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没翅鸟高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1-13
第3版()
专栏:

没翅鸟高飞
本报记者 金凤
一、87对74
场上的两堆玉米堆得像小山似的,黄灿灿地在阳光下闪耀着。今天是河南鲁山人民公社张良分社的妇女卫星田和红领巾卫星田的玉米过秤。来看的人愈来愈多。众人瞅着这两大堆玉米,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往年打一亩玉米,背起一箩就走,今年怕要挑好几箩!”
“挑几箩,莫非你一挑能挑几百斤,倒不怕压得慌?这两堆玉米怕不有几十箩!”
“说来真希罕,一亩地收它几十箩,还都是妇女和小孩们干的!”
“妇女就怎样,比你们男子差呀?”人丛中一声清脆的声音,是妇女队长李桂英领着一帮妇女来了。
东边又响起更清脆的声音:
“也别小看咱们小孩,今儿咱们的玉米还要赛过桂英的哩。”十三岁的小孩队长王保奇和他的“战友”——十三岁的常庚和李富,十二岁的张生才、李章伙和王福待,还有他们的指导——十七岁的团员常金六早就在场了。红领巾飘扬在孩子们的胸前,显得特别神气。
支部书记何会江陪着中共许昌地委秋季卫星验收组组长王江戍到场验收来了。分社会计周汉山拿着秤、算盘和账本,笑嘻嘻跟在后面。
先过秤的是妇女卫星田的玉米,只见装箩的装箩,打秤的打秤。众人都屏住声息,看着过秤。孩子们却悄悄数着箩数:“七十一”,“七十二”,“七十三”,“七十四”,整整七十四箩!会计周汉山飞快拨弄着算盘,只听得算珠一片嘀嘀哒哒的响声。
“总共是八千六百零三斤六两,亩产是八千一百三十六斤六两!”周汉山高声报出了数字,场上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孩子们真诚地向他们的妈妈、婶婶、大娘、阿姨道贺。妇女们笑着说:“这回看你们的啦!”
孩子们的红领巾卫星田的玉米开始过秤,场上的空气紧张起来。现在,妇女们和孩子们一起数着箩数。看看过了五十箩,场上玉米还有一半。李桂英的额上微微沁出汗珠,她不停地用手绢擦汗。一直数到八十七箩,场上玉米才空。又听得一片算珠嘀哒的响声,“总产一万零二百八十三斤,亩产一万零五十一斤十二两,过了万斤大关啦!”
数字刚一宣布,会场爆发出更热烈的掌声。孩子们喜欢得蹦了起来,有的在地上打滚。常庚抓住妇女队里他娘张桂兰的手跳着说:“这下可比出来了,没出壳的小鸡蛋把母鸡比赢了呀!”早些时候他娘曾说他:“没有鸡蛋壳大,想和大人比赛哩!”张生才的爹张福礼一直说小孩们搞试验田是胡闹,说他们是:“没扎老毛翅的小鸟可想飞哩!”这天他在场里看着过秤,有些沉不住气了,半天往他种的试验田里跑了三趟。他叹口气说:“看来我的是不中了!玉米穗长得也怪大,就是棵数太少!”这个种了三十年庄稼的老手,在这帮没翅鸟的面前甘拜下风了。这些没翅鸟是怎样高飞起来的呢?
二、分歧在哪里?
今年4月,那时还是富丽高级社社长、全国劳模文香兰从省里开会回来,在全社大会上号召社干部、生产队长、妇女、青年、民兵都搞试验田,就是没有提到小孩。在台下坐着的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王保奇和他的同学常庚、王福待就坐不住了,他们溜出场外商议:“就不兴来个小孩试验田!?”他们又找了四年级的张生才、李章伙、王永正和李富,团员常金六自愿做他们的指导。八个人商量好了,就去找社长文香兰要求拨给他们一块地。文香兰很支持孩子们的先进行动,她自己开始当劳模也不过是十六岁的小姑娘。在党的教育下,如今的孩子看来更强似她这一辈。
近村边的一块麦茬地拨给他们,孩子们就忙碌起来了。早晨天不亮他们就起来拣粪,晚上放学以后还接着干。借了队里的小车,他们往地里运粪。一百二、三十斤重的小车,十二、三岁的孩子拉起来是够吃力的,他们拉了一百七、八十车,白天黑夜一气干了三天。这时王永正就动摇了。他原先以为参加着好玩,想不到要认真地干,而干起来又是义务劳动,社里一时并没有给他们评工分。于是他不来劳动了。剩下的几个孩子和王永正不一样,他们认定种试验田是为了学习生产知识,学会劳动本领,多生产粮食支援前线,因此劳动热情很高。大伙就没想到过要伸手向社里争工分,要报酬。现在听了王永正这一脑袋给自家打算的言语,都感到侮辱了红领巾的荣誉。保奇气愤愤地说:“原来他有这样认识,他这是自己看不起自己!”大伙商议:他既不愿来,走了也好。剩下的团结一心,搞好生产,都说:“工分不工分的不用提,只要能上丰产地,干啥活都中!”
三、彻底革命派
在这群孩子洁白的心灵上,没有丝毫保守的阴影,他们有着十足的敢想敢干风格。在他们的地头,挂着一块挑战牌,牌上写的是:“赶队长,超桂英,小孩们,干的凶,争取亩产一万斤,社长带俺上北京!”他们公然和社里最棒的“穆桂英队”挑战。他们的法宝是不打折扣地执行农业生产的“宪法”。他们在牛班帮助下犁了一遍地,就开始深翻地。七个人翻这一亩地,整整翻了三天。翻了以后平整土地,用他们上算术课用的米达尺比量着打畦,一垅宽一尺八,一垅宽一尺六,全部园田化,一点不含糊。然后用手点种,挖了三千二百零七窝,株距一尺,行距一尺,也是用尺量了的。那挖出的窝整整齐齐,棋盘格似的。每窝里放三粒种籽,准备劈一留二,长出六千四百一十四株。在窝肥里拌上666粉,预防虫灾。
密植以后要求粪足水大。孩子们天不亮就往三四里外的澎河水库工地上拣粪。孩子们惦记着往他们的红领巾试验田上粪,简直入了迷。十二岁的张生才一说就是:“咳,我黑夜作梦也是拣粪,粪掉了,我慌忙用手去抓,不料就醒了,却原来是作梦!”也是十二岁的小章伙,天快黑时去担水,他一手拿着馍吃。瞅见井边饮水的驴下了粪,他慌忙把馍往口袋里一塞,就用手去抓粪,捧起来就往他们的地里飞跑。只要地里多上一些粪,那怕手上沾了粪泥,回家吃饭可香着哩。他们先后上了八次肥料,水浇了五遍,又轻手细脚的锄了几遍草。他们白天上一天课,只有一早起来拣粪,晚上又推着水车去浇水,两个眼睛直要阖拢来,他们多么想舒舒服服的睡一觉啊!水车只觉得愈来愈沉。保奇见大伙实在瞌睡得了不得,他看到天上明月正圆,就笑着喊:“太阳出来啦,醒醒吧”,一面就唱起“东方红,太阳升”来,孩子们也跟着唱起来。唱完他又和大伙说:“毛主席在北京这回正工作着哩。他老人家也经常下乡,如果他到了这儿,看到咱们都在打瞌睡,多不好啊!”这一说,孩子们的眼睛一个个睁得挺圆,仿佛毛主席真个在注视着他们。水车的轮子转得飞快,他们还唱着自编的新山歌:“天上星星亮晶晶,人造星星更光明,人人都讲星星高,咱们的玉米秆上挂星星!”
他们的玉米秆果然长得又高又大。孩子们防止它倒伏,给搭了架子。又爬到凳子上给玉米进行人工授粉,撒666粉除掉了挖心虫。日日夜夜他们辛勤劳动在他们的玉米试验田里,用孩子们稚嫩的双手和必胜的信心培养着玉米。社长文香兰阿姨和下放干部孙用柱叔叔常常指导他们,来参观的县里、地委和省里的叔叔伯伯们都鼓励着他们,从北京来的一位胡伯伯和廖伯伯还摸着他们的头,称赞他们年纪小,志气高哩。妇女卫星田的妈妈、婶婶们又一个劲和他们比赛,他们也相互学习和支援。
四、丰收
小孩子种的玉米试验田不仅不错,还是空前的丰收。你看这一片玉米长得密密层层,一棵棵高一丈二、三。只有三尺来高的孩子们站在地里,宛如站在玉米的森林里。微风吹过,飒飒作响。玉米的阴影,投在孩子们的头上、脸上,绘出奇妙的花纹。收割的时候,正赶上县里放钢铁卫星,十三岁的保奇和常庚淘铁砂去了,李富被社里派去放猪,只剩下三个十二岁的小家伙生才、福待和章伙砍玉米。来了几个妇女帮忙。玉米秆粗根深,孩子们一个人砍不动,就一人抱秆一人砍。就这样三个孩子还有三四个妇女整整砍了一天半,才算把这一亩玉米砍完。剥玉米的时候,正在放猪的李富忍不住跑来帮着剥。孩子们多么喜爱自己种下的劳动果实!但是猪在叫了,李富只好恋恋不舍的走掉。剥自己亲手种出的玉米当然是最愉快的事,但是社里分配的看猪的职责更重要。在这半年的集体劳动中,孩子们都学会约束自己,服从集体的利益。
现在红旗已经高高飘扬在他们那块试验田里了。孩子们没有辜负红领巾的荣誉。他们又在那块地里种下小麦,准备明年更大的丰收。他们翻地六尺,上底肥三十五万斤,下麦种一百斤,争取收小麦二万五千斤。孩子们的理想是:永远放高产卫星,让它飞到天空和云彩一起飞翔,围绕着地球旋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