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大企业大革命的一面红旗 长春汽车厂大规模群众运动赢得技术革命的大胜利 力争“一厂变五厂”由年产汽车三万辆跃增到十五万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1-19
第1版()
专栏:

大企业大革命的一面红旗
长春汽车厂大规模群众运动赢得技术革命的大胜利
力争“一厂变五厂”由年产汽车三万辆跃增到十五万辆
据新华社长春18日电 第一汽车制造厂开展的工人参加设计、大闹技术革命、向班产二百五十辆跃进的群众运动取得了重大胜利,成为在现代化大企业中大搞群众运动、大闹技术革命的一面红旗。
这个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是今年8月下旬开始的。它的目标是在不增加国家投资的条件下,在1959年内,使汽车厂的生产能力由原设计的年产三万辆(班产五十辆)跃进到年产十五万辆(班产二百五十辆),同时由单一品种生产转向多品种生产,并开始独创新型汽车。
到目前为止,这个运动还只开始第一个回合,就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它集中地表现在产品设计、工艺设计、设备和工厂设计的革命四个方面,其中特别是工厂设计的革命,更是前三者的总成。在产品方面,最近工人和技术人员共同设计并试制成功了一种新型卡车。它同原来的解放牌汽车相比,载重量增加了一吨,自重却减轻了半吨。自重的减轻,能够节省大量的金属和加工时间。这种新型汽车在马力、耗油量等很多技术经济指标上,都已超过美国有名的“道奇”五吨载重汽车。在工艺设计方面,重大的技术革新有八百多项,许多项已经试验成功,达到国际水平的新技术和尖端技术琳琅满目。在设备方面,由于树立土洋结合的思想,已经制成一百多台可以代替万能机床的简易高效率机床,从而打破了处处要精密、要万能、要国外设备的旧观念。产品、工艺、设备的革命,必然促进工厂设计的根本改革。原来据一批技术人员的估算,工厂要达到年产十五万辆水平尚需增加设备三千七百台,扩建面积三十万平方公尺,投资三亿元左右;而工人参加设计后提出的工厂设计方案却只需增加设备八百台,扩建面积九万平方公尺,投资四千万元。而且这些设备大部可以自制,投资也可以从企业利润提成中自行解决。按照这个新方案,汽车厂的车间将发展为设计、试制和科学研究的车间;每一工人,都有可能向一人多技、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并用的全面方向发展。新方案还考虑到有计划地逐步把工厂办成一个综合性的联合企业。
第一汽车厂这一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是在整风运动的基础上,以不断革命的精神,大破教条主义和保守主义发展起来的。一年多来,厂内曾先后出现多次群众性的政治运动和生产运动,展开了多次的大鸣、大放、大字报和大辩论。每一次运动都是从思想跃进开始,推动生产跃进,又进一步推动思想跃进,一浪高过一浪。在这次大规模群众运动之前,就出现过两个生产高潮,一个是争取生产翻一番的班产百辆运动,一个是争取技术大跃进的试制“红旗”牌高级轿车的运动。班产百辆运动开始冲破了“最高技术水平不敢更动”、“先进定额不敢突破”、“有节奏生产不敢打乱”、“对车间的监督控制不能变更”等等迷信,这是对见物不见人的教条主义和保守思想的第一次猛烈冲击。“红旗”牌高级轿车的试制成功,更为工人参加设计、向班产二百五十辆跃进的运动揭开了序幕。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汽车厂党委以不断革命精神修改了工厂远景规划,要求提前实现(原计划1967年实现)年产十五万辆的目标。这个跃进计划大大激动了人心。底盘车间转向工部的转向器壳生产小组在正在这个工部搞“试验田”的厂长的支持下,对产品、设备、工艺三方面进行了全面革新,结果使生产能力很快达到班产二百五十辆,首先树起了一面不断革命的红旗,轰动了全汽车厂。职工代表大会决议在全厂推广这一经验后,一个声势浩大的工人参加设计、大闹技术革命、向班产二百五十辆跃进的群众运动就轰轰烈烈展开了。
在技术革命问题上,同各种教条主义和保守思想的斗争是很尖锐的。原来有些教条主义、保守主义者认为:“大量生产一定要分前后方。设计是后方专业人员的事,前方生产工人根本用不着过问。”“班产二百五十辆也好办,只要设备、人员加五番”等等。现在,广大群众用智慧和革命行动驳倒了这些论调。群众在描述思想战线上的伟大胜利时说:“思想解放,鬼神退位。”
第一汽车厂在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中,进一步发展了在党委领导下“两参一改三结合”的企业管理根本大法。在整风运动中,汽车厂干部就定期参加了劳动,并且开始了工人参加日常生产管理的试点。今年5月间,进一步取消工段一级领导,建立了七百零二个生产管理小组。经过班产二百五十辆的群众运动,“参”和“改”的范围更扩大了,出现了干部普遍参加劳动生产和工人全面参加管理的新局面。长期以来,汽车厂存在着后方(专业技术部门)制定技术文件,前方(生产者)只能按葫芦画瓢的状态。在生产调度中存在着机械控制的状况。这种状况在运动中有了改变。在两参一改的基础上,汽车厂进一步摸索到了领导干部、工人、技术人员三结合的方法。在这次技术革命运动中,许多重大的技术和生产关键问题都是由群众提出而用三结合的办法解决的。在运动中,广大技术人员受到了深刻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思想改造,加强了同生产工人的联系,使理论和实际更能密切结合。工人在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由于有了技术人员的帮助而得到总结和提高,立刻大放奇光异彩,从而出现了大批优秀的设计成果。
第一汽车厂工人参加设计、大搞技术革命、向班产二百五十辆跃进的群众运动,已经使企业各方面开始了革命性的变化。目前,全厂职工正在为完成企业的全面革命而作更大的努力。(编者按:关于第一汽车厂大搞群众运动、大闹技术革命的总结,本报将在日内发表)(附图片)
第一汽车厂第一个提出三不加(不增加人、不增加设备、不增加作业面积)实现班产二百五十辆年产十五万辆汽车的底盘车间转向工部转向器壳小组工人,为厂里树立了一面红旗,被厂里命名为全厂第一个“卫星小组”。这是小组工人正在生产。
        新华社记者 刘恩泰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