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连队办校好处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1-18
第6版()
专栏:

连队办校好处多
姜思毅 张平 王晓旭
我们在炮兵9507部队考察了连队办校——连队办中学问题。从他们的经验看来,连队办校是一条多、快、好、省地提高干部文化水平的有力措施。走这条道路可以大大缩短在职干部掌握文化的时间,有可能争取在一年到两年的时间内,使我军广大工农干部在数学、语文二门主要课程上分批达到初中毕业的程度。
干部迫切需要文化
干部们感觉最深的是文化低限制了炮兵技术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尤其在炮兵射击训练中,因为数学知识差,计算很慢,常常出错;只能死记公式,不懂为什么这样算,因此便不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并且容易忘。在干部中,作了工作讲不出道理,找不出经验,写不出总结,是普遍的苦恼。去年以来的整风运动和今年全国全军大跃进的形势,使干部文化水平与军政训练不相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了,促使干部迫切要求提高自己。
连队办校好处多
7月上旬,二连大胆举办了一个红专学校,在这个学校里设立了初中班。以连长为校长,聘请一个实习排长和一个战士当代数教员,副政指当语文教员,开始了学习。连队办中学是一件敢想敢做的创举,是一种大刀阔斧、打破常规、大家动手的群众路线的教育方法。办校首先碰到的是教员问题,他们采用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办法解决了。办校还碰到缺乏办校经验的问题,但是他们强调的是上马,是在实践中创造经验,依靠群众解决矛盾,而不再等待、观望,这样便打破了对连队办校的神秘感和自卑感。
连队学校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有三、四人至八、九人的正规的教学班,这是主要形式。还有二、三人组成的自学小组,以自修为主,辅以互教互学,小教员辅导。具有初中毕业以上水平的干部和外出人员,则采取个人自修、支部检查的办法进行学习。各连上课都在业余时间,在士兵上文化课的时间也上一些课。连队办校开始不久,就显示它有四大优越性:
第一,能够有效地解决“工学矛盾”,保证和增多学习时间。过去团夜校到课人数始终有限,到课率最高达50%。连队办校时间由连队自行安排,在计划工作时即预先留出学习时间。到时有事,不能上课,也可以向后顺延找时间补上。
第二,入学的人数多。团办夜校班次少程度有限制。“想学的课团里夜校没有;团里有的又去不了。”连队办校可以根据干部不同的需要和程度开设多种班次,采用不同形式坚持学习。
第三,连队小课堂教学便于因人施教,联系实际,教得快,学得透。学员容易领会的,就讲快点;困难的,就详细讲;学员听不懂时,可以当场提问,研究一下;已经会了的,就略过去。这种可增、可减、可快、可慢的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的方法,团校的大教学班是难以做到的。
第四,连队学校有党支部的直接领导,可以发挥党管干部的作用,比之团校,领导也大大加强了。过去干部去团校学习,连里不管,现在支部把干部的红专学习全部掌管起来,经常督促、检查、评比,利于保持学习的经常性和取得好的成绩。
需要什么学什么
各连教学中,都强调学以致用,抓住重点。课程上针对炮兵干部的需要,目前大部分学代数和算术,有的兼学语文。有些连队根据成年人的特点和干部已有的理解程度,对总政宣传部编印的原有教材,作了必要的删节。这种需要什么学什么,缺少什么学什么的方针,我们认为是正确的。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不同兵种、不同干部可以不尽一致,原有教材中比较繁琐、重复以及成年人容易理解的部分,应当允许下边作必要的删节。有些课文,可以由各单位自选自编。
团的领导要跟上去
连队办校,并不减轻团营领导的责任。目前,连队办校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例如:教员缺乏教学经验,迫切要求培养,组织互助协作,交流教学经验;各连的学校工作发展不平衡,需要及时评比,抓两头带中间;课程内容应当如何增删,需要领导上多做研究指导;以及按级进行考核,保证教学质量等等,都是需要团以上领导机关考虑解决的。(原载11月6日解放军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