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活跃在深山荒野里的苏联专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1-03
第2版()
专栏:

活跃在深山荒野里的苏联专家
新华社记者 吕新初
苏联地质科学家在中国完成了任务以后,已经回到他们的祖国去了。但是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还是经常谈论起他们;不论在紧张的工作中或者在公余休息的时候,总会有许多缘由、许多事物和景象触动他们想起专家们对我国地质科学无私的帮助、深挚的友谊以及艰辛踏实的工作精神。
还是在1956年的时候,苏联地质学家别捷赫金院士看到中国急需发展矿床科学和锰矿的开发、研究工作,苏联科学院便派了著名的专家苏斯洛夫、安特罗申科夫妇来到了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帮助工作,并且带来了许多矿相和锰矿的标本、图片、资料。两位专家帮助地质研究所从无到有地建立了矿相实验室,使锰矿的研究工作大大推进了一步,并且开办了两期训练班,平时还帮助培养研究生。他们对于研究生的学习计划,都要一字一句地修改;同学生谈话时,他们总要充分作好准备,事先起好稿子,并且要修改好几次,然后才谈。别人有问题向他们请教,他们常常不立即答复,而要经过仔细研究考虑后再作出极其负责的答复。有一次,苏斯洛夫被邀请作关于锰矿的报告,他的讲稿反复写了三次,有一天他准备到半夜两点钟,他还要把他的爱人从床上叫起来对他的讲稿提意见。他们出差到野外去,几乎每晚要在帐篷里开夜车。每次上山调查研究后回到帐篷里来,还要给当地的地质勘探队作报告、解答问题和鉴定矿石标本。今年安特罗申科到河南鲁山地区去工作,一天从山上回到住处已经是晚上八、九点钟了,吃了晚饭开过会,已近十二点钟,那时还有一些勘探队和找矿的群众要向她汇报情况,随同她一起工作的中国地质学家努力劝她休息,但是专家自己却不顾疲劳,坚持在当晚听取汇报和解答勘探队和群众提出的问题。
大地构造专家西尼村教授在野外工作的时候,把应该休息的时间都安排在火车上;下车以后,把可以利用的时间全部用于工作,真正做到了“分秒必争”。1956年他回国前,刚结束了野外调查工作。他立即利用从北京到满洲里的在火车上的两天时间,把调查材料整理出来寄给地质研究所应用。
地质学家弗拉索夫通讯院士和别乌斯教授在中国一个半月的野外工作中,为了不使招待人员麻烦同时为了和中国朋友打成一片,不肯吃西餐,经常和中国同志一起吃中国饭,有时给他们预备了西餐,他们还要提出反对意见。他们在深山中工作的时候,供应细粮和副食品比较麻烦,他们就主动要求把土豆地瓜当饭吃。最近他们两人去东北工作,晚上借宿农民家里,两人睡在一个炕上,因为身体太长,脚露在炕外,因而只好横过身来顺着炕睡。他们不但不埋怨这种不舒服的生活,反而打趣地对一起工作的中国科学家说:“我们俩人好像结婚一样”。
8月初来中国帮助调查研究柴达木盆地盐湖的苏联天然盐专家列别希柯夫教授,是一个上了年纪、怕冷怕风、又是有病的人。为了帮助中国开发自然资源,他生病刚好,就立即出差来中国,不怕艰辛,不顾个人的健康,在柴达木盆地工作了两个多月。他和中国科学家一起,在海拔四千多公尺高的阿萨图地区冒着大风大雪工作,那里气压很低,他常常被窒息得喘不过气来。盐湖地区道路崎岖不平,骑马或坐汽车都很颠簸。列别希柯夫教授有十二指肠疾患,一受震动就要疼痛,但是他仍旧和中国科学家一起坚持着工作。他的联系实际的精神也是很值得学习的。他每到一个地方,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使他的科学研究迅速推动生产。他对于中国生产建设中所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相当了解,他特别注意去发现和研究中国所缺少的矿产资源。例如对于某种矿产,他指点了重要的找矿线索。他告诉中国科学家:凡是有这种矿的地方,都有一种指示植物。这对于我们今后探寻和开发这种国家迫切需要的矿物很有帮助。他在某地公路旁边发现了芒硝矿,他知道这是中国所需要而且缺乏的资源,他就建议中国科学家注意研究开采。
苏联专家在中国工作的时间是短促的、有限的,但是他们留给中国人民的印象是深刻的,他们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是中国人民永久不会忘记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