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江山处处才人出 共领风骚亿万年 河南方城县城关镇农民十二家活动掀起文化高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0-21
第6版()
专栏:

江山处处才人出 共领风骚亿万年
河南方城县城关镇农民十二家活动掀起文化高潮
文化花朵齐开放,万紫千红朝太阳;
男女老少齐欢唱,跃进歌声响四方。
这是河南方城县城关镇的农民作家们写的一首诗歌。以十二家活动为中心内容的文化大跃进,大大促进了以工农业生产为中心的全面大跃进,使全镇的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文化风刮遍全城
十二家相继而出
方城县城关镇在3月23日实现了无文盲镇。在扫除文盲之后,立即提出了“点起跃进火,烧掉文化盲,苦干半个月,五一实现文化镇”的奋斗目标。这一号召,马上变为群众的行动,群众唱起了“哗啦啦,哗啦啦,讲卫生,学文化,俱乐部里玩一下;天不怕,地不怕,拿着笔杆能说话,前天会识字,今天会作文,明天就要当作家;要实现文化镇,先要实现文化家,看谁跑在前,红旗谁来拿”等顺口溜。在这些行动口号的鼓舞下,迅速形成了全民性的文化建设运动。
城关镇全镇市民、农民共三千三百一十三户、一万一千五百二十八人,有四条街三个农业社,四个贫苦市民和烈军属生产社。文化跃进是先由消灭四害之火烧起来的。在向四害残余进军大搞卫生的同时,广大群众学习热情也普遍高涨。全镇建立了民办中学四所,学生二百一十三人,民办小学六班,学生三百七十六人,共占应入学青少年和儿童五百九十二人的99.9%。开办群众业余中学六所,学生二百一十三人,业余小学二十八班,一千四百九十四人,占原扫盲对象一千六百五十三人的92.8%。成立幼儿园十四所,托儿所十三处。开办了干部业余红专大学七所,参加学习的二百零四人。全镇达到街街有中学,社社有小学,区区(居民区)、队队有业余小学,读书之声,到处都有。
由于广大群众已掌握了识字工具,在声势浩大的宣传运动和教育、卫生工作的跃进高潮中,编写了大量的诗歌、快板,宣传党的政策,歌颂自己的干劲和理想,组织了各式各样的民间文艺活动和体育活动,出现了各种人材,但群众仍感到文化生活不足,提出了“今天学文化,明天当作家”等更高的理想和要求。镇委立即引导群众向科学文化大进军,充实托儿所、幼儿园,建立俱乐部、图书室、广播,安喇叭,整顿业余剧团,建立创作组,采用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艺术能手发挥了天才,文化风刮遍全城。为了进一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大力宣传贯彻总路线和进行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县委宣传部提出了开展十二家活动。镇委根据群众的要求和群众自己创造的各种活动形式和人材,组织和发展了群众作家三十四人(能编歌,作诗,编顺口溜、快板、小剧,写稿等),发明家十六人(对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各种器材有发明创造与改进的),科学家十八人(对各种作物的生产技术有专长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文学家十九人(能编写,创作,喜爱文学并有文学作品),学术家十八人(精通卫生医术或其它学术),歌唱家三十一人(会普通乐理,会唱,音好,擅长喜爱唱歌,在唱歌中起骨干作用),音乐家三十一人(懂乐理,会拉会弹,专长一门乐理,技术水平高于一般),戏剧家六十七人(有表演技巧,高于一般水平),画家十四人(会画国画、漫画,有绘画技术,并作出成就的),体育家十九人(懂得体育规则,有专长技术),民间说唱家二十四人(专长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如大鼓书、坠子等),民间舞蹈家二十七人(如狮子、旱船,有一门专长舞蹈技术)。共计各种文化艺术家三百一十八人,占总人口的3%,组成十二家的活动队伍。并建立文艺创作组六个,文物保管组六个,文艺组三十个,歌唱组三十个,读报组四百个,体育场六个,农业技术研究会一个,技术研究小组六个,业余剧团四个,达到社社有俱乐部、图书室、剧团、体育场、文艺创作组、文物保管组,队队有文艺组、说唱组、歌唱组、读报组。宣传队伍由二千零四十四人扩大到三千五百四十四人,占总人口的30.7%。全镇出现了歌唱声、读书声、又拉又唱的娱乐声,文化空气普遍高涨。
十二家各显神通
政治宣传当尖兵
十二家活动形成后,紧接着就是夏收夏种、宣传贯彻总路线、抗旱播种、保苗、秋田管理、手工业大力支援农村等一系列的生产任务。在以宣传总路线为纲的全面大跃进的运动中,十二家们大显身手。“个个出主意,人人献本领,歌唱总路线,宣传当尖兵”,是十二家的共同口号。民权街、北新街的作家们,在支部领导下,办的东风报和跃进报相继出版。广大群众一旦掌握了文化知识,思想得到了解放,随时随地在歌唱劳动中的愉快心情,编写了大量的歌曲和诗歌,把群众的干劲变为豪壮的诗歌和快板。在收麦的欢乐中,群众用诗歌来歌颂共产党,欢唱大丰收:
毛主席,似爹娘,领导群众有方向;
今年麦子大丰收,男女老少喜洋洋。
月儿弯弯风扑面,抢收抢种似过年;
麦子长的鸡蛋大,一亩单产六百三。
干活越干越有劲,满街遍野齐欢唱;
欢天喜地庆丰收,歌颂亲爱的共产党。
民权街歌唱家苏保珍,在抢收中编了短小有力的小歌子:“立志气,下决心,一天一夜完成小麦收割才放心。”成百上千的诗歌,有力地鼓舞着群众,迅速变成了行动。镇委三天收完麦的计划,被群众的干劲冲破,一昼夜基本收割完。民权街作家宗全德(支书),发觉抗旱中妇女宋俊英队效率不高,就编写了战斗性很强的快板,教给社员来说唱:
干劲冲破天,个个争模范;
当好促进派,不落阵后边。
无雨保丰收,涝天保增产;
食宿在工地,夜晚当白天。
一日当三秋,一时当一年;
抓紧时间干,才能保丰产。
在这种冲天干劲的歌声鼓舞下,队长宋俊英组织全队妇女开展了多快好省争时间的辩论,由两人抬水变成了单人挑,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全队二十八个妇女,除年纪过大和有小孩的以外,其余十九人全部食宿在工地,保证了播种任务按时完成。
在发出深入宣传总路线的号召后,十二家更充分发挥了创作天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编写了“歌唱新城关”、“海家岗的变化”、“李楼记”等剧本,和“东风压倒西风”、“歌唱总路线”等歌子,教给群众唱,还有大量的诗歌、快板。
在总路线的鼓舞下,创作家们干劲越来越足,作家是群众,随时随地反映着群众的劳动生活,精彩的文章到处出现。一个多月来,共创作了剧本十一本,已排演了五本,诗歌、快板、唱词等三千一百余篇,歌曲十七首。胜利街李秀荣,原来是文盲,扫盲以后的四十多天来,编写顺口溜三十多篇,有空就写,诗歌已渗透到她的日常生活中,为下地割草,吃罢饭没洗碗,就写了一首诗放在锅台上,“女儿不在家,妈妈把锅刷,妈妈讲卫生,能活一百八”。创作的热潮正在不断地发展。
发明家们,在总路线的鼓舞下,个个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思想大大解放,对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都作了大胆的革新创造和改进。铁业生产社王金德试制了小麦收割机,成本不高,每天能收割二十亩,提高效率十倍。木业社刘长荣发明了木制抽水机。农业社王宏昌创造了锄草施肥两用机。罗廷甫创制了棉花培土器,已经广泛使用。在“七一”前后掀起了向“七一”献礼的群众性的发明创造工具改革的热潮。目前已创制各种工具一百一十三种。
科学家们,抓住当前对棉花、红薯、水稻等作物为主的栽培管理技术研究。全镇三个农业社,社社有棉花专业队,队队都有技术员,既是技术员又是科学家。和平农业社七百亩棉花,今春棉苗受霜冻,出现了干枯现象,十六个科学家进行多次研究,决定一面追化肥,一面打棉油皂,四、五天后棉苗好转,现在苗深棵旺,无草无虫,坚定了争取高额丰产的信心,干劲十足,正在为实现丰产田亩产两万斤,一般地亩产一千斤而奋斗。胜利街李秀荣6月13日发现社里家兔一天死了十几只,就钻研技术书籍,发现天热缺水,即用白矾、菜豆水给兔子喝,二十多天来没有死一个。
医学学术家也正在研究消灭、预防几种疾病的方法。王衡章等二人,经过钻研,设计了八无自动化厕所,经试验良好,又不费钱,已在全镇普遍推广,进一步改善了厕所卫生。
歌唱家的行动口号是:把歌声传遍全镇。抓住各生产队的歌唱组为骨干力量,向全体群众教唱社会主义歌曲。在已经达到一部分群众学会十至十二首,大部分学会五至六首,少部分学会二至三首歌的基础上,现在正根据总路线的精神,结合真人真事进行创作和教唱。
画家经过苦战三昼夜,全镇已经标语漫画化。和平街倪相亭等在夏收中画了火箭、火车、鸭子等,以漫画形式的评比表,有力地推动了夏收。胜利街画了海家岗的变化连环画,扩大宣传。现在正在向美化城市、美化院落进军,三千三百一十三户,在有关力量的协助下,已完成了二千七百四十个门口的美化工作。体育家组织了四个篮球队为核心,配合俱乐部在室内外开展体育活动。戏剧家,一方面排演了“总路线激动人心”、“刘介梅”等优秀的剧目,一方面往自编自唱自乐方面发展,创作了剧本,并且已排了“新方城”、“跃进中的城关”、
“海家岗的变化”等五个剧目。舞蹈家除原有的民间舞蹈形式外,又集体创作了青年舞两个,正在学习和表演,同时正在大力进行普及。文学家也投入了创作活动,编写反映现时的作品。说唱家、音乐家、戏剧家、舞蹈家和街道宣传员,组织了一支声势浩大的宣传队伍,组成旱船、舞蹈、小剧等二十一种形式、二十八个队,向城关的各个角落宣传贯彻党的总路线。
人人心花放 个个笑颜开
歌声四处起 舞蹈遍地来
十二家相互配合,在宣传总路线、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争取大丰收中起了骨干作用,闹得大街小巷热火朝天,促使各项工作跃进。
一、宣传员和十二家互相配合,使宣传活动丰富多彩,随时随地鼓舞着人心,宣传更加广泛深入,因而全镇男女老少很快地掌握了总路线的精神,直接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保证了小麦大丰收,亩产二百五十到六百三十斤。全体市民在总路线的鼓舞下,开展了积肥、献肥运动,半月来共献肥四百一十车,有力地支援了农业生产。
二、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巩固和提高了扫盲成果。
首先在创造发明家和科学家的带动下,敢说敢做的思想大大高涨,原来创制和改制各种工具三十多种,经过技术改革展览以后,以生动事实打破了迷信,掀起了向“七一”献礼的创造发明改革工具的热潮,各种创造达一百一十三种。北新街刘长荣、张付禄创造了扬场机、玉米点播机、抽水机、深翻步犁四种工具以后,唱着自己编的“玉米点播器,随犁代耩地,节省一个人,苗又出的齐”的诗歌,又钻研两种新工具。
其次,振奋了精神,树立了新的生活习惯,环境和家庭卫生大改观。在原来十二化的基础上,又基本实现了厕所八无自动化,墙壁全部泥搪化,街道标语美术化,室院墙壁标语艺术化,杂草铲除化,室内改良通风化,粪坑勤垫加盖化,户户水道渗池化,食物笼罩化,社社产院化,院院花园化,消灭大粪场和田间粪堆化,全镇卫生面貌进入了新的阶段,向彻底改变卫生习惯,改变环境,美化城关,预防、消灭疾病的方向发展。
新的文化生活正在逐渐形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到文化队伍里来,十二家的队伍正在扩大,由三百一十八人发展到六百二十九人,宣传队伍扩大到四千三百五十五人。有一百多个四、五十岁以上的老太太参加了扭秧歌和总路线宣传,过去不参加社会活动的妇女,也在练习参加街头舞蹈。胜利街高玉芳老太太(过去很封建)做着饭高兴得还扭秧歌,民权街六十多岁的老太太耿本清晚上临睡时还和小孩一起扭秧歌。在这种影响下,机关干部组成了三百一十二人的宣传队伍,化装开展宣传,卫生院医生孙佩儒过去不参加政治活动,现在也化装上街。街道青壮年妇女越来越多地参加政治活动。这些情况说明人们旧的思想意识正在迅速地土崩瓦解。他们所以这样高兴地参加活动,是在思想解放以后,深刻体会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幸福,他们压抑不住愉快的心情。正如胜利街董士平说:“旧社会年轻时日子不好过,想高兴也不得高兴,新社会我不高兴谁高兴?”烈属徐德芝说:“要不是毛主席领导我们翻了身,谁会得上街扭扭?想不到又从青年时过一过。”同时,在文化活动中,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不但舞蹈,而且要求自编自歌唱。北新街吴相英、王季荣等刚脱盲的三个妇女,嫌别人编的唱着不顺口,一晚上集体创作了秧歌调“歌唱总路线”:
总路线像太阳,照到哪儿哪儿亮,哪儿有了总路线,哪儿人民亮堂堂。亮堂堂!
鼓足干劲争上游,参加劳动最光荣,多快好省搞建设,建设社会理当先。理当先!
全面工作大跃进,人人干劲冲破天,十年计划一年完,保证年年大丰产。大丰产!
永远跟着共产党,毛主席的话儿记心间,勤俭节约建祖国,社会主义乐无边。乐无边!
总之,现在“人人心花放,个个笑颜开,歌声四处起,舞蹈遍地来”的生动活泼的局面已经出现和正在发展。
三、人们的共产主义风格正在树立。当群众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后,大搞社会主义事业的劲头迅速高涨。克服了本位主义,开展了社会主义大协作。和平社劳动力不足,西关即派人支援,只需要一百人,社员自报去了二百五十人,保证了抢收任务的全面完成。共产主义的萌芽到处生长。农业社队队都建立了共产主义食堂,他们唱着:“食堂真正好,既省粮食又吃饱,干活省时间,争取大丰产,大干一老晌,全部要实现”的歌子。市民生产社也随着相继建立了食堂。在群众的觉悟提高和迫切要求下,幼儿园、托儿所大大巩固,五保户抱着“欢欢乐乐度过晚年”的愿望,搬进了生产幸福院,各社的妇产院相继建立。现在,全镇面貌正在发生着新的深刻的变化。
普及和提高相结合
向高级文化镇迈进
城关镇以十二家活动为中心内容的文化大跃进广泛开展起来以后,正在往新的方向发展。随着活动的开展,更多的人积极参加了创作、歌唱、舞蹈,同时群众提出了提高质量的问题。民权街画家王保珠画的比较差,群众提意见,他白天生产,晚上苦练三夜,赶上了一般水平,群众都请他画了。为了适应群众的要求,普及和提高文化生活,促进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现在,镇委已提出“向高级文化镇进军”的口号,寻找着新的活动形式和工作方法。从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出发,正在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提高党、团员、干部和全民的政治觉悟。全镇建立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院四所,吸收全体党员、街、社主要干部一百一十二人参加学习,各种红专大学和专科学校统一设政治课。镇委统一备课,分片讲授,系统地贯彻党的方针政策。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院学员担任各学校的政治辅导员,开展群众性的学习理论、党的政策的活动,提高各家的政治质量。
二、建立了综合红专大学、卫生、戏剧音乐、舞蹈专科学校、师范专科学校共九所,培养骨干,以便吸收更多的人参加活动。从十二家能手中挑选优秀的担任讲师,其余作为骨干学员。采取统一学政治,分班学文化,按季学技术,现场当课堂的方法进行学习。从目前活动情况看,效果比较良好。和平街综合大学作物栽培系讲师石金山(科学家),发现棉田整枝打杈有脱皮现象,随即组织了地头技术课,讲了整枝打杈的方法和脱皮对棉苗的危害,批判了怕麻烦不注意质量的错误思想,学员进一步掌握了技术。胜利街体、音、舞、美专科学校学员陈红义、周国珍(舞蹈家)在学校研究和学习了新的舞蹈艺术,随即回去组织积极要求参加舞蹈的十几个妇女和老太太进行学习。随着这一活动的开展,普及和提高都收到了初步的效果。
三、为了加强党对十二家的领导和充分发挥各家能手的积极性,开展了研究工作。全镇建立了作家协会、科普协会、音舞协会、体育协会、美术协会、戏剧协会等组织,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学习和交流经验。现在,各个协会共同协作,正开展着规模宏大的百本书创作活动,将近完成的已有五、六十本。
镇委的领导方法
一、领导亲自挂帅,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抓政治思想工作,造声势,掀高潮。镇委有专人负责,委员分工分片,抓起全面工作的同时抓起文化工作,经常深入群众,具体检查,领导带头,积极影响,全镇党团员统一认识,在运动中,一马当先,形成核心力量,组织宣传大军,人人说,个个讲,使规划变为群众的行动,老者八十小者五岁,不管男女老少,市民、农民、工人、干部、学生一齐动手,人人不闲。这就形成了一支既有领导又充分发挥群众积极性的文化跃进大军。
二、结合生产,服务生产。生产的跃进推动了文化的跃进,文化的跃进又积极地服务和推动着生产高潮,生产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基础,这是不可动摇的指导思想。力量妥善安排,调动各家能手为生产服务,使科学、文艺创作、创造发明等都贯彻到生产中去。文化高潮大大鼓起了群众的干劲,促进了生产。事实证明,两者并不矛盾,而是互相推动。
三、一点突破,全面开花,一环带一环,步步总结,提出问题,安排新任务。城关镇的文化建设高潮,先在卫生上开始,当群众看到卫生工作的成绩时,就及时抓着教育工作,掀起全民学习的高潮,当教育、卫生跃进起来的时候,就显得文化落后了,组织群众立即向科学、文化进军,三股巨流汇合一起,抓着十二家活动造成新的局面,并随即提出“向高级文化镇进军”的口号,向普及和提高的方向发展。这样前浪过去后浪追上,从而保持干劲十足,防止了松劲和自满情绪,出现了事事跃进,全面跃进的形势。
四、抓先进,抓典型,参观评比,抓着面扣着点,掌握平衡。这是在大跃进形势下创造出来的新的领导方法。在开展农民十二家的活动中运用了这一方法,各项工作先搞出样子,组织参观学习,以整风精神鸣放辩论,统一思想认识,全面行动,统一检查评比。卫生工作就是首先从海家岗掀起的。这个地方多是杀牛宰羊的贫苦回民,居住环境、地势都不好,但一跃而成为全镇的旗帜,组织街道干部群众、机关干部、学校师生进行参观后,不少单位就地辩论,批判右倾保守思想和条件论,迅速掀起了全面高潮。在高潮形成以后,及时进行评比总结,并且经常坚持各家定期轮流评比,交流经验,有力地推动了运动的进展。同时,注意发现死角,组织力量,集中去搞,及时扭转局面,争取平衡。
(中共方城县城关镇委员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