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河南湖南各地队队办工厂大造土化肥 为农作物多多准备“细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1-19
第3版()
专栏:

河南湖南各地队队办工厂大造土化肥
为农作物多多准备“细粮”
本报讯 在麦播任务胜利结束的基础上,河南省正掀起一个群众性的,自力更生、先土后洋的大搞土化肥运动,从而给麦田准备足够的优质肥料,促进麦子生长健旺,保证明年的更大丰产。
河南省今年种植小麦八千万亩,要求明年单位面积产量由原来的二百七十多斤,提高到一千斤以上。实现这个宏伟的跃进指标,重要关键之一是肥料。但是,目前国家供应化肥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沤制粗肥一则眼下不能急用,二则量大运输和追施有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各地通过鸣放辩论,普遍贯彻执行了运用土法制造化学肥料的方针。许昌地区为了加强土化肥生产的领导,从专区到县都成立了肥料办公室,指定干部三千七百多人专抓肥料,组织参观评比,并训练制造土化肥技术员十六万人。新乡专区经过辩论,干部和群众认识到土化肥对增产的重要意义之后,全区以书记挂帅,全党动员,全民出征,大搞土化肥工业,经过苦战二十五天,乡乡社社都建起化肥厂、队队肥窖冒起狼烟。截至11月初,全省建起土制化肥厂、细菌肥料厂十万多个。仅10月份,生产出氯化钾、硫酸铵、硝酸铵、碳化钙、卤膏化肥、尿素、粪精化肥、硫酸錏和速效肥料等三百多种,计四十多万吨,各种细菌肥料二亿三千万斤。这些肥料,目前有的已施入田间,有的作为追肥保存在各个生产单位的肥库。
各地制造土化肥和细菌肥料所用的原料,绝大部分都是当地的土产品。它的制法简便,成本低,制造出来的成品,一般质量很好。博爱县从硫磺矿渣中提制的硫酸铵含氮17.4%。今年上半年,根据全省在五十六个县八种作物上进行的土化肥示范结果,不论是棉花、烟叶、芝麻、花生和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凡使用土化肥的增产都很显著,同时由于土化肥肥效高(土化肥每百斤能顶粗粪肥一万斤),并可节省大量运肥的劳动力。
(曲明振)
本报讯 湖南省黔阳专区采取小、土、群的方法,掀起一个山山建炉窑,队队办工厂,大造磷钾肥的群众运动,为明年农业大跃进准备大批土化肥。
黔阳专区是个群山连绵,人少田多的山区。全区水稻占总耕地面积的80%,过去群众很不讲究合理施肥,水稻生产主要依靠刈青(山上青草)、草皮,塘泥,凼粪等氮肥,忽视磷、钾肥料的生产和应用。今年虽然获得稻谷每亩产一千斤专区,但是由于氮肥过多,磷、钾肥料缺乏,还没有充分挖掘稻谷增产的潜力。一般高产田较普遍地出现倒伏,谷粒不壮实,空壳多等现象。
为了争取明年稻谷更大丰收,中共黔阳地委在大抓深耕、水利、积肥的同时,特别重视磷、钾肥料的生产。在地委指示下,全区十二个县、市的党委都成立专门的办公室,由专管农业的党委书记亲自领导,采取“小、土、群”的方针,在一月内,先后建成投入生产的各种化肥厂一万零一百九十五个,其中磷、钾肥厂五千八百二十六个;培训了一支五万多人制造土化肥的专业大军;生产各种土化肥九亿四千六百多万斤,其中磷、钾肥五亿一千六百多万斤。
开始,不懂制造土化肥的方法,各地就派出了一批干部到外地学习经验技术,当一部分干部学会制造方法,并在本地试验成功后,运动就全面展开。黔阳县委首先在洗马公社亲自领导一个重点,经过一月苦战,试制成功磷、钾肥料,立即召开全县各公社书记现场会,传授技术,一星期内全县建厂一千七百四十多个,生产各种土化肥四百余万担。各县在大造土化肥的运动中,不仅学习外地经验,还提出“人人动脑筋,个个献计策”的口号,发挥群众的智慧,创造了许多新的土制化肥的方法。
在大力推广土法制造磷钾肥的同时,各地采取因陋就简,充分利用资源,就地取材,就地制造,就地使用的办法,依靠群众,队队办土化肥厂。麻阳县锦和公社依靠群众,自筹熬煎土化肥的大锅六百四十口,水桶、箩筐七百多担,晒簟五百多床以及石灰、草木灰等,五天内就创办了二百八十个土化肥厂。黔阳县洗马公社依靠群众,改装炼铁小土炉冶炼磷肥,利用作坊、榨坊的石碾,代替碎矿机,先后办起四百个化肥厂。
在“小、土、群”大造化肥运动的全面发展的同时,许多县和人民公社也试办了大型工厂,会同县群众兴建小高炉十个,用磷矿石冶炼融溶磷肥,日产二十吨。原有社办的许多中小化肥厂,正逐步扩大向正规化工厂发展。  (张胜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