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农产品进城 工业品下乡 河南商业大竞赛就社收购就社加工就社调运就社保管 天津市挖掘货源满足旺季市场需要冬令商品优先下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1-14
第2版()
专栏:

农产品进城 工业品下乡
河南商业大竞赛就社收购就社加工就社调运就社保管 天津市挖掘货源满足旺季市场需要冬令商品优先下乡
本报讯 河南省已掀起了全面农业品采购高潮。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河南省委在10月25日和29日召开了两次地、市委参加的电话会议,具体部署了对农产品收购调运工作。各级党委直接领导这一工作,进行有重点地统筹安排。各地区人民公社广大社员群众百倍努力,苦战苦干,获得了辉煌战果。
到10月底为止,河南省粮食征购已超过六十三亿斤;棉花统购超过六百二十万担;芝麻超过一亿一千万斤;烤烟超过三亿一千万斤;麻类超过三千六百万斤;生猪收购二百一十八万头。调运工作也在加强,正向省外调出大批的小麦、油脂、棉花、生猪等。财政工作和银行收贷和储蓄工作,也都有较大的进展。
河南省采购农产品运动进展得快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政治挂了帅,在“以钢为纲带动全面”的原则下,开展大辩论,武装干部的思想。使大家认清了新形势,提高思想,鼓足干劲。
河南省在农产品采购中贯彻了大搞群众运动的方针。办法就是开展红旗竞赛。由党委统筹安排,把接收点和转运点摆布好;另一方面发动群众,组织千军万马的突击队伍。如西平、上蔡、信阳、商城、正阳、汝南、睢县等县,都是苦战一两昼夜,完成并超额完成粮、棉、油、烟、麻、猪、废钢铁、杂铜的收购和财政收入以及储蓄、收贷等十数项的全年计划。由于有的地区卫星上天,一马当先,随之万马奔腾,鼓起各地广大干群的革命干劲,于是更加推进了新的竞赛高潮。
河南省今年农产品采购、加工、调运工作中的另一个特点,是采用了“四就”的方法。这就是,把财贸机构坚决下放到公社,实行就社收购、就社加工、就社调运、就社保管。这是许多地区迅速完成任务的重要原因。所以人们说,“四就”方法是“小、土、群”方针在农产品采购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本报天津13日电 天津市商业部门广大职工千方百计挖掘货源,开展大购大销运动,增加对农村旺季市场工业品的供应量。今年下半年计划供应各地的工业品总值比去年同期增加62%。
随着农业生产的飞跃发展和农村人民公社化的高潮,农村对商品的需要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过去被认为是滞销的牙膏、牙刷、皮腰带等如今都成为畅销货了。
为了适应农村市场的新形势,天津市商业部门从9月份起就开展了以按照政策完成计划、大购大销支持生产、购销方便满足需要等为中心的“五满意”(国家、人民公社、群众、协作部门和财贸职工)运动。
由于各级党委放手发动群众,以“五满意”为中心的大购大销运动,很快就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各采购供应站掀起了人人出主意、个个献良策、人人作进货员的竞赛热潮,采用节约代用、挖掘生产潜力、社会物资等方法,千方百计地寻找货源扩大购销。医药采购供应站职工利用休息时间,把压在仓库里的价值二百多万元的三百多种残缺商品清理出来,加以修配变成了好的商品。百货采购供应站职工深入数十个工厂、生产合作社,挖生产潜力和库存物资,共组织了一千三百多万元的货源,相当于第四季度进货计划的20%。
在当前运输力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天津市商业部门除把各地急需的生产资料和冬令商品优先调运外,专门组织了有二千多人参加的突击运输大队。他们还加强和交通运输部门的配合,采用轻重商品搭配装载,提高商品装载量,并及时了解东北回空火车,突击装运待运物资,他们抓住这个时机,仅一天,就装出一百四十多个车皮的货物。(附图片)
北京市昌平区红旗人民公社社员帮助国营皮棉收购站收购新棉,这个站新收购的棉花已经堆积如山。
新华社记者 杜海振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