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一个综合利用的试验电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1-18
第2版()
专栏:

一个综合利用的试验电厂
国家经委水利电力局
一颗卫星
清华大学师生按照国家经委和北京市委的意图和委托,在学校党委领导和水利电力部北京修造厂等十五个兄弟单位的支援下,奋战两个月,在清华园北面建成一座容量为二千瓩综合利用土电厂,放出了电力工业的第一颗土“卫星”。
这个电厂由于贯彻了综合利用、以土代洋、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方针,因而在“多、快、好、省”方面创造了奇迹,并作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创举。
这个电厂的诞生,为专区、县和人民公社等全民办电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七个特点
这座综合利用的土电厂具有七个特点:产品多、建设快、投资少、材料省、设备简单、占地少、成本低。
产品多:这个电厂不仅生产电力,还生产多种产品。煤在送入锅炉燃烧之前,先经过干馏,把其中的挥发分(油分)提炼出来,成为煤焦油,剩下的半焦再送入锅炉作发电燃料;煤焦油经过处理,制成汽油、柴油、酚、化肥、油焦等;各种石油产品和化工产品,干馏时,还生产出大量的煤气可以利用。
锅炉燃烧后的灰渣也不白白抛掉,把它与石灰、石膏混合磨碎,就得到炉渣水泥;又另设一个土窑,把粘土坯与石灰、石膏等混合装入,利用煤气或锅炉烟囱中的烟气加热燃烧和磨碎,就得到粘土水泥;电厂排出的温水也利用来灌溉附近的稻田,可以促进农作物增产和代替灌溉抽水站。
综合电厂对于农村工农业的发展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归纳起来可以促进“六化”:电气化,机械化,化学化,煤气化,农村建筑城市化,水利灌溉化。电厂除每年生产一千二百万度电力可以直接供给农村工农业发展动力需要外,电厂每年生产的汽油可供四十七辆汽车或九十四辆拖拉机一年之用;煤气可供两万人燃料之用;水泥可盖双层楼房三万二千平方公尺或供办工业和水利工程使用;化肥直接可以肥田;循环水可以灌溉稻田;酚可以制作炸药、有机染料、塑料及农业药剂;油焦可以制成人造石墨和电极,以及防水建筑材料等等。
建设快:这个综合利用的电厂从今年7月16日开始筹建,7月20日开始设计,7月24日破土动工,9月28日建成,10月10日正式发电。前后共八十六天,这个建设速度无论比过去设计最近建成的山东烟台电厂,或最近的标准设计都快得多,比以往建成的电厂更快。比较如下:(附图表)
建设时间仅为烟台的六分之一,为最近标准设计的二分之一,实际上缩短的时间还多,因烟台是标准设计,而且早已列入国家计划,而清华电厂是一种创造性的设计,消耗许多试验时间,同时又是个临时上马的项目,除主要设备有着落外,建筑材料和附属设备都是临时抓的,建厂期间又正好是材料设备非常紧张的时候,也耽误了一些时间,实际建厂时间不到两个月。估计今后再建这样的电厂有一个月左右时间即可完成。
投资少:全部投资为六十四万元,其中发电部分为五十九万元,每瓩容量的单位造价小于三百元,仅为烟台的五分之一,为最近标准设计及清河电厂的二分之一。
材料省:这个电厂因为用土办法建成的,全部耗用钢材不到二吨,每瓩钢材用量仅为烟台的十七分之一,为清河的七分之一,水泥和木材均为烟台的二十分之一。
设备简单:全厂设备总重七十三吨,每瓩发电能力设备重量仅为烟台的四分之一,例如全厂电动机烟台用四十一台,清华电厂只用七台。
占地少:综合电厂全部占地七亩,其中电厂占地约三亩,仅为烟台的十五分之一,为最近标准设计的二分之一。
成本低:每度电约合三分,比同类型没有综合利用的电厂成本要低一半左右。
此外还具有操作简便,容易培养多面手等优点。
以上七个特点构成了多快好省的一个典型。
几项措施
通过破除迷信,思想解放,在设计和施工中大胆地采取了很多技术革新的措施,其中主要的有下列几项:
1、这个电厂是利用旧有房屋,许多设备采取露天或半露天布置,这在国内是首创的露天电厂。布置在露天的设备有:露天锅炉,上面只搭个顶棚,以防雨雪。凝汽设备,高压配电设备,水处理设备,鼓风机和循环水泵等也都是放在露天的。
2、大大简化生产系统,省掉大量设备。例如在锅炉上没有用省煤器,引风机;汽机上没有用除氧器和高低压加热器;电气上省去了直流蓄电池组等等。并对热工系统,厂用电系统,地下管道系统,输煤系统等也作了大量的简化。虽然省掉许多设备,但同样保证安全发电。
3、广泛地采用土办法和代用品。在设备器材上用木材、竹竿和原有的大树代替电杆;铁线代替铜线;缸瓦管代替钢管;红砖代替耐火砖;砖柱代替锅炉钢架;砖砌基础代替汽轮机沿用的钢筋混凝土基础;更突出的是土化了电器设备,创造了土油开关、土熔绝器、土避雷器、土隔离开关、土继电器、土绝缘子、土电容器、土互感器等九项革新;尤其使人感到新奇的是用水缸、木板制成土油开关,攻下了号称“电气神秘之府”的高压油开关。这些土设备不仅性能可靠,可以就地取材,制作简单,成本仅及洋的二十分之一到五十分之一。上述土办法,土设备很多都是创举。
4、快速施工和安装。施工用土法起吊和安装设备,没用起重机。并创造了土法整体组装经验,把汽轮机和锅炉炉管预先组装好,然后整体推入基础,比沿用的分部吊装法又快又方便。此外在修建高温烟囱,打深井和水工建筑等方面都创造了新的快速施工方法。
这些措施不仅取得了“多快好省”,而且创造了经验,更重要的是给办电厂存在的神秘观点打开了思想解放的大门。
不平凡的劳动
当建厂工作一开始,就遇到了两条道路的激烈斗争,党领导展开了辩论,辩论中出现了主张直流锅炉的思想,主张电厂搞的愈洋愈好,党领导着这场洋土之争,争论的实质是土电厂为谁服务,通过争论明确了建厂的灵魂——土,同学们做了一首“土在笑”的诗来歌颂土电厂:“土的办法土的料,土的机器土法造,土的电厂用土庙,土电厂光芒四方照,公社社员见了哈哈笑”。争论之后,出现了大量土化倡议,掀起了群众性的向“土”进军,仅仅设计开始的十天内就出现了数百条创造性的建议,他们说:“世界上不曾有过,书本上不曾写过,先生不曾讲过,怕什么!把它干出来,世界上不是就得有了吗!书本上不是就得写了吗!先生不就得讲了吗!”这充分表达了群众获得思想解放后的革命气概。但是思想上保守的人并不就此服输,在具体设计中提出种种质难。锅炉露天布置,砖砌基础,砖柱支架,红砖炉墙等创造性的土化设计就遭到激烈的反对,一直到最后,怀疑的人仍然坚持保留意见,要求土化设计的同学注明“这是试验性”的。事情正好不凑巧,由于设计有错误,施工质量不高,砖柱被汽包压塌了下来,这件偶然的事件引起了群众对“土化”普遍发生了怀疑和混乱,一部分思想上采取保留态度的人就讽言冷语说:“你们这回可得要老实些了。”设计的人出现了灰溜溜准备检讨的心情。党组织及时领导群众打击了怀疑保守思想,批判了灰溜溜准备检讨的心情,找出了砖座压塌的原因,同时也及时提醒大家在大胆革新的同时要注意科学根据,于是苦战三天三夜,对全面设计进行了“三审五查”,决心遵照毛主席“一切经过试验”的指示,重新鼓起信心,终于获得一个接一个的成功,在整个建厂过程中对土化革新措施共作了六百一十三次各种试验,获得了可靠的科学依据。整个土电厂的建成可以说是一场不平常的斗争,有经验也有教训。
虽然少数人抱着抵触的态度,部分学生也有把劳动当负担,有点愁眉苦脸,但大多数的人是干劲冲天,意气风发,两个月来这个电厂工地一直是沸腾的,不分昼与夜,不问风和雨,热情奔放,然而困难仍是像顽固的敌人一样,挖井遇到了流沙,它不止一次地把多少人几昼夜的劳动和辛苦一付东流,然而顽强的敌人又怎能敌得过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有两个人深的吸收井里,流沙源源涌来,人们用特别制的铁簸箕放下去挖沙,十几个人在上面拉得满头大汗,效率仍然很低,于是他们脱了衣服,就下到井底铲沙,半个身子浸在冰凉的地下水中,冷得嘴唇发紫,他们上来喝几口烧酒,又重新下井……一篮接一篮的流沙不断的被拉上来,终于战胜了这顽强的敌人——流沙,就这样,土电厂的建设者们意志坚强地战斗了两个月,这个电厂的建成融汇了多少劳动和汗水。
虽然建设者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土办法、土设备,但是土办法也还要土材料,而当时市上材料非常紧张,为了克服材料困难,他们曾跑遍了北京市和附近几个大城市,虽然这样到处想办法,但常常还是买不到材料,有一次汽机安装缺很多法兰管子,但是市上买不到,群众就提出了检废料的倡议,马上形成一个群众运动,一夜间找来了大批破旧管子,他们立即自行动手加工,不但满足了汽机的需要,还支援了锅炉。
综合利用土电厂的“卫星”发射成功了,这是电力工业建设上的一项创举,我们热烈盼望在这第一颗“土卫星”之后,接着一颗又一颗地放出更高的“卫星”来(特别是发电设备的土化),把土电厂像土高炉一样普遍推广,来它一个全面开花。(附图片)
清华园土电厂外景戚承玉 梁文骏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