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克服混乱现象建立合理制度 河方战勤工作经过整顿成为建屏二区全区模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8-09-09
第2版()
专栏:

  克服混乱现象建立合理制度
 河方战勤工作经过整顿成为建屏二区全区模范
【北岳讯】建屏二区河方全村八十五户,其中有十八岁到五十五岁的男人八十二个,除了五个残疾者以外,能够出差的劳动力七十七个。加上村里四十七头毛驴顶四十七个劳动力,和一头骡子顶两个劳动力;全村共有劳动力一百二十六个。过去,派差相当困难,有的自卫队员一派差就要翻老帐,不愿出差,还有个别的自卫队员,往往一派差,就要告病假,旁人出差了,他又下地做营生,甚至派差时,战勤委员找不着班长,班长找不着队员的事情,也曾发生过。但是,对这些现象,没有适当的处理。久而久之,老实积极的人也不愿出差了,他们说:“我们不怕出差,只嫌不公,长差的尽管长,短差的尽管短,上面没个主张,也没个赏罚。”很显然的,这个意见是很正确的,战勤干部也同意这个说法,只是他们没有办法做到这一条,为什么呢?
第一、干部害怕惹人,对躲差的现象不敢进行斗争,对装病告假的人又不敢不准。
第二、战勤部没有建立制度,例如告假问题,什么人在怎样的情形下可以告假?何时告?……等等均无具体的规定。所以,调皮落后的人经常告假,遇苦差、重差、长差不出,短了差战勤部算不出来,即便算出来又不补。这样一来,在告假问题上便形成了混乱的现象。其次,关于齐工等制度,亦未能建立起来。
第三、战勤干部怕麻烦,工帐不清楚,每次派差,战勤委员和战勤会计,只负责将差派到各班,掌握了班与班之间的出差平衡。但是,却没有具体帮助班长掌握人与人之间的出差平衡。本来,根据县、区统一规定,每个劳动力背五十斤的重量,送三十里路程(即一千五百斤里)顶一个工。但是,有的班长为了省事,或者是由于写算技术的限制,记工的时候往往不记斤、里,只记某天某人出差一趟,这样一来,某天某人出差一趟顶工多少便无从记算了。所以派差的时候,尽管短差的人说自己长送,战勤干部也无法揭露他。
第四、个别的战勤干部缺乏大公无私的精神,往往要私情,譬如前年四月的一次派差,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中舍的医院要往郝田搬,第一天黑夜,村里接到站上的命令,派担架×付,翌日清晨出发运伤员,于是,战勤委员协同班长连夜派好了担架,分别通知了各个出差的自卫队员。不料,次日清晨站上又来了个命令,要再派人和牲口若干到洪子店驮粮食,因为抬担架差重,驮粮食差轻,个别的战勤干部要了个私情,抽下了两个和自己相好的担架队员去驮粮食,另补了两个自卫队员去抬担架。这一来,便引起了全体自卫队员的反对,谁都嚷着不公,谁也不肯出差了。整整的闹了一个上午,弄得战勤干部束手无策,哑呒言。最后,经过全体干部再三央求,自卫队员们才勉勉强强出了差。
如上所述,该村战勤部门的混炖现象,一直延至去年正月,才得到了彻底的清理。
去年正月,该村战勤部门进行了一次改选。群众认真的选出了自己拥护的刘树、刘太担任战勤委员和会计。他们担任了干部,首先破除了情面观点,他们说:“怕惹人不沾,公事办不公群众不满意,惹的人更多。公事办公了,少数坏人不满意,也不怕得罪他。”他们接手工作以后,从没有在困难面前表示过畏缩,而是积极主动的解决了工作中的一切困难。
第一,他们帮助战勤干部实行齐工,花了十多天的工夫,清理了过去的帐目,贴出了长工者和短工者的名单及其长短数,并说明长工的以后少出,短工的补工。但是,有两班,由于平日帐目记得草率,无法结算。于是,在本班全体队员的同意下,也做了一个了结。根据估计,长工多的以后少出一点,短工多的以后补出一部分。少出和补工的数目,在班的会议上都有了具体的规定。以后的工帐便重新开始。
第二,建立了各种制度,首先是建立了请假制度。在全村群众同意下,战勤部规定,不论何时,何人或牲口,有病都要随时向战勤部告假。战勤干部轮流值日,负责登记。如此,在人和牲口生病的期间,轮不到它和他出差便罢,若轮到他和它出差的时候,战勤干部便可跳过病号的名字往下轮派。这里为了防止躲差现象,又更进一步的规定:凡重病卧床不起者,跳过他的名字,没有出差的,以后不补差。轻病号能干自己的营生而不能出差的,得于下次出差时补出。这种统一的规定,博得了全村群众的一致拥护,都说:“谁吃五谷不生灾,大伙儿的规定大伙儿遵守,谁也吃不了亏,谁也沾不了光。”这样既可防止个别人的躲差现象,又可照顾病人,能够齐工。否则,久病者没有免差以前,不能补差,便无法与其他自卫队员齐工,容易给调皮人以躲差的借口。其次,又规定了人和牲口外出告假制,出外告假者,轮他出差时,战勤干部便跳过他的名字往下轮派,下次出差时他补差。若外出不告假者,家里又无人顶替的,战勤干部有权替他觅人觅牲口出差,工钱多少由他出。
第三,战勤会计掌握工帐,确定了统一的科学的记工方法,过去记工簿由各班班长掌握,记法不统一,如前段所述,有记趟子差的,有记斤不记里的,有记里不记斤的,以致齐工时发生困难。这次统一规定由战勤会计记工,班长的责职仅仅是叫人,战勤会计掌握了簿帐以后,接受了过去的教训,从来不记趟子差。每次的记工都是一清二白。
其次,关于代耕工和趟子差的折工办法也有统一的规定,例如,一个工定十分(早饭以前的时间定二分,早饭至午饭的时间定四分,午饭至晚饭的时间又定四分),这种具体的规定严格的限止了混工的现象,过去,自卫队员给军属代耕(拨临时工),一早上顶一个工,一下午也顶一个工,以及出差十里八里都顶一个工的现象也就从此根除了。
派差的先后也均有一定的序列。一般地,是遇差先派短工的人,后派长工的人。但在两人出工同样长短时,则按花名册子的先后次序派。该村的花名册子,是从后街挨门挨户排到前街的。
再次,记工时不采取流水帐的记法,因为流水帐的记法不能随时齐工,因而每月结算时花费时间很多。他们采取了以户为单位,以劳动力为基础的记工办法。每次记工,实际上便等于每次齐工。
譬如:自卫队员梁儒贵、刘太各出工多少,下次出差应谁先去?一看帐簿便可知道。
这种记工方法,一方面派差方便,同时,因为建立起了经常的计算制度,经过一定的时间以后,干部便不需要用很多时间去结算帐目。但是,为了更多的吸取群众的意见,做得更加公平。该村依然确定了定期的检查制度,二月三月一查工,一年一总结,并贴清单。大家公约,如果有个别的自卫队员,查工时他不去参加,贴了清单也不看,派他出差他便提意见。那么,全体自卫队员都有批评他的权利。同时中队部由全村农民民主讨论规定了一条“临派差时不许翻帐,有意见出差以后回来翻”。这个决定是为了不误支差工作。
经过这番整理以后,河方的战勤工作,已经成为全区的模范。无论是农忙的时候,或下大雨,只要战勤差的命令一来,差便立刻派下,听不到吵吵,也听不到嚷嚷,自卫队员们总是静悄悄的牵着牲口,带着绳索、布袋走到指定的地点去集合。如阴历六月十五日的派差,便是一个典型的好例子。那天正在下着倾盆大雨,上面来了命令,要往某地去运子弹,战勤干部冒着大雨,马上把差派下了,自卫队员们个个准备了干粮,待命出发。后来县里来了命令才停下没走。
一年多以来,在该村的战勤部门,从没听到干部叫苦的声音,每天晚饭以后,自动到战勤部碰碰头,似乎已经成了他们的习惯。群众一提到刘树、刘太的名字,是人人称道,都说“他们办的公平。”同时,群众也相信该村的战勤工作,现在交给别的干部也能办得好。因为它已经打下了好的基础。
从该村的战勤工作,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经验,只要干部大公无私,积极负责,村里没有办不好的事情。 
                (苏式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