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扫除“正规化”思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0-23
第6版()
专栏:

扫除“正规化”思想
在短短的两个月中,上海市各工厂办起了各种类型的职工业余学校二千六百多所,有些区已做到厂厂办学。这些学校受到了广大职工群众的热烈欢迎。他们说:“学校办在厂,文化送上门,学了就能用,用了再来学,文化大革命,生产再跃进。”有些先进的工厂,已做到工厂、学校、研究院三位一体,工厂里工人,人人参加学习,人人做科学研究,逐步打破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界限。
工厂办业余学校,想必一定会从工厂实际出发了,其实不然,资产阶级的思想,除非彻底消灭它,否则它总要千方百计的暴露出来,并企图夺取市场。在工厂办业余学校的过程中旧型“正规化”论者提出“办大学,就得按部就班”,“文化科学知识有严格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必须循序渐进,不能多快好省”,又说:“工厂办大学,一无设备,二无教室,三无教材,四无教授,怎么行?”某些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浓厚的“正统派”,更公开出来反对教育要为无产阶级政治、为生产服务的方针,他们说:
“这叫什么专科学校?还不是给工人戴戴高帽子”;有些技术人员不赞成一开始就上技术课,认为“一定要先上三年文化课和基础课,才能上技术课”,上技术课,必需从“序论”讲起。有些“观潮派”更冷嘲热讽地说:“办大学,可不是简单的事,等着瞧吧!”这些观点,不仅某些专职教师和技术人员中有,甚至在某些工厂、企业的领导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
在党的领导下,许多工厂的业余学校,通过发动广大职工群众的鸣放辩论,在不断克服各种
“正规化”思想的斗争中逐步成长和巩固起来。许多工厂的业余学校根据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方针和勤俭办学的原则,做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允许选择,采用全科、分科,选科、单科单进等不同的办法满足不同劳动者的需要。他们的“能者为师,就地取材,互教互学,土洋并举”,解决了教师问题。他们在食堂、宿舍、车间、办公室,挂上了黑板,就上课,解决了教室问题。他们请老工人和技术员合作,总结生产经验,自编自选,边教边改,解决了教材问题。事实证明,凡是彻底打破“正规化”思想的工厂,学校就办得好,反之就办不好。
铜仁合金厂的业余高等专业学校,最近订出的毕业标准:政治上要求每一学员都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度政治觉悟。在业务学习上要提出十项技术革新;每项技术革新都要求提高生产效率一倍;要试制成功五种新产品,其中三种要达到国际水平。此外要写一篇论文。请问那一个“正规化”大学,敢于对毕业生提出这样高的要求!学校的正规与否,并不根据那个学校是否有次序地学了一套书本知识,而是要看学生是否学通了,学得的知识是否会用了。
上海市业余学校的成就,就是在克服各种形式的“正规化”思想中取得的。某些办学条件比较好的大厂,在职工业余学校的巩固和发展上,往往落后于办学条件比它们差得多的某些小厂。他们越讲究“正规”,就越不敢办和办不好。有一个拥有几千工人的大厂,至今还是以培养专职教师作为解决本厂业余学校大量师资问题的主要方向,而对于“能者为师,土洋并举”的群众路线解决教师的方法,却不大积极采用。以致学校迟迟不能开学,勉强开学了,也不能经常上课。因此,继续同旧型“正规化”思想作斗争,仍然是今后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业余学校的一个重大任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