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祝电影卫星早日上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1-17
第6版()
专栏:

祝电影卫星早日上天
本报评论员
为了庆祝明年国庆十周年,全国各文化艺术部门都积极准备大放“卫星”,通过文化艺术形象具体反映我国十年来的成就与经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电影艺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是最有力的宣传武器之一,党中央已经提出要求电影方面在明年至少生产出七部无论思想和艺术方面都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彩色艺术片,这是全体电影工作者的光荣任务,也是促进电影艺术创作更加跃进的一个巨大的动力。为此,中央文化部曾召开了两个会议,重点讨论和布置了“卫星”影片的创作任务。初步确定全国各省市共发射电影“卫星”五十八部,其中包括艺术片二十五部、大型纪录片三部、短纪录片十五部、科学教育片十部、美术片五部,以保证完成党中央所要求的任务。各地党委也都十分重视这一工作,普遍召开了协作区会议;解放军总政治部也向全军作了布置;有的省已动员到县委,要求各县委都能组织电影剧本;上海、长春、北京已动员工厂企业、大专学校、文艺团体创作电影剧本,电影剧本创作已开始形成群众性的活动,出现了工人、农民、战士、将军和学生都创作电影剧本的热潮。
当前的这种形势是很好的,但时间十分紧迫,为了便于进行译制和洗印拷贝,要求所有“卫星”影片必须在明年6月份以前陆续完成,因之今年年底和明年1月份以前的首要任务是抓电影剧本。为了要保证剧本质量,必须密切依靠各级党委领导,继续贯彻群众路线,破除迷信,广泛深入地发动各方面有实际斗争经验的干部和群众来参加电影剧本的创作。要大大提倡集体创作,尤其是采取党委领导下的专业和业余作者与群众相结合的办法。这是一种多、快、好、省的创作电影剧本的好办法。
“卫星”影片的质量,首先要保证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题材,力求能突出地表现共产主义思想,体现我们党在我国各个革命时期和各个战线上的创造性的胜利经验,特别是反映当前工农业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全民炼钢、解放台、澎、金、马诸岛中的反帝斗争等时代的政治尖端题材,但同时也要注意到题材的广泛性和多样性,注意反映少数民族、青年、儿童等多方面的生活。在创作技巧上,要注意作品的高度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创造生动活泼、敢想敢说的新人的典型,艺术形式力求完美并富于民族特色,真正体现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创造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具有地方特色与民族风格的影片。在摄影、录音、洗印等制作技术上,要求达到并超过国际先进水平。争取每部“卫星”影片都能做到内容好、风格好、声光好的三好标准。
要求“卫星”影片达到上述质量指标,主要依靠各级党委抓紧领导。首先要把“卫星”影片的剧本组织好。在剧本投入生产以后,制片厂领导必须亲自动手,抓紧重点培养,把“卫星”影片的摄制当作电影创作领域中的高额丰产“试验田”,动员全厂编、写、演、摄、录、美、洗以及各方面的优秀力量,集中群众的智慧和经验,共同来创造“卫星”。不仅从艺术片,而且从新闻纪录片、科学教育片、美术片等各片种中大放“卫星”。不仅老厂要放“卫星”,各省正在筹建的新厂在老厂的协作下也要放“卫星”。通过“卫星”片的创作,使各片种与制片各部门都普遍地获得锻炼和提高,使各省制片厂迅速地成长与发展。我们更希望电影界能够迅速地锻炼与培养出大量的、来自劳动人民的电影艺术创作的新生力量,加速改造现有的电影艺术创作工作者,真正形成一支强大的、无产阶级的与群众有密切联系的又红又专的电影队伍,基本改变电影工作的面貌,把电影事业推向新的高峰,放出更多、更美的、光辉灿烂的“卫星”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