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怎样保证全县小麦亩产三千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0-28
第3版()
专栏:

怎样保证全县小麦亩产三千斤?
中共谷城县委第一书记 沈汉民
紧张的冬播战役已经开始,谷城县为了保住红旗,明年实现三十六万亩小麦单产三千斤的规划,山区、平原、丘陵都正抓住霜降前后这一适播期,全力以赴地突击种麦。我们的口号是:“鼓足干劲创奇迹,力争上游保红旗,苦干巧干坚决干,困难压不倒英雄汉,是英雄是好汉,必须突破小麦三千斤关。”
这一规划能不能实现呢?我们认为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和省、地委的正确指导下,只要我们能够充分发挥人民公社的巨大优越性和运用发展几年来的增产经验,是完全有把握实现的。什么样的措施能够保收三千斤呢?具体来说,就是在总结1958年增产经验的基础上,死死地抓住以下五大增产环节:
(一)深耕一尺,碎垡保墒。及时地做好整地保墒,是种好小麦的重要准备工作之一。许多农民劳动模范说的好:“秋季作物靠锄头,春季作物靠犁头。”但过去由于我们没有抓住这一点,常常因地干犁不动,犁不深,耙不碎,而造成出苗不齐,影响产量的提高。去年我们接受了这个教训,采取了黄一块,收一块,收一块,犁一块的随犁随耙方法,同时推广了沈湾乡乐民社创造的纵横深犁,交叉耙地,碎垡保墒的经验。秋季作物收获后,随即浅耕揭坂三至五寸,迎墒铣耙一遍,炕六、七天后,又横犁第二次,耕层加深五、六寸,接着直耙一遍,第三、四道逐渐浅犁,使土壤疏松,从而保证了麦苗健壮的生长。这是因为深耕后不仅普遍消灭了暗埂,增加了土壤利用层,使地下土层经过炕土风化,促进肥料分解,增加了土壤肥力。而且由于耕层深,小麦的根系生长范围广,扎的也深。根系健壮发育的结果,分蘖率就相应的增加。这样一来,就使小麦生长稳固,提高抗风耐肥能力,增产更多的粮食。吸取这些科学道理,今年我们全县组织了五万深翻大军,组成团、营、连、排、班若干个战斗单位,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以班、排活动为主的向地球发起了总攻势。并提出了响亮的“驾火箭,乘卫星,全力以赴搞深耕,谁是英雄谁好汉,战场之中比比看”的战斗口号,结果仅二十天的时间,全县三十六万亩小麦田,都深耕到一尺五到三尺,这就为小麦健壮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适时播种,匀播密植。“冬种一日,秋收一时”这句话虽不太确切,但它说明了适时播种的重要性,同时这也是农民多年来经验的结晶。特别是南大“二四一九”属于春性品种,敏感性强,如果播种过早,就会造成年前拔节抽穗;播种过迟,分蘖率差,生长细弱,产量太低。因此,必须适时播种。据平原地区东升人民公社八一大队和水田区新生活人民公社新生活大队播种期试验,也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八一大队寒露后三天播种的,无效分蘖占54.5%,后七天播种的无效分蘖占35.5%,霜降前五天播种的无效分蘖占22.2%,后五天的无效分蘖占23.7%,立冬后两天的无效分蘖占31.78%。新生活大队寒露前(10月3日)播种的分蘖最多,每亩四万七千四百多根,但过冬枯死的也多,达34%,每穗平均三十二粒,霜降前(10月13日)播种的每亩有三十八万九千八百零二根,越冬枯死的有30%,每穗平均三十九粒;霜降后(11月7日)播种的,越冬虽未枯死,每亩只有二十三万八千根,每穗二十九粒;从上述这两个典型调查材料和1958年大面积丰收的经验来看,要使小麦丰收,必须因地制宜,适时播种。因此,我们确定今年的冬播时,平原地区从霜降前五天开始,后五天结束;水田地区寒露后五天开始到霜降结束;山区冷的早,麦子发芽出土慢,仍是按照历史经验“白露种高山,秋分种低山,寒露种平川”的规律播种。现已播种了四万亩。
要获得高产,光播种适时,不增加密度也不行。过去由于撒播稀植,下种量就少,每亩只合七、八斤种,出苗八、九万株,因此每亩只能收一、二百斤。1957年冬播我们改条播密植后,每亩下种量二十斤(丰产亩增加到三十到三十六斤),1958年春就获得了单产六百二十斤的大面积增产。所以,我们说,实行条播密植,适当增加下种量,增加单位植株,是保证高产的重要物质基础。但密植必须保留合理的营养面积,便于通风透光,才能起到增产作用。因此,我县今年冬播计划每亩平均下种量三十斤,最低不少于二十五斤,最高不超过三十五斤(每斤种子为一万二千粒,按90%发芽率计算,主根为三十二万四千株,每株平均分蘖二点五根,这样每亩平均穗数可达到一百一十万穗左右)。这样不稀不密,有一定营养面积,麦子就能长得好,穗子大,籽粒饱满。那么,如何达到匀播密植呢?我们决定采取十行条播机重复四次交叉条播和开沟作厢用滚播器播种的方法,这样虽然播种的比较密,但通过十行条播机和滚播器播种以后,麦粒分布得很均匀,从而保持了一定的营养面积,使小麦能正常生长。
(三)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小麦生长期很长,因此要使它从始至终都能健壮地生长,必须施足底肥和及早分期追肥。底肥要贯彻混合施肥,分层施肥的方法,使土壤中层层有肥,而且肥料的成分要含有氮、磷、钾三要素,家肥里面应有骨粉、过磷酸钙掺合,这样可以使麦苗一出土就能抓住肥劲健壮生长。追肥应采取“多吃少餐”的办法进行施肥,从1958年春季收成的小麦来看,都是在分蘖前后施第一次,要施速效性肥料,促进分蘖,这叫作满月肥。冬季施第二次,以保暖防冻。第三次施拔节肥,从时间上来说,应不迟于春分。这是因为春分后小麦,即到了小穗分化阶段。孕穗以后,可进行多次的根外喷肥,使籽粒结实饱满。全部生长过程中,每亩共施底肥一百五十担,追肥二、三次,每亩施肥达到二百二十担。为使全县三十六万亩小麦明年胜利闯过三千斤关,我们在夏收后曾突击积攒了三亿多担家肥,制造土化肥一亿多斤,平均每亩施基肥农家肥料一千担,土化肥一千斤。现已组织了三万人突击送肥下地,麦苗出土后再及时的进行三次追肥。
(四)加强田间管理,保证齐苗全苗。去冬虽然普遍实行了条播密植,增加了下种量,但由于播种时干旱,加之鸟兽家禽的灾害曾造成部分地缺苗断垅现象,后来采取了育苗补栽的方法,才弥补了这一损失,而达到了齐苗全苗。今年我们除了从播种开始就注意提高质量,保证齐苗全苗外,将继续采取这种办法,在冬播将要结束的时候,在豆地空的地育一部分苗,以防万一。麦子密了能不能锄草呢?看来这是一个问题,我们打算明年对一部分特密的麦子不再锄草了。不锄草行不行呢?行!这是因为:(一)土地深耕以后,杂草已连根除掉,下年不可能再长什么杂草;即便是有点把草,由于小麦密它也长不起来,甚至会把它欺死。我们锄草的目的是为了松土和切断小麦的须根,帮助它换根,使苗健壮的生长。现在小麦密了不能锄,可是只要在元秆以前用耙连续耙几次即可起到这个作用,而使小麦痛痛快快地长。至于其它管理,我们都已经按照以往的经验把麦田
(地)固定到户了,以便今后能够及时地进行防旱、防涝、防虫等各种抗灾工作,从而确保小麦单产三千斤规划的实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