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不怕天寒地冻 食堂温暖如家 陕西农村食堂普遍筹建饭厅,大量储备过冬蔬菜 按照群众习惯制定饭单,保证冬季伙食比夏季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1-11
第3版()
专栏:

不怕天寒地冻 食堂温暖如家
陕西农村食堂普遍筹建饭厅,大量储备过冬蔬菜
按照群众习惯制定饭单,保证冬季伙食比夏季好
本报西安10日电 记者朱波报道:严冬即将到来,陕西省十万五千多个农村食堂,展开了过冬的各项准备工作。关中平原、陕南山区和陕北高塬的人民公社,正日夜糊裱房屋,修建草房,贮藏蔬菜,收集烧柴,以便保证社员们在严寒的冬天,也都能吃饱吃暖。
由于陕西省农村食堂发展迅速,多数食堂的设备都很单简,没有饭厅。夏、秋两季天气温暖,群众都在露天里吃饭。现在天气寒冷了,群众迫切要求解决饭厅问题。各地县委都非常重视这个问题,由书记或常委亲自带领工作组,深入各人民公社,根据当地不同特点,找出解决临时饭厅的办法。关中平原房屋多,一般的都采取调整房屋的办法,解决饭厅问题;也有少数的人民公社为食堂修建了简单的房屋,或借用小学教室作为临时饭厅(不影响学生学习)。咸阳县委副书记苏耀先率领工作组,深入到五星人民公社,协同公社干部具体研究了食堂过冬的问题。大家一致同意调整房屋,解决了全部食堂(共二百多个食堂)的饭厅问题。这些房子都经过整修和扩建,把单间打通,把小房间扩建成大房间,并建立了新的炉灶。例如第四大队第四连的食堂,共有三百一十多个人吃饭,共十七间房子,除了三间作灶房外,其余十四间修成了相连的三个饭厅,共摆有四十多张方桌和凳子(都是借用社员的),每桌按八个人计算,完全可以容纳下该队三百多人吃饭。每个饭厅里还修了土炉,供社员吃饭时取暖,并且还可以供给社员开水。临潼、大荔、华县等地也都调剂社员的房屋解决了饭厅问题。临潼县的农村食堂还新建了简易饭厅,据该县四个人民公社统计,已建和正在建的简易饭厅共有二千一百多间。在陕南的秦岭,巴山山区和陕北高塬,由于房屋缺少,多数农村食堂都修建简易草房或草棚,作为临时饭厅。这些山区遍地都是野草、竹子和木柴,群众过去也有修建简单草房和草棚的经验,因此,采用这个办法非常方便。
各地在开展食堂过冬的准备工作中,都注意了老人、孩子和病人的冬季生活问题。各地采取的方法很多,临潼县的农村食堂一般都建立了小灶,供应标准高一些,饭菜样数多,每个食堂还建立了连锅炕,供老人、孩子吃饭时取暖。一个连锅炕可容二、三十人。咸阳县各公社除了食堂建立小灶外,还建立儿童饭厅。五星公社河南街幼儿院,为该院一百五十多个儿童建立了一个食堂和饭厅,饭厅是三大间旧房改建的,共有二十四张五尺长一尺高小饭桌,两边摆着小条凳(都是利用废木材做的)。这个办法得到群众的热烈拥护。这样不仅使孩子吃到热饭,而且饭菜的标准比大人的高,吃的顿数也多(每天四顿饭),尤其是妈妈们更为满意。
各地食堂管理人员都提出要把冬季里的伙食办的比夏季、秋季还好,为做到这一点,各地食堂都准备了大量的蔬菜,以备在冬季用。除了偏远的山区农村食堂外,一般都做到一人一天一斤蔬菜。例如醴泉、武功、长安、咸阳等县食堂都准备好足够的蔬菜,并都挖了存放蔬菜的地窖,或把蔬菜交给社员保管。醴泉烽火人民公社的各个大队,共有九个食堂,有二千多个人吃饭,共准备了二十多万斤各种蔬菜。各地农村食堂都还提出根据当地群众在冬季吃饭的习惯拟定冬季的饭单和菜单。例如关中地区的群众,冬季习惯吃稀粥(小米、玉米做的)、热汤面和连锅面(面条加玉米),食堂就根据这种情况订出了饭单;又如关中群众喜欢吃酸菜(用白菜、萝卜缨泡制的)和辣子,各食堂都购买了大批的辣椒,并准备了几个到十几个大缸,泡制酸菜。有的公社还开办了酿制厂,造醋、酱油、腌咸菜、做豆腐、豆芽等,专门供应各食堂用。
各地还注意解决社员家庭的冬季取暖问题。关中平原上群众都有烧炕的习惯,主要用棉花秆、玉米秆作烧柴,一般的一个炕一冬天需要一千多斤烧柴。今年柴草比往年多收一倍以上,完全可以解决社员家庭用柴问题。现在,各公社都开始给社员分配烧柴,一般的每户分到二至三千斤。在秦岭山区,各公社都划分了柴山,一般都是十户分到一亩柴山,社员们正挤出时间打柴,准备冬季取暖用。
陕西省各地农村食堂过冬的准备工作进展的比较迅速和顺利,这主要是各级党委重视了这一工作。其次是各地都注意了发动群众,对食堂过冬问题进行辩论,解决了食堂过冬问题的思想障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