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半工半读的一种新形式 南京电讯仪表厂和南京三十三中学并为一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1-10
第6版()
专栏:

半工半读的一种新形式
南京电讯仪表厂和南京三十三中学并为一家
新华社南京电 南京电讯仪表厂和南京市第三十三中学合并,工人和学生都按时到车间生产和进课堂上课。
厂校合并以后,学校教学进一步和实际相结合。教师到课堂上是班主任,到车间里是车间副主任,既要教学生,又要教工人。学校的文学、物理、化学、几何、数学等课程都结合生产实际,进行了彻底改革。如几何学,教员把几种基本图形结合收音机木壳的形状进行讲解,理化课把基本原理和分子式,结合厂校自己的钢铁炉形构造和炼钢炼铁的化学作用进行讲解。他们上午讲解,下午实习。学生反映,过去讲十遍不懂的东西,现在一遍就懂了。全校增设了无线电工艺课,教员由一位工厂老师傅带四个已经掌握了操作技术的学生担任。他们成立了研究小组,实行能者为师。在课程比重上,增加了政治、语文、数学的课时,减少了史地、音乐、美术和生理卫生的课时,缺少的课,以课外的讲座、俱乐部、红十字会等活动弥补。学生在下车间时,觉得自己是在直接进行生产,劲头更大。他们把过去按老规矩半年才能学会的技术,一周内就基本掌握了。
厂校合并,也大大鼓舞了工人的干劲。电讯仪表厂是几个月前才由几个生产合作社合并起来的,没有机械设备,只能加工装配,不能生产制造。工人们常常感到,没有文化,自己的实际经验无法系统总结提高,厂小力薄,没有搞技术革命的勇气,厂校合并后,工人坐在教室里上课,胆子就壮了。他们表示也要用蚂蚁啃骨头的勇气和办法,自己制造设备,自己生产,第一批两台机床要在一周内完成。他们决心争取明年能成为年产十五万到二十万部收音机的大厂校。厂校合并后上第一堂文化课时,六十一岁的老工人刘冠军坐在头一排静听,老工人郑国坚、刘如珍在听了课后欢喜得一夜没睡着觉。工人们都有信心成为生产能手和优秀学员,做到能文能武,又红又专。目前,校部为他们设置的是初一、高一两个班,明年将添设大学班。
厂校合并后,教学、生产都作了统一安排。原来工厂的全体工人,现在是两班制,每班生产和学习是八比四,即八小时生产、三小时半学习、半小时读报。等到新工人和学生操作熟练后,将逐步增加工人的学习时间。这个学校的学生,全部是初中生。二、三年级十二个班,学习和生产是四比四(不做夜班),每天上下午六个班轮班学习和生产。一年级四个班因学生年龄较小,每周三个下午分别担任小工厂、小农场、饲养、绿化、废品回收等生产劳动。同时,为了适应不同工种的需要,全校同一个年级的各个班,按年龄大小重新编了班,便于一个班集体行动。学生的劳动报酬,暂时用于集体福利和补助困难的优等生,明年逐步过渡到减免学费和餐费。
初级中学实行半工半读,厂校一家,起初也为少数老师所反对。他们说,厂校合并将会把学校弄得一团糟,影响将来的发展。也有些人怀疑,厂校合并后,学生课堂学习时间减少,会降低教学质量,毕业时达不到要求。学校党支部针对这些问题,领导进行了大鸣大放大辩论,召开了家长座谈会,并对学生进行了物理、语文、几何等几门基本课程的测验。事实证明,学生因为联系了生产实际,开阔了思想,对很多问题的解答,都超过了先生所教的内容。学生蒋如林的家长看到自己十四岁的孩子功课好生产也好,喜欢地说,这样学生毕业后的前途将是广阔的,升高中,当工人,进中等技术学校都行。
厂校合并,使工人和学生真正打成一片,融洽无间。过去,学生在工厂勤工俭学,工厂往往因为生产需要,很难细致地考虑到学生的年龄、体质、技能和经验等情况而予以照顾,因而时常发生学生勉强生产出来的成品不合格,双方都难满意。仪表厂金工车间老师傅丁贯山,过去对勤工俭学的学生嫌麻烦,可是现在他在车间里却说,这是我们自己人了,现在是咱们厂里的小工人,长大了也是咱们厂里的老师傅。厂里原有十五岁以下的青工近二十名,都是过去因念书困难而进厂的。现在厂校合并,校部正在打算把他们插在适当的班级里,半工半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