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不毛之地”水稻丰收 宁夏在白疆土上试种水稻成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0-29
第6版()
专栏:

“不毛之地”水稻丰收
宁夏在白疆土上试种水稻成功
本报讯 由北京水利科学院土壤改良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水电局、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土壤改良试验站,在一向被人认为是“不毛之地”的白礓土上第一次种植水稻获得丰收。七分三厘七毫白礓土改良试验田中,最高的压青试验区五十四平方公尺稻田,共收稻子三十六点一斤,折合亩产四百四十五点六斤。从此,结束了白礓土不能开发利用的历史,给世界土壤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资料。
白礓土是一种含有强烈碱性的碱化土,质地坚硬,透水通气极差:干时坚硬如铁,遇水则泥泞一团。因此,被人称办“不毛之地”。
今年春天,在全国大跃进的浪潮中,土壤改良试验站的全体人员,破除了迷信,提出改良白礓土,在白礓土上种植水稻的计划。这个计划得到了党的大力支持。他们用人工把选出的恶性白礓土深挖了三、四寸,每亩施了四千斤厩肥、一千斤绿肥、八百斤石膏和五十斤骨粉,然后在6月9日播下了四十斤稻种。从6月24日稻苗长出三个叶子时开始,到8月21日抽穗灌浆为止,根据土质改变情况和稻苗生长情况,分别追施了十斤血粉、一千斤猪粪、十斤硫酸錏、二十五斤(二次)过磷酸钙;喷施了三百斤液肥,然后顺水流施了过磷酸钙和硫酸錏各十斤。每天或每两天换一次水,并且在水稻生长期间淤积了二、三寸浑泥。这样,经过深挖,破坏了原来粘固土的不良结构,保证了水稻根系的活动;经过水洗大大减少了白礓土中对作物危害最大的“钠离子”;因为所施肥料多是酸性,能够和残余的碱性中和,削弱了土壤中碱性危害程度。同时,为了防止碱性上升,还改变了群众在种稻七天后撤水晒田、防漂秧的作法,采取放浅水的办法,既避免了漂秧,又防止了碱气上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