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科伦坡计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1-13
第5版()
专栏:资料

“科伦坡计划”
“科伦坡计划”是在1950年成立的。1950年1月,英国在锡兰首都科伦坡召开英联邦外长会议,号召有关各国合作对南亚和东南亚国家进行所谓经济开发。在澳大利亚建议下,会议决定制定一项在政府信用贷款和国际组织的援助下的开发计划和技术合作计划,并由与会各国组成谘询委员会。1950年9月该会发表由各国政府拟订的具体开发计划,即科伦坡计划。1951年7月开始实行这项计划。此后又按计划规定成立了科伦坡计划组织。
最先参加这个组织的是英联邦国家,即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巴基斯坦、锡兰、马来亚和英国殖民地北婆罗洲。1950年5月谘询委员会决定邀请南亚和东南亚的非英联邦国家参加。其后陆续参加的有南越、老挝、柬埔寨、缅甸、尼泊尔、印度尼西亚、日本、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沙捞越,和美国。
这个科伦坡计划原定为期六年,但1955年10月谘询委员会在新加坡举行例会,决定将原定在1957年6月30日到期的有效期限,延长到1961年6月30日。
科伦坡计划并非一个统一的计划,而是受援国的开发计划的总和:它没有共同的资金,也没有统一的机构来分配资金,完全由各国自己根据双边协定所给予的援助来进行。科伦坡计划主要包含两个内容。(一)开发计划,由各国根据其资源与需要而订立的六年计划综合而成。(二)技术合作计划,目的在替开发计划提供技术人员及训练人员的条件,基金由援助国与受援国共同负担。
英国创立“科伦坡计划”所打的招牌是所谓抵御共产主义以及提高东南亚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几年来事实证明,它只是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加强对这些国家剥削的一种组织。实际上东南亚各国得到的援助是少得可怜,正像印度“国民先驱报”所说的:这些援助丝毫也不能和许多年以来殖民地剥削者从东南亚各国人民身上掠夺去的东西相比较。而这些少得可怜的援助将近70%是用于发展交通运输和农业,仅仅10%用于一些工矿业。这实际上是为了使这些国家保持一个向帝国主义国家输出原料和输入工业品的广阔市场,便于帝国主义继续进行剥削。
英国组织“科伦坡计划”,实际上是要保持和巩固战前英国对东南亚各国的殖民统治的地位。它的原先的打算是:执行“科伦坡计划”的领导机构全由英帝国各国的代表组成,“计划”的费用也由英帝国来支付。但是,给军备竞赛弄得精疲力竭的英国,负担不起这笔巨大的开支,不得不在1951年请求美国来参加“科伦坡计划”,企图靠美国的支援来达到它的目的。
但是美国却利用它参加“科伦坡计划”竭力排挤英国,扩张它在东南亚各国的势力。美国和英国的明争暗斗相当激烈。1955年5月谘询委员会在印度西姆拉举行会议时,美国曾力图想把原来的双边关系改成像欧洲支付同盟那样由一个中央机构控制的资金分配委员会,以便由它一把抓。但是由于英国和其他国家的激烈反对,美国的企图遭到了失败。
日本在“科伦坡计划”中也有着不小的野心。日本代表曾经公开表示:“有着八十年之久的工业强力的日本,乃是唯一能够了解该地区东南亚国家的经济需要的国家”。日本依靠了美国的支持,并利用美英的矛盾从中渔利。这就更使“科伦坡计划”内部充满了重重的矛盾。
由于美国在从1950年到1957年各援助国拿出来的四十五亿美元中占了三十九亿美元,这实际上使它在这个组织中占有优势的地位。美国目前正在加紧利用“科伦坡计划”作为它的东南亚侵略集团的一个相辅而行的经济组织。这几天美国政府对于正在美国召开的这个组织的部长级会议表示极大注意,艾森豪威尔亲自出席会议,提出了一项“国际经济援助的五点计划”,这一切表明美国统治者正怀着不良的企图。 (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