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调整劳力 组织突击 各地秋收进度显著加快 农业部指出:时间紧迫,要进一步组织力量,抢收抢打抢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1-13
第3版()
专栏:

调整劳力 组织突击
各地秋收进度显著加快
农业部指出:时间紧迫,要进一步组织力量,抢收抢打抢藏
本报讯 秋收进入了紧张的最后阶段。有些省区为此正增调劳动力,组织突击抢收,秋收的进度一般已经加快。
现在,南方各地普遍展开了突击抢收晚稻的群众运动。广东、福建等省,晚稻收获工作已经进入大忙时期,贵州、四川、江西、湖南等省已经基本收完或接近基本收完,湖北省一季晚稻也已收完,正在抢收双季晚稻,云南、江苏的晚稻已经收了80%左右。同时这些地区还抢收了晚秋杂粮、油料和薯类作物。除福建、广东等省外,其他各省的薯类作物一般收了将近一半,四川在一半以上,江苏已收70%左右,较慢的地区才收了20%。北方各省当前的严重问题是抢收棉花、花生和甘薯。山东、河南棉花、甘薯和花生已收了80%左右。但是,无论河南、河北、山东等省,现在都还有大批棉花待摘,离拔除棉秆、地净场光还远,还须作极大的努力。至于东北、西北各地正在突击拉运庄稼和打场。
为了挽回由于收获工作比较粗糙所造成的损失,部分收割工作已经结束或基本结束的地区,发动了二次秋收运动。山西、辽宁、浙江、江苏、湖南、湖北等省都有些地方组织了大批妇女、儿童和老人下地拣庄稼和重刨甘薯地,并且发动社员进行第二次脱粒。湖南省醴陵县组织了十万人进行第二次秋收,在三天的突击中,即多收稻谷一百二十万斤。江苏省赣榆县在二次秋收中拾回了一千二百万斤山芋;湖北省襄阳专区除多收了大量稻谷和甘薯外,还收回了二十三万斤芝麻。
最近以来,秋收进度加快,并能组织大批人力展开二次秋收运动,是各地领导机关对各项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重新统一调配劳力的结果。为了打好今年农业生产大跃进最后这一仗,力争全部丰产丰收,很多地区的领导机关都在保证完成钢铁生产任务的前提下,由钢铁战线上抽出一部分劳力投入了秋收;对三秋工作占用的劳力,也根据轻重缓急进行了重新调配。如广东省为了及时抢收晚稻,计划投入深翻的四百万人,即暂时减为二百万人,集中力量突击抢收;黄河流域各地,在冬小麦播种工作基本结束后,除固定一批人力组成专业队进行麦田管理外,即集中大批力量抢收棉花、甘薯等作物。由于各地对劳力进行了统一安排,投入秋收的人力加强了。农业部指出:目前秋收已非常紧迫,一切地区都必须立即加强领导,组织突击抢收运动,争取迅速地净场光。很多地区收割和脱粒工作仍然比较粗糙,急需进行二次秋收;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很多地方都有一部分已经割倒的粮食作物还没有运进场来,有些地区还有40%甚至60%左右的作物没有脱粒,大批吐絮的棉花没有及时采摘,甘薯还有一部分未收,已经收了的甘薯由于没有作到全部及时入窖和切片晒干,腐烂现象已经发生。这些问题急应引起重视。特别是北方各地已经天寒地冻,应该组织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进一步加紧抢收、抢打、抢藏和细收、细打、细藏工作,力争避免或减少损失,作到丰产丰收。
湖北日报消息 中共湖北省委会、湖北省人民委员会于11月3日发出关于加强多种经济作物收获的紧急通知,全文如下:
今年我省多种经济的生产,和农业生产一样,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许多产品都是成倍、成几倍地增加。目前正是收获季节,各地应当和组织农业上的秋收一样,大力组织抢收,及时地收好、加工好、保管好,真正地做到丰产丰收。多种经济在农副业总产值上占有相当的比重,在山区和水产区所占比重则更大,必须和农业生产一视同仁,加强领导。但是有些地区由于重视不够,领导无力,劳动力安排得不很好,某些已经成熟了的产品,未能及时收获,这是一个严重问题,应当立即解决。
为此,各级党委、人委,尤其是山区、水产区等多种经济的重点县、乡,应由书记挂帅,专人负责,组织各种专业队,抢住季节,及时收获,订出计划,限期完成,保证不丢、不烂;收好,加工好,保管好。对于林木采种、捕捞鱼苗,亦须抓紧领导,勿失时机。
在组织收获当中,要广泛发动群众,召开现场会或实物展览会,对比算账,开展大辩论,做好思想发动工作;组织大突击,大协作,大竞赛,树立生产能手的红旗。同时,还要大搞工具改革,以节省劳力,提高工效,确保多种经济的丰产丰收。(附图片)
陕西渭南县红旗人民公社七十岁的老农民在剥棉花。他笑着说:从来没见过今年这样好的棉花呢! 新华社记者 姜国宪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