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红领巾水电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1-18
第8版()
专栏:

红领巾水电厂
林曾
甘肃省临夏市西川小学的校园里,挤满了大人和孩子,他们怀着又紧张、又兴奋的心情,看着绿色的水从渠里流下,冲动了水轮,发出了电力。站在机房里的少先队中队长侯万祥,神色庄严地启动了开关。一霎那间,校园里的灯全亮了,孩子们高兴地叫了起来:“红领巾水电厂发电啦!”
这个水电厂是谁修的呢?就是这些孩子们。
还是去年8月里,五年级学生在一堂自然课上作了一次水轮实验。孩子们看到水冲动着水轮飞快地旋转,感到极大的兴趣,又听辅导员说,临夏市民生水电厂就是用水力发电的。孩子们的心灵里就产生了一个理想:要是自己做一架发电机,修一个水电厂,那该有多好!
怎么做呢?孩子们懂得依靠集体,他们自己组成了砖工、木工、电工、铁工等小组。第一步是制作发电机。这个任务落在十三岁的侯万祥所领导的电工组身上。辅导员拿来了一张手摇发电机的挂图,这就是唯一的技术资料。孩子们按照图样画了图纸,分头到铁工厂、自行车厂找来了废螺丝和废轴,电厂送来了盘砂丝和废电线……。发电机安装完了,他们拿到校园的水渠里一试验,却发不出电来。有的孩子失望了,说:“发电机不简单,这不是我们小孩能做的,这是大人的事。”侯万祥听了,心想:大人能做发电机,小孩就不能做吗?只要做得对,就一定能发出电来。于是每天下课后,他就去检查发电机的毛病,逐渐地也有一大群孩子跟他一起去围着发电机转了,大家都在为这架机器的疾病担忧。侯万祥决定把它拆卸开来,重新安装。装好后,试验的结果还是发不出电。第二次的失败,他还是没有灰心,他又连续做了几次详细的检查,一切都跟图纸上画的一样,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最后,他们请民生水电厂的哥哥姐姐们作了一次检查,发现发电机的转速太小,没有达到每分钟两千转。为了提高转速,他们又把一辆破自行车里的旧滚珠拿下来安了进去。转速是超过规定了,可是还发不出电来。民生水电厂的哥姐们也检查不出是什么原因。这时他们请求大队部向上海、天津、哈尔滨等地的工厂写信,要求帮助解决。
一个星期后,各地的回信来了,他们都表示愿意帮助。孩子们同制造发电机的上海电机厂挂上了钩,把自己作的发电机和图纸寄了去。上海电机厂的回信来了,原来是他们把线圈绕错了。电机厂还替他们换上了一块不易受潮的发电机底板和换了一些零件。发电机制成功了。
有了发电机,红领巾水电厂的工程也立刻全面动工了。没有工具,孩子们自己制造;没有砖头,自己烧窑。发电机安装起来后,没有开关,不能掌握电源,常常烧坏灯泡,侯万祥他们仔细观察了农业社广播器上的开关构造,用铁钉砸扁代替铁片做成了六种开关。他们只要一上完课,立即进入各自的工地。就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也不示弱,自动担负起运输的任务。为了适合电厂的要求,需要提高水位,他们把全长五十公尺的水渠加高、加宽了一尺。同时,他们还夯实堤岸,打平坡面,种上花草、树木,还修了一个鱼池、一座假山,完成了发电厂的整个基本建设工程。
从此,西川小学里一直亮着红领巾们自己“点燃”的电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