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阅读
  • 0回复

只要政治挂帅 不怕厂小力薄 中铸厂创铸钢高产纪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0-19
第2版()
专栏:

只要政治挂帅 不怕厂小力薄
中铸厂创铸钢高产纪录
新华社上海18日电 在一向被认为是“低产作物”的铸钢行业中,上海公私合营中铸钢铁厂举起了一面高产红旗。这个厂9月份铸钢产量,平均每平方公尺造型面积达到一点九三吨,平均每个造型工人的产量达到十七点五九吨,远远超过了全国各地铸钢厂的生产水平。在16日闭幕的全国铸钢会议上,第一机械工业部和全体铸钢会议代表把一面锦旗送给了这个厂,向他们祝贺。中铸厂的职工向大会提出,争取在年底以前,把单位造型面积产量提高到二点五吨。
中铸钢铁厂原来是浇铸钢锭的工厂,生产铸钢才只有两年多的时间。厂房小、设备差、场地紧,大部分操作依靠手工,全厂没有一个工程师。今年上半年,这个厂在几个主要生产指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和各地的铸钢工厂相差无几,7月份还落在别的工厂后面。从8月份开始,全厂上下一齐动手,发奋图强,一下子把单位造型面积产量从7月份的零点七零四吨提高到一点六吨,造型工人的平均产量也从六点三七吨跃进到十四点三五吨。9月份,他们登上了更高峰。
中铸厂的党组织和行政最近全面总结了他们的高产经验。经验中最主要的一条,是他们不断教育工人以共产主义的态度来对待劳动,不计较个人得失;对阻碍生产跃进的保守思想,依靠群众进行坚决的斗争。在这个基础上全面深入地展开技术革命。大连有一个厂的党支部书记参观后说:“中铸厂的高产红旗是政治挂帅和技术革命的结晶。”
经常不断的政治思想工作,使每个工人都懂得了劳动意义,人人都感到为集体光荣,为个人可耻。这个厂的造型车间过去有些工人经济观念比较重,政治空气不浓,生产提不高。有些青年工人为了工资的高低,甚至装病请假,要求调到别的厂去工作。工厂党支部针对这个问题,一面发动群众展开一场“为谁劳动”的大辩论,一面组织大家到先进的国营厂去参观。当他们看到国营厂某些铸件产量比自己厂高三、四倍,而工人还在建议领导提高定额、主动提出取消计件工资制时,工人们非常感动,回到厂里都说:人家都在千方百计为国家创造财富,我们反而要求计件工资,向国家多要钱,这不是我们工人阶级的本色。参观辩论以后,工人觉悟大大提高,青年工人们也不再提加工资、调工作的事情了,整个造型车间人人精神焕发,产量大大提高。过去是钢水等着他们造型,现在钢水反而供应不上。
工人发动起来了,一次又一次的要求提高铸钢产量。这个时候,干部们的思想跟不上了。9月初造型车间工人提出要把每人每天铸钢件产量从平时半吨左右提高到一吨。有的干部就说:厂房、设备、场地各方面条件都比不上大厂,产量反比他们高,生产已经到顶了。党支部支持了工人的意见,决定要领导人员和科室干部到车间去种试验田和跟班劳动。干部下到车间亲自接触了生产,也就改变了他们的保守情绪。
工人和干部在思想上插上红旗以后,技术革命蓬蓬勃勃的展开了。工人们夜以继日地苦干苦战。在改造设备中自己设计、自己找原料、自己加工、自己去找外厂协作。前些日子,厂里行车不够用,工人们自己动手,只花了很少一笔钱,居然造出了一台能吊三吨铸件的行车。人们的思想解放了,胆子也越来越大。造型车间工人两年来,一直只敢把“水玻璃快干型砂”的先进经验用在小铸件上,8、9两个月,他们在浇铸一批轧钢机、转炉上的大铸件时,第一次在大件上采用水玻璃获得成功。现在,全厂造型已经百分之百地采用了这一先进经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