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组织专业队陪伴小麦过冬天 山东开展补苗浇水追肥田间管理运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1-15
第3版()
专栏:

组织专业队陪伴小麦过冬天
山东开展补苗浇水追肥田间管理运动
本报讯 山东省千百万农业大军,在胜利完成秋种任务后,分出一支劲旅,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一个轰轰烈烈的以查苗补苗、浇水追肥为中心的麦田管理运动。
现在这个省的七千万亩小麦,正在扩杈倒股、发根盘墩,一片片绿油油的连在一起。广大农民为了要实现小麦千斤省、万斤县,树立了持久战的思想,要陪伴小麦过冬,要看着苗子生长,一直到收割为止。现在全省各地的麦田管理大军,或者组织黑白班轮番作战,或者建立专业队,实行流水作业。管积肥的,到处搜集土杂肥,造坑肥;工人们日夜赶制土化肥;饲养人员,赶积圈肥,一边积一边运。水利大军也开始按照小麦的需要,大搞水源水具。
山东省麦田管理运动所以能如此迅速全面开展,主要是掌握了劳逸结合,苦战一段休整一下的领导艺术,战士们精力充沛,指挥员思想明确,战斗力愈战愈强。这个省在完成秋种任务后,许多县召开了万人积极分子大会,总结生产,交流经验,布署下段工作。积极分子大会后,拿出几个晚上,在群众中辩论,实际上是一次全民性的大练兵大休整。通过这一有力措施,干部群众既得到休息,又武装了思想。少数人所谓“麦子种的好、长的旺,不管也丰收”;“只能小面积高产不能大面积丰产”以及认为苦干一年冬季该歇歇等右倾保守论调,在这次休整中间,广大群众给予了系统的批判。
这个省在具体领导麦田管理时,还推行了几个基本的管理制度:一是根据少种、高产、多收的精神,建立基本田制度。如聊城专区共种小麦一千四百万亩,准备种好一千万到一千一百万亩,平均每亩收二千到三千斤,其他的麦苗移到大面积丰产田里,集中加工施肥。这些基本田,都采取层层包干的办法一直包到组或人。二是人民公社普遍建立与训练专业队。现在很多县和人民公社建立了麦田管理指挥部或委员会,营、队建立了技术指导小组,并选拔了一批技术能手参加管理。高唐、莘县等县还专门训练了数千名小麦技术管理员,这些人都分亩分块,实行产量、措施、技术规程、管理人四到田。三是推行“管理如绣花”的最高标准的管理方法。很多地方组织大检查进行麦苗大排队,分别不同地块,制定农业操作工序,人们称之为“小麦管理宪法”。
由于推行了这些基本的管理制度,现在进行小麦管理的各路大军,确实像绣花一样,精心进行幼苗的培育。如追肥时从麦垅一傍耐心的开沟插眼,追上肥再一垅垅的推平、浇水,而后再松土保墒,还把一个个的小土块碾碎。人们在自己的基本田里每天逐垅逐段的看它几遍,发现一寸空白地,也要补上一株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