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田头闹市一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1-18
第3版()
专栏:

田头闹市一日
本报记者 周哲生
自从黄圈人民公社组成的大水瓢野战兵团,在“大水瓢”安营扎寨,开垦荒地、秋播秋种一个月来,为兵团一千多人服务的工厂、商店、医院先后建立,使这个曾经是冷冷清清、没有人烟的“大水瓢”,很快形成一个新型市场——田头闹市。
10月12日清晨一时,当人们还在熟睡的时候,黄圈人民公社大水瓢野战兵团农具修配厂厂长时登和,一觉醒来,翻来复去睡不着。“老时!现在是一刻值千金的秋播大好时光,战士们要能按计划在20日前播种完这万亩土地,主要看你们能不能突击把耩子改装好。”想到白天兵团政治委员寇从年的话,时登和掀开了暖和和的被子,霍地一声爬了起来,燃点汽油灯。同睡在一个屋子的木工陈伯恒等人,一个个也跟着穿好衣服,走到田头场地拿起工具干起活来。东方发白了,农具修配厂的二十多个铁木工人,已经改装了六十多部耩子。加上前两天的劳动,完成了兵团交给改装两百八十部耩子的任务。

这天早上五点钟,综合商店的营业员路明岐就把门口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顾客。综合商店商品花样繁多。日用百货有毛巾、袜子、棉布,文具用品有自来水笔、铅笔、笔记簿,食品有油、盐、酒、酱菜、糖果和茶食,……。到商店买东西的战士一般都能挑选到称心满意的商品。战士们感谢营业员把商店开设在田头,不然要跑到十里路的集镇才能买到。

综合商店隔壁,写着“黄圈人民公社大水瓢野战兵团服装缝纫厂”字样的一块长牌子惹人注目。每到休息时间,挟着布料和衣服的人从这里进进出出。这天中午,青年姑娘王香彩夹着七尺花布匆匆地走到缝纫厂,加工褂子,她一再要求缝纫工人最好在18或19日缝制成功,因为那两天兵团要举行庆丰收庆秋播结束的文娱晚会,她打算穿上新衣登台演唱。缝纫厂每天要收到一二十套衣服料子,工人早上六点钟上工,晚上十点钟下工都做不完。兵团政委寇从年答应从别处调来几个缝纫工人。

战士吴行瑞一拐一拐地走进兵团医院,医生孙咸磷扶他坐下,代他针灸。医院的病历表上记载着,吴行瑞在7日因翻地不慎,蹩住右脚,肿有寸把厚,经过五天针灸,肿痛全部消除。医生说,只要再医治两天,就可痊愈。医生一面替病人治病,一面向他们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介绍卫生常识。这天一共医治了二十人。凡是在兵团医院就诊的人,不需付分文,因为公社实行了免费医疗。

医院对面空地上的理发处和皮匠担等服务行业也很忙碌,人们都在为这块处女地出力,争取“大水瓢”万亩土地明年亩产小麦千斤。
这里记述的只是江苏北部徐淮平原东海县境“大水瓢”田头闹市的一日。田头闹市,反映了人民公社化以后,兵团田头扎营,各行各业该如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