雨,都是用的干冰。人们用飞机把干冰带到高空撒出,不久,雨就乖乖地下起来了。
是不是干冰变成了雨呢?不是,因为干冰根本不是由水组成的,只不过在外表上很像干燥的冰而已。实际上它的成份是二氧化碳,也就是生物的呼吸、有机体的腐烂、燃料的燃烧等所生成的碳酸气。在普通情况下,二氧化碳是呈气体状态而存在的。如果把它加以压力和冷却,则会变成液体。再让液体的二氧化碳从管中喷出,一部分喷出的二氧化碳便凝成雪花一样的东西,这就是干冰。
由此可见,形成人造雨的水分,是本来就存在于空气中的。
朵朵的云块,就是由无数的细微水滴所组成,这种水滴往往冷到零下二、三十度也不冻结,所以称之为过冷的水滴。如果气温再急剧下降,过冷的水滴就可能结成较大的冰晶,形成降雪或降雨。
把干冰撒到空气中,就是要造成气温急剧下降的条件。要知道,二氧化碳的沸点是零下七十八度C,高空的温度虽然也在零度C以下,但究竟比二氧化碳的沸点高得多,所以把干冰撒到高空中,它就迅速蒸发。正好像把水泼到熊熊的炉火中,水会激烈地蒸发一样。蒸发是要吸热的,因此,当干冰蒸发时,气温便急剧下降,使高空中的过冷水滴很快地凝结为较大的冰晶,这就是人造雪。如果下层的气温相当温暖,人造雪便化为雨滴,成为人造雨。
有时,空中水分不能凝聚下降,是由于缺乏足够的微粒作为凝聚所需要的核心的原故。干冰撒出后,首先便是呈微粒状态而漂浮于空气中的,所以这种微粒本身也有促成降雨的作用。
干冰除了用于消云造雨以外,还可以用于冷藏食物。在这一种用途上,它比冰要优越得多。因为干冰蒸发时会直接变成气体,不像用冰时的湿漉漉那样讨厌,并且变成的气是二氧化碳,还有防止食物氧化和腐败的功能。如果就产生的低温来说,干冰的效果也高得很多,因为用冰所造成的低温不过是零度C或零度C附近的零下温度,而用干冰则可以达到零下七十八度C。此外,舞台上还可以用干冰来制造烟幕。用干冰来作炸药、灭火剂……效果也很良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