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下乡五个月 胜读十年书——记太原水利学校勤工俭学活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1-15
第6版()
专栏:

下乡五个月 胜读十年书
——记太原水利学校勤工俭学活动
本报记者 水天生
“勤工俭学真正好,半年收获大极了,现场实地去学习,敢想敢干能创造,收获能有这样大,全靠党的好领导。”这是流传在太原水利学校师生中的赞颂勤工俭学的一首诗。
今年2月到7月底,太原水利学校开展了以流域治理规划为中心的勤工俭学活动,全校师生走遍山西省八十四个县,制定了汾河、滹沱河等三十六条河系的流域治理规划,通过五个月的劳动实践,该校在教学工作和师生政治思想上都起了大的变化。不久前,在全体师生举行的一次庆祝丰收大会上,校长杨兰田在报告中说:勤工俭学的收获,是党的教育方针的伟大胜利,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彻底失败。
一场大辩论
太原水利学校教师,过去普遍存在着轻政治、轻实践的错误观点。讲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只讲大型工程,却不讲农村需要的中小型工程;大量引用国外资料、书本上的原理和公式让学生死记,而不结合实际需要。学生虽然学水库,但却不知道水库究竟是啥样子;水利工程专业的一些学生连极其普通的知识如陡坡、跌水都不知道。由于教学脱离政治,学生缺乏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观点,专业思想很不巩固。
面对着严重的问题,太原水利学校师生在党的领导下掀起了教学革命。全体师生针对着“勤工俭学破坏了教育传统,学校只是传播高深理论的场所,下乡劳动势必降低教学质量”等等各式各样的论调展开辩论。通过辩论,大多数人认识到资产阶级教育只能培养出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剥削阶级的知识分子,只有贯彻教育和劳动结合的方针才能培养出又红又专的知识分子。至此,错误思想受到严正批判,糊涂思想也得到澄清。该校领导制定勤工俭学的规划和措施,并决定全体师生下乡参加实际工作,以流域治理规划为中心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全校八百多个学生和五十多个教师高举教学革命的大旗,在农村水利建设高潮声中跨出教室,在晋南、晋中平原、塞上雁北和太行山区的汾河、漳河等三十六条河系沿岸和丛山峻岭中,开始了教育结合劳动的第一课。
实践—知识的源泉
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是多么丰富啊!走出教室的太原水利学校师生一个个莫不情绪高涨,在大自然中和实际斗争中师生们深入观察、学习,研究山川草木,人文地理,一面动手操作,知识领域扩大了,同时学到了不少有用的知识。到阳高县白澄河作规划的学生作洪水调查时,按照课本上说的做洪水调查,多次调查都不准确。通过劳动实践,师生们才发现调查洪水要全面考虑自然因素,死套公式不结合实际是不行的。到文水县文峪河作规划的学生张春兰在绘一张文峪河流域面积累加图时,虽然是破题儿第一遭,但实践解决了知识的不足。她反复在现场踏查、思考,亲自动手搜集资料,终于绘出了一张合格的图表。她说:劳动实践是增加实际知识,丰富理论知识的钥匙,只有把教学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农田水利工程专业二年级学生樊喜庆,在规划工作中边学边做,大胆编写了一份长达四万字的训练农村水利技术员的教材,这份教材内容实际,通俗易懂,受到农民欢迎。他说:这份教材编写成功是由于理论和实际碰了头的结果。如果坐在教室里,一辈子也编写不出来这份教材。通过劳动实践,绝大多数学生从根本不会做、到会做水利、水土保持、农、林的综合规划;不少学生能担负从选水库、设计库容、施工、编写规划报告等等一系列的工作。过去大多数不会测量和描绘地形图,现在都学会了。
拜劳动人民为师!这是太原水利学校在与劳动人民接触后提出来的一个响亮的口号。他们每到一地便请劳动模范、土专家、老农为他们介绍经验知识,并到现场学习。农田水利等三个专业的四十一个师生在晋南作洓水河流域规划时,企图拿仅有的一些书本知识解决面临着的许多疑难问题,但都解决不了。后来向群众学习,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进行规划时,问题好解决得多了。有一次他们在作综合利用土地时感到困难,但闻喜县干庆乡农业社支部书记和社长给他们讲授了一堂内容丰富的水土保持课后,师生们茅塞顿开,确定洓水河流域以发展农业为主,林牧为副,压缩农田,充分利用土地等等关键性的问题。教师刘承菽说:这次下乡学习了劳动人民创造的石山植树,旱涝两用地下泉,转山渠和综合利用土地技术措施等许多技术经验,是坐在学校里的知识分子连想也想不到的。通过实践,使她明确了知识分子必须向劳动人民学习,教学必须为生产服务。
在实际斗争和劳动锻练中,这个学校的师生思想上起了巨大的变化。师生们下乡后看到男女老少在灯光下兴修水利大搞生产的时候,看到劳动人民艰苦朴素、勤劳勇敢作风的时候,激动得流出了眼泪,深深感到自己“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可耻。原来嫌农民脏的学生不再嫌脏了,说自己没有力气背不动行李的人没有了,并且放下知识分子的架子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水利专业二年级学生王阿民,下乡初期动辄要雇毛驴代步,可是在劳动人民向自然斗争的艰苦精神感召下,不但不再雇毛驴还亲手制成柳木扁担,为体弱的同学担行李,他在扁担上写道:“扁担软又软,担上行李卷,日行千里路,不苦还觉甜。”师生们还为了早日完成任务,夜以继日地苦战,不向困难低头。到灵石县作龙凤河规划的六个学生,攀登上满布棘针的峭壁悬崖的“鬼门关”进行勘测,工作虽然艰巨,但他们一想到这条河流规划好,全部建成后可以浇四十万亩土地,为灵石、介休两县人民造福时,就鼓起勇气,在十一天内完成河流纵横测量和水库地形测量的任务。到交城作文峪河规划的师生每当唱起著名的山西民歌:“交城山,交城水,不浇交城浇文水”时,决定要以现实来改变这首民歌的内容,作了文峪河既浇交城,又浇文水的流域规划后,愉快地和群众在一起唱起了“交城山,交城水,浇了交城浇文水”的新歌曲。在劳动实践中,许多学生对水利事业有了新的认识,对自己的专业热爱起来了。太原水利学校全校师生在五个月中共制订了汾河等三十六条河系的流域治理规划。规划包括中小型水库、小型电站、渠道、谷坊、封山育林、地埂、旱井、蓄水池等。这些工程全部付诸实现后,可以控制水土流失五千多万亩,发展灌溉面积三千五百万亩。这无可争辩的事实,使勤工俭学反对派和怀疑派哑口无言,一向深陷在书本里的教师也觉悟过来了。
劳动生产报告
太原水利学校师生下乡归来后,学校领导采取了与过去迥然不同的考试:让每个学生写一篇“劳动生产报告”。这是教学上又一次大胆的改革。
在过去每当考试到来,学生们惶惶不安,开夜车背教条,囫囵吞枣,唯恐背不熟,考不及格。但这次空气却完全不同了,考试前,学生都丢开了课本,安静地翻阅自己从生产实际中学到的和搜集来的水利和水土保持等方面的知识和资料,专心致意地在思考问题,或者和同学展开热烈的讨论,然后根据各人的心得开始写“劳动生产报告”,向党交出了标志着政治思想和教学质量显著提高的试卷。
生产劳动报告是对学生政治思想、业务知识一次真正的鉴定。它以最雄辩的事实证明了党的教育结合生产劳动的方针是培养又红又专人才的唯一方法。翻开每一份“劳动生产报告”,每个学生都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和体会,写下了在生产劳动中德育、智育、体育等各方面的收获。在“劳动生产报告”中,每个学生还做出一项河流、渠道、水库、水电站、桥梁、旱井规划和工程设计。这些规划和工程设计,既总结了劳动人民的经验,又有科学原理和技术说明,并且都可以拿到现场施工。水利工程建筑专业二年级学生张观泰上次期终考试四门功课不及格,但这次却写了一篇出色的“劳动生产报告”。他根据自然情况和社会经济情况的调查材料作出的榆社县泉水河的综合规划,并提出科学的、合乎农民需要的水库、渠道等设计。为什么这个半年前还是四门功课不及格的学生有这样的突飞猛进呢?张观泰说的好:在实践中,实际知识给他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根据;同时由于理论联系实际,学到的知识自己能够理解和巩固起来。农田水利专业二年级学生李怀杰过去为了考试经常死背讲义、笔记,闹得神经衰弱,对学习丧失了兴趣,曾经三番五次要求退学。但通过这次劳动实践,一切都变了。他在“劳动生产报告”中写道:“过去教学脱离实际,光知道死读书,这次参加生产劳动学到了真正的知识,不再背教条了,身体也强壮了。这完全是勤工俭学带来的好处。”
面对着这些事实,一些对勤工俭学不感兴趣的教师不得不承认:勤工俭学确确实实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师们心服口服地在六百五十一份“劳动生产报告”上,评上五分或四分的成绩。而在上次期终考试的七百七十个学生中,一门到四门课程不及格的就有三百人。
太原水利学校校长杨兰田说:全体学生的规划工作和劳动生产以雄辩的事实证明了开展勤工俭学大大地提高了学生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知识水平。勤工俭学的好处已经深入人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