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应城县依靠群众利用土法 收打耕种运输半机械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1-19
第3版()
专栏:

应城县依靠群众利用土法
收打耕种运输半机械化
新华社武汉讯 湖北省应城县的收、打、耕、种和运输都基本实现半机械化,大大缓和了秋收冬种任务紧张和劳动力不足的矛盾。
应城县依靠群众,因陋就简,利用土办法,一个多月就制造出大批新式工具,做到了割谷快速割禾器化、打谷脱粒机化、播种条播器化、翻地深耕犁化、运输车船化。实现了“五化”和妥善安排劳力以后,全县平均每十亩田有一部割禾器,每七十亩有一部脱粒机,一百六十亩有一部条播器,这些新式工具的工效比旧工具提高几倍以至十倍以上。仅收割一项,使用割禾器比用镰刀可节省人工四十多万个,加上条播器、脱粒机等总共可以节省三百二十多万个人工。这样,不仅完全克服了劳力不足的困难,还使各项农活提前完成。
应城县在主要农活上实现“五化”,是先进思想战胜了保守思想的结果。今年秋收冬播任务比过去任何一年都大得多,质量要求也比往年高得多,时间又那么紧迫,因此有些人曾经主张减少冬播面积,降低秋收冬种质量,延长时间,以缓和劳力不足的矛盾。但是另一些人反对这种主张,他们认为:在党的领导下,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于是全县开展了一场大辩论。红旗公社圣滩大队在破除保守思想的基础上,几天就造出新工具一百多件。县委立即在这个队召开了现场会,又进一步解放了干部和群众的思想。
应城县在实现“五化”过程中认真地依靠群众,采取人人献计,户户献料,人人学木匠,塆塆(村)办工厂的办法,因此造出的工具多,进度快。全县四万多部割禾器、五千多部脱粒机,都只花几天就造成了,并且形式多样,很受群众欢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