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深入,再深入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0-21
第7版()
专栏:读者论坛

深入,再深入些
有的文艺工作者为工农写的作品,工农不愿看,即便看也只能勉强看半截。
原因很简单:作品倒是不短,但缺少感情。工农是最想看描写自己现实生活斗争的作品的。想饱饱地从作品中吸取些精神食粮,以便更有劲地来干社会主义。如果写工农没有工农感情,这样的作品,写的再多也很少能起作用!
例子之一:十三陵水库,是大家义务劳动建成的,我们敬爱的领袖毛主席在千忙万忙中也抽时间来干,有的干部通过参加劳动,写出了自己的感受,人人爱看。但竟有这样的“作家”去水库达三、四次之多,找人谈话一谈就是好几个钟头,想从谈话中知道:“你们这样大的干劲,力量源泉是什么呢?”这样懂得了点滴,回来赶写文章。可惜的是自己连铁锨都没摸一下。
例子之二:某青年“作家”下厂短期体验生活,情绪很急,老想马上懂得许多,于是在办公室走进走出,翻看许多自己要知道的有关材料,紧接着找工人谈话,问:“你搞创造时,心里怎么想的?想了些什么?”……于是乎,自认为知道了许多,赶回来大作文章。
作家如愿为工农写东西,首先必须有工农感情。须知工农的感情,不是一条单线,也是极复杂的。工农有自己的爱和憎,有自己的如今,也有自己痛苦的过去。
要想为工农写出好作品,除非“老老实实”地深入生活深入学习,否则,写的再多、再长也是没价值的。
京西城子矿 张 四 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