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实践是科学之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1-10
第7版()
专栏:

实践是科学之母
浙江黄岩县路桥一社社长兼党支部书记 杨匡保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社现在已选育出三十三种水稻良种,建立了种子田和种子对比试验田,组织了种子专业队、选种突击队、种子技术研究小组,大大推动了生产,水稻每亩平均产量从1954年的四百七十斤,提高到1957年的一千多斤,今年可达到二千多斤。我们还打算在明年建立种子社,供应全县二十万亩(占全县水稻五分之二)水稻所需的种子。下面谈谈我从根本不懂选种到逐步掌握了一些选种规律的过程。
打破老习惯选种良种 粮食增了产信心更增
土地改革以后,我参加了路桥第一个生产互助组,心头只有这么一个单纯的愿望:现在土地是自己的了,产量再高,地主也拿不去了。因此一定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把产量提得高些、再高些!
就是这样一个单纯的愿望,促使我去积极寻找一切增产的关键。我整天寻思着,很自然地就想到了改良种子。
于是,我就开始物色好谷种。有一次,偶然听到从台州农校来的学生谈起,农校有一种“五○三”稻种很好。第二天,我就赶去买了七斤回来。又一次,从石曲乡岙王村经过,在一个农民的田头看到一种叫“粗秆白”的稻子长得很好,也买了二十斤谷种回来。
培育外来的新品种,这在祖祖辈辈都种着同样几种老品种的农民看来,真是不可理解的事情。
因为怕人笑话,我就一个人躲在屋里一粒一粒地选谷种,过春节也没有出门。不巧给一个有保守思想的人闯见了。他到处传播这种“新闻”,拿话挖苦我,闹得同一个互助组的人那时也不敢同我合作了。
我只好单干。下种以后整天在田头上守着秧,插秧时,互助组还是不帮忙。
插完秧,我心里很急,早晨、黄昏不知要跑多少趟田头。田里的情况没有叫我失望:新品种“五○三”长得很顺利。
可是到了6月26日,人家的稻子都已收割完毕,而“五○三”只熟了60%。据气象台预报,27日就要有大风大雨,只好马上抢收。就是这样,“五○三”每亩还是收了三百六十五斤,比“广东白”多收九十五斤。
晚稻种上了新品种“粗秆白”。种下去就长得很粗壮,秆子笔直,稻叶也清爽,还不怕病虫害和稻热病。有保守思想的人看了也不能不点头说好。
“粗秆白”每亩收了四百四十斤,比别的品种多收六十六斤。收割后,人家都来跟我换种。
从此,我对种子就更像着了迷一样。只要打听到哪里有良种,就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总要想办法把它弄来。
大胆改革耕作制度 早稻晚稻都告丰收
1952年的初步成就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开始。
这一年,我们互助组订了一个亩产七百五十斤的生产指标。指标比人家高得多。我们在考虑如何实现这个指标时,认为光靠推广选育新品种是不够的,还得开辟新的道路。新的道路在哪里呢?
间作,是这里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老方法。这种耕作方法最大的缺点是不能密植(亩插仅七千株),土地利用率很低,已成为增产的主要障碍。这时,我就想:是不是可以把晚稻插秧的时间推迟,等早稻收割完毕再插;这样,早稻的株数就可以由七千株增加到一万六千株。根据增加的株数推算,产量至少可以增加50%。采用这种办法,早稻增产是不成问题的,可是晚稻插秧推迟两个月行不行呢?对于这个问题,我马上找到了答案。我想起每年收割早稻后,因为有些晚稻已经死了,总要在间作稻田里补上部分晚秧,这些补插的晚稻不是一样长得很好,并不影响收成吗?既然补种的能行,为什么全部晚插不行呢?于是我决心在自己的一亩三分田里进行试验。
我要种连作稻的事情,又遭到了有保守思想的人的反对。有的人对我说:“你是想当模范想得着迷啦!种得这么密,准要倒伏。”我没有理会这些。
我对早稻没有什么耽心。果然早稻每亩收了五百八十斤,比人家多收三百斤。但是我耽心晚稻。万一秋后西北风一刮,不结穗怎么办?
晚稻插下四、五天了,人家间作晚稻已有一尺五高了,我的才三、四寸,颜色也真难看,有人说:“稻秆筷样长,满田喂牛草!”我埋着头加紧施肥和耘田,耘了五遍,稻子就慢慢赶上来了。过了秋分,人家的稻子已抽穗了,我的稻秆还是瘪的。连去看了四、五天,剥开秆子看,还是什么也没有。人家又在我的耳边叫:“赶快喂黄牛算了,反正你家养着大黄牛。”听了真叫人心烦!
心虽烦,可是信心没有动摇。我想:搞一定要坚决搞下去,坚持下去就能胜利。要是失败就再来。又过了三天,我又去田头,顺手拔一根剥开来一看,咳,出穗了!简直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心里说不出的高兴。第二天,大部稻子出了穗,十天后稻穗都沉甸甸地垂下了头。
互助组全部人员都来帮助收割。收好后,一称亩产四百四十六斤,加上早稻五百八十斤,一共是一千零二十六斤。有保守思想的人在事实面前不得不信服了。收割的谷子又被大家换去做种子。
年年选种大大增产 运用杂交培育新种
1954年办起了初级社。良种能增产,已成为大家公认的事实。但是对坚持年年选种、搞种子田的一套,思想抵触还很多。
我决定再用事实来说服他们,搞了几块经过穗选和未经穗选的对比田,然后组织社员们去参观并进行讨论。事实一摆就很清楚:同样的“乌嘴糯”稻种,经过穗选的就长得整齐得多,谷粒也饱满得多,一亩要多产五十五斤,“南特号”要多产三十七斤,“大荆白”要多产五十一斤。差得这么多!大家的心亮堂了。社员们编了一首赞扬的快板:“选稻种,好得很,长起稻头沉甸甸;又饱满,又鲜亮,一季能打千斤粮!”
这年秋天,我在沉甸甸的一片稻浪中,忽然发现有几丛稻穗长得特别好,株高、秆粗、穗长,与众不同。我估计这是“乌嘴糯”同附近的“黄糯”杂交而成的,心里想:“要是糯稻都长得这好,那么产量不是要增加得许多许多吗!”
收割时,我把其中最好的十六株拔了回来。第二年,在自己的秧田里划了一小丘,把这十六株稻穗都播了下去,再用稻草把它们团团围起。秋收时收了十多斤谷种,粒粒饱满,确是大有希望的谷种。于是年年单独选种,单独播种,苦心经营,年年扩大。今年,全社已有75%的田种上了这种新品种。
经过几年精心培育,它的性能有了新的发展,产量要比原来的“乌嘴糯”高20%左右,抗寒能力很强,无稻热病,已成为出色的优良新品种。
十六株稻穗培育出一种优良品种,给我极大的启发和鼓舞,使我找到了选育良种的新方向:由过去向外地寻找适宜的良种,改由自己通过杂交方法来培育更多更好的优良品种。现在我已经培育了“斜八石晚”等优良品种。为了培育出更多的新品种,我们社里设立了种子室,建立了种子对比试验田,并且组成种子研究小组,使种子的科学研究工作发展为群众性的行动,并能更好地集中老农民和青年农民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和知识。
熟悉各种品种脾气 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又是一个秋天,我遇到了一个难以回答的题目:就是在8月里同一天种下的两种都是良种的晚稻,到收割时,却得到了不同的收成:“乌嘴糯”亩产达五百六十八斤,而“大荆白”却只收了二百九十二斤。既然都是良种,土质、肥料、耕作也大致相同,为什么产量相差了一倍?这不是很奇怪的现象吗?和老农进一步研究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在耕作时忽视了品种的特性。“大荆白”抗寒能力差,不适宜种连作晚稻,因此就减了产;“乌嘴糯”抗寒能力强,适宜作连作晚稻,因此就增了产。
这件事给我启发很大。我认识到:要增产,光做好选育良种还不够,需要进一步熟悉每种品种的特性。只有合理搭配,因地制宜,才能充分发挥每个品种的特长,使所有的良种都能得到丰产。譬如南边来的稻种,因南边气候比这里冷得迟,这种品种就比较怕冷,抗寒能力很差,当晚稻种只能结瘪谷,当早稻种就能丰收;北边来的稻种恰恰相反,因为北边比这里冷,所以比较耐寒,在南方成熟期早,当晚稻种最适宜。又如粳稻,它要基肥足,因此需要种在土质较好的田里;而籼稻的情况则相反。总之,一定要顺着它的脾气;稍有安排不当,结果就会适得其反。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我就专心致志地研究每个品种的性能。根据气候、土质、肥力、耕作水平和品种的不同特性,何者和何者搭配,何者适宜什么季节,何者适宜哪种土壤,都给找出了一套规律。这样就使各种品种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充分发挥选种增产的潜力。
良种劣种常互相转化 要不断培育不断淘汰
长年和种子打交道,逐渐发现这么一个重要的规律:种子的好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良种和劣种经常互相转化。例如“五○三”原是大力推广的良种,但是这几年来,产量年年下降,品种的性能正在逐渐退化,已成为今年淘汰的对象。相反的,“长芒晚”原来是准备淘汰的劣种,但是和“矮脚芒嘴”杂交后,却摇身一变而为良种了。类似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没有一种良种可以一成不变地永远为良种。这就更加证明:很有必要坚持年年选种,只有这样,才能在和莠种不断斗争中使良种得到发展。这就是选种的理论根据。
同时,我在观察中又进一步发现:一种品种长期种植在同一地方、同一块土地上,它的退化现象就更要明显些。但是如果把它换到一块新土地上种植,或迁到一个新的地方培育,又会马上发生完全相反的现象,品种的性能迅速提高。例如“南特号”在路桥亩产五百四十五斤,调到临海后,产量就达到五百八十斤。从温岭调来的“糯京稻”,在路桥亩产量达五百三十六斤,而在温岭原地时产量仅四百九十斤(耕作条件是相仿的)。
根据这一规律,我就在社里提出了建立和外地经常交流品种的制度,和采用各种品种轮番种植的耕作制度。
所谓良种和劣种也并不是绝对的。有些品种本身并没有退化,能够保持已达到的产量水平,甚至还能逐年增产,但是由于客观形势飞跃发展,土质、肥力水平有了提高,以及采用了先进的耕作技术等等原因,原有品种的性能已不能适应产量指标的要求,就只能把它排入淘汰之列。就拿“南特号”为例,从产量上看,它也是年年提高的,去年亩产六百斤,一般不算太低。但是因为出现了一种发展了“南特号”的优点、并远远超过它的“陆财号”,对比之下,“南特号”成为劣种,今年就要把它全部淘汰。
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已开始有计划地培育新品种、淘汰旧品种。每年都要培育几种、淘汰几种。
由于我初步认识和掌握了种子转化的规律,因此,我也就摸索出一套选育良种的办法——选种、和外地交流良种、培育本地新品种、淘汰老品种、在同一土地上轮番换种等几种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实行这个方法,就能精益求精,优中选优,把品种的性能提高到更高的水平上去。
从我亲身的经验里,我深刻地体会到:实践是科学之母。关于种子发展变化的规律的知识,我们不是从什么书本上得来的,是从我们经年累月的劳动中,经过不断的观察、研究和实践而得来的。如果没有生产的实践,如果不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我们是不会掌握种子的特性和它的发展变化的规律的。同时,从我们的实践中,我们也认识到:科学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只要我们打破迷信,敢想、敢干,努力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农民也是能够掌握科学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