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摆脱一般教学内容 密切联系工厂实际 上海工厂业余学校巩固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0-23
第6版()
专栏:

摆脱一般教学内容 密切联系工厂实际
上海工厂业余学校巩固发展
本报上海电 上海工厂大办业余学校,短期内已做到全市遍地开花。两个月来,全市除农村、里弄、机关办学二千五百多所外,光工厂企业所创办的业余中学、中专、高专就共有二千六百六十四所,入学职工人数达七十多万。工厂集中的杨浦、榆林、长宁、徐汇等五个区已做到厂厂办学。
在全市工厂办学蓬勃发展过程中,中共上海市委和各区委及时抓住了办学的巩固工作。一面和有些单位办学中的“正规化”思想作斗争,一面举行了有关办学方针、领导、师资、教材等方面先进经验的交流会。
许多工厂办学的经验证明,政治挂帅、坚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巩固业余学校的关键。国营上海针织厂第一次上技术课,技术人员根据一般学校的教学内容,去上了一课“棉纺概论”,学生听了都不愿再上第二课,他们反映讲的纤维什么,对目前生产没有关系,听了就没有兴趣。上海石灰厂的技术人员也这样,第一课要按部就班地从“绪论”讲起,厂里的党支部反对这种脱离生产实际的做法。后来改为讲“什么是石灰、石灰的用途”,工人们听到石灰是炼钢中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激起了他们的生产热情,他们因此也提出“分秒必争”的口号,把原来每月出石灰两次,增为三次。
在政治课和语文课方面,许多工厂结合生产大跃进和最近台湾海峡地区局势上课。周总理的声明、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都被选为语文教材,讲授中既有正面的思想教育,又有背景分析和文句结构教学,工人们反映都非常满意,特别是有的工厂把写大字报、抗议书、决心书当作语文作业材料,工人们更觉得收获大,学习劲头极高,要求入学的人数越来越多。
全市各校的师资问题贯彻“能者为师、就地取材、互教互学”的原则已基本解决,这对巩固工作起了保证作用。大部分的技术课教师是由本厂的老工人或技术人员担任,政治课教师由党委的负责人担任,文化课教师大多是专职的。有些工厂还让教师下车间劳动或参加车间技术革新小组工作,真正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教学。上海工具厂有些教师同学生(老工人)一起研究改革生产技术已获得成功。这不仅推动了生产,教师也了解了生产中的实际知识。
许多学校的技术课和政治课教材,都是根据当前政治要求和生产需要的“活教材”自编自选边教边改,讲完一章再加以整理修改。榆林区现已展开了在今年内每校编写两本教材的运动。  (陆左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