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全民办学 满园花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展览会”参观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1-12
第6版()
专栏:

全民办学 满园花开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展览会”参观记
本报记者 徐文
以共产主义的风格办学
在一块显示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牌子上,在1958年的箭头前面的数字比历年发展数要大好几倍。今年教育事业的惊人发展,完全是党在教育事业中的群众路线的胜利。在今年发展的教育事业中,单是工厂、农业社——人民公社办的学校,就超过前九年发展的总数。党用“两条腿走路”兴办教育事业,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从许多展品中看出,在党领导下的群众办学运动,一开始就是以共产主义的风格出现的。广大群众不迷信什么“条件”,说办,办的学校就像满天星。前后不到半年,全国到处都是学校,到处都是朗朗读书声。从二十七个地方馆的介绍看,无论是高山,是平原,甚至遭受美蒋战争威胁的沿海地区,今年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都很惊人。许多地区不仅普及了幼儿、小学和中学教育,还办了许多大学。在江西馆,有一块江西省的平面图,代表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红星真是星罗棋布。这些大学都实行半工半读,培养思想劳动两头红的共产主义新人。河南登封县文村乡在今年6月间就普及了大学教育,全乡除办了各种学制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院、钢铁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共产主义大学和工、农、水、林、医等十二个大学外,还办了许多全民性的业余红专大学。各个地区的展品证明:工矿、农业社能办大学,街道里弄、牧区、船民也都能办大学。在全国远景规划中介绍,在中国这个辽阔的土地上,十五年后要普及高等教育,但在许多省的许多地区,又把这个时间大大地缩短了。看了这些展品,令人心花怒放,办大学和受大学教育,在我们今天的国家里,再也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了。高等教育为少数人独占的情况,将一去不复返了。黑龙江省肇源人民公社的社员高兴地唱道:“拍手哈哈笑,摘掉文盲帽;队队办红专,人人进学校。小学不出村,幼儿都受教;中学满天星,大学普及了。公社办教育,完整一大套。”
全民办 全民教 全民学
今春以来,在党领导下大搞群众运动兴办的教育事业,形成一个声势浩大的“全民办、全民教、全民学”的革命运动。各地办的学校,有托儿所、小学和各种各样的中学、大学,有的地区还办了各种年别的一贯制学校,即从小学或者幼儿一直读到大学。这些学校的大量兴办,使我国的青少年迅速地进入学校。在一边学习一边劳动的学校毕业的学生,既是一个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人,也是一位有生产本领的劳动者。同时,职工业余学校和红专学校的大量兴办,几乎使所有的成人都有了学习的场所。
在全国农村基本实现人民公社化以后,有些人民公社和一些大厂,都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河北省徐水县人民公社的一套展品,介绍他们全社幼儿免费全托,小学免费入学住宿,中等以上的学校半工半读,并实行“四化”、“四供给”。四化是: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思想共产主义化。四供给是:衣、食、住和学习费用全供给。这个县今年除普及了中、小学教育外,扫除文盲的学员全部进了业余红专学校学习。今年,全社每人平均有粮食三千多斤,工业生产也迅速发展,在这基础上,他们计划在今后两年内,把业余红专学校全部转为半工半读,并在1963年普及大学教育。
在综合馆的工厂办学部分,介绍全国许多工厂企业都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山西省太原钢铁公司分半工半读、业余教育和普通教育三根线,通向高等教育。他们计划五年内全公司人人是工人,人人是大学生。现在太原钢铁公司已从去年的四所学校,发展到五十四所。这些展品告诉人们,我们的工厂、人民公社在生产钢铁、机器、粮食等物质产品的同时,还在培养着有文化又有劳动本领的新人。
各地群众办学,都是本着因陋就简的精神和群策群力办起来的。在展览馆,有很多照片拍着男女老少成群结队地搬桌子、掮板凳、牵耕牛、抱小猪等场面,“这是些什么队伍”?看了图旁的说明,才知道他们是“送礼队”,他们在给民办学校送各种用物。许多民办学校都是白手起家,这些学校的课堂非常广阔。有的地方把车间当课堂,机床做课桌;或在田头上课,以农作物作教材;或以草原为课堂,牧场作教室。还有许多学校以生产现场、祠堂庙宇做校舍。江西省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学生们在荒山上,砍树做屋架,拾竹子当瓦片,盖成新型的校舍。他们物色教师,不迷信什么“资格”,多数学校以能者为师。担任民办学校教师的,有各级党委书记,有各行各业的土专家和老工人、老农民,以及一些专业技术干部,还有许多下放干部和文化教员等。
培养“思想劳动两头红”的新人
向共产主义迈进的劳动人民办的学校,是密切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这些学校的学生,一边学理论,一边进行实践。这些学校,多数在建校的同时就办起工厂,农场或者牧场。在这里学习的人是学生,也是劳动者。安徽省肥东县山王乡办的矿山中学,学习和开矿、炼铁、种田、造林、牧畜等生产完全结合起来,八十天就开采矿石八千多吨,炼焦六十五吨。群众赞扬这所学校说:山王乡里红花开,矿山中学办起来,矿中培养多面手,又工又农好人才。
在展览会上,人们可以看到,许多学校由于坚决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面貌焕然一新。湖南衡阳市南华电机厂过去开办以讲课为主的技术学校,一般学员学了两年还不能操作,今年办的半工半读的技工学校,才学半年,就有70%的学员达到二级技工水平。
民办学校的教材,也是别具风格的。广大劳动群众编教材,不是踏着别人的脚印去死啃教条,而是根据客观情况,需要什么教什么。一般农业中学的农业技术课,都根据当地的生产任务,按季节顺序讲课,使学生学了马上能用。群众满意地说:“季节未到,农业知识先教。”创办初期,多数学校的教材都是政治、技术、文化三结合,现在许多地方根据人民公社大办工厂的情况,又增加了许多课程。教材一般是党委、土洋专家和教员共同合计编写。一些专业学科,多半是生产什么教什么。河南商丘市的市民学校,是学校和工厂一起办的,为了使市民很快能够进行技术操作,他们把技术操作和语文教学结合起来。这样的课本,坐在学院里是编不出来的,它是生产劳动者劳动的结晶。在展览馆,陈列着许多这样的展品,单上海市工人自编的教材,就有一千多套。这些教材,许多都是油印的,甚至还有手抄本,但其中的内容是朴素而生动的,能够直接用于生产实际。
文化教育事业的飞跃发展,大大促进了工农生产和推动技术革新。在综合馆,有许多红专学校的学员,在农业技术革新中培植的作物,高接屋顶。这里,有一丈五尺高,亩产二千八百斤的大豆,有一丈五尺高,每棵一百二十个叶子的烟树,巨大的多穗高粱,在陈列室里抬不起头来,它们只好歪着脖颈在房顶上俯瞰观众。这里,还有亩产一千斤的皮棉,亩产二万七千斤的谷子……。工人学了文化,对推动技术革新和促进生产的事例,数不胜数,陈列室里展出的每件机器模型和实物,都包含了工人苦学苦钻的感人事迹。黑龙江省的展品中,有一架土机床在人们面前展开了这样一段生动的故事:齐齐哈尔市和平机器制造厂钳工刘长荣,原用手工操作做柴油机的进油桶,他的两只手经常被钳具咬破,一天只能做两只,远远赶不上生产的需要。以后,他就参加业余学习,扫除文盲以后,他苦战了二十天,终于用废料制成他所理想的土造机床。这台机床,一秒钟就能做一个进油桶,一天生产等于他过去手工操作四十年的工作量。牡丹江市橡胶一厂工人王海德,学了文化以后,连续改进了六十种机器,实现了全车间自动化。
走进劳动人民知识化的陈列室,立刻给人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这里展出了工农群众创作的诗歌,看了这些展品,大有“李白成过去,诗豪数今天”之势。这里,还介绍了脱盲不久的文学家、诗人、科学家、哲学家、革新者和发明家,他们现在的人数虽然还不太多,但是,更多的类似他们的人正在飞速地成长着,不要很久,他们就会是各“家”行列里的主要成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