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廉价的政治把戏——评科伦坡计划西雅图会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1-19
第5版()
专栏:

廉价的政治把戏
——评科伦坡计划西雅图会议——
孙政
在美国的西雅图,举行了以亚洲的科伦坡命名的“科伦坡计划”组织的会议。美国竭力利用这次会议挑拨东南亚国家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并企图进一步加强对这些国家的经济控制。但会议的公报表明,美国进行的廉价的政治把戏,没有得到什么结果。
科伦坡计划组织原是英国人在1950年发起和组成的。但美国在第二年就插了手,成了最大投资国。这个计划的中心也随之转移到了华盛顿。这回美国作为会议的“东道主”,发动了恶劣的政治经济攻势。杜勒斯参加和主持会议,艾森豪威尔还亲自出席发表了五点“经济援助”计划的演说。国务院发言人怀特事先就宣布了美国对这次会议的重视,并渲染说这种重视具有重要意义。美国不仅重视如何进一步夺取这个组织的领导权,并利用它作为加强经济控制和掠夺的工具,而且重视怎样达到它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
由于一种明显的困难原因,美国对它玩弄的政治把戏,煞费了苦心。艾森豪威尔含沙射影地要参加计划的国家为“抵抗饥饿的暴政和权威的暴政”,为“自由的新前途”而“联合起来”。杜勒斯则在会上避免“违反这次会议的非政治性质”,而在会外,在西雅图商会上发表恶毒地污蔑中国人民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演说,竭力挑拨参加科伦坡计划的亚洲国家同苏中两国的关系。由美国代表团团长担任主席的专家会议,也秘密讨论了捏造的所谓“苏中经济攻势”的问题,还草拟了一个报告,但为“照顾几个中立国家的情绪”,这个报告没有公开发表。但是,这一切拙劣的手法,不管是“暗暗地”或公开地进行的,都丝毫不能掩盖美国要把科伦坡计划引到“冷战”的轨道上去的阴谋。
美国宣传机器自始至终开足马力,进行了敌视苏联和中国的宣传,企图破坏东南亚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正常贸易。法新社说,美国正在要使“南亚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自由世界和共产党人之间的竞争场所”。合众国际社认为,艾森豪威尔和杜勒斯的演说正是这样的一个“战斗号召”。日本代表团为了“恢复”已经破了产的“大东亚共荣圈”,也在会上大肆攻击我国,鼓吹美日“合力”推行在亚洲的经济侵略。
但是,美国的政治把戏进行得并不顺利。他们毫无根据的诽谤和中伤,无法改变这个事实,即社会主义国家同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贸易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的,这种贸易将继续发展。但与此相反,无论是艾森豪威尔或是杜勒斯的花言巧语,都不能掩盖美国经济侵略政策为东南亚国家带来经济困难。他们也根本提不出任何具有足够诱惑力的什么“援助”计划,来缓和美国的政策同东南亚地区许多国家间的深刻矛盾。
今年东南亚地区面临着1950年科伦坡计划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其中特别严重的困难,是原料价格的下跌、出口的锐减和贸易赤字的激增。如缅甸由于大米不断下跌,使对外贸易收支从1956年的一千七百万英镑的盈余,一变而为1957年的三千万英镑的逆差。马来亚的锡的出口量今年下降了50%,国家预算也随之由1956年的盈余变为现在的三千九百万美元的赤字。其他像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泰国等也因原料出口锐减而遭受到很大的困难。这种困难是同美国转嫁经济危机的政策分不开的。科伦坡计划国家专家会议草拟的报告也不得不承认,南亚和东南亚某些国家的经济情况的恶化,是因为在1957—1958年度美国的经济“衰退”使这些国家出口的工业原料的价格下降了。美联社也报道说:美国经济“衰退”造成的橡胶价格下跌,使马来亚和印度尼西亚遭到很大的损失,澳大利亚、新西兰也受了羊毛价格下跌的影响,澳大利亚还受了美国削减铅和锌的进口额的影响。又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初步不完全估计,1957年仅是美国压低原料价格就使印度、印度尼西亚、锡兰、巴基斯坦、马来亚和菲律宾等六个东南亚国家损失了十五亿美元。
值得提一下,就是日本代表团团长池田勇人在一次午餐会上叫嚣美日“合作”开发东南亚时也不能不诉苦说:每年美日贸易总是不利于日本,日本去年从美国进口总值为十四亿美元,而日本对美国的出口总值仅为六亿美元。这不是具有莫大讽刺意义的事吗?
但是,华盛顿的“慈善家”们不仅不愿正视这种局面,而且竟企图利用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困难,来进一步推行它的侵略政策。艾森豪威尔提出的五点“经济援助”计划,就是最好的说明。他把“扩大国际贸易”提到计划的第一位,说什么美国希望“所有各国将合作保证扩大贸易,并合作放宽阻碍贸易交流的限制”,但是,他没有说一句美国愿意怎样放宽一点高关税、限制进口、压低原料价格以及强迫各国实行“禁运”之类的政策,而反过来要这些国家给美国更大地开放市场,以扩大美国的倾销,并要求“必须最大限度地依靠”美国的私人投资,并要亚洲国家接受设立“国际银行的一个附属机构”即所谓第二世界银行的计划,使美国金融寡头得以实行直接间接的控制。至于所谓工程技术和其他方面的贷款,不过是“停留在纯粹理论性的阶段”。艾森豪威尔说,美国政府所能提供的数目远不比美国私人资本的财力大。事实上,美国老爷们所关心的只是对于仆从国家的军事“援助”和足以换取独立和主权的交易。在会上,杜勒斯就公然带着威胁的口吻说,要取得美国的“合作”,只有这些国家“共同献身于自由和独立”,“选择”美国“尊重个人尊严的办法”,“推进一个共同的目标”。
因此,美国尽管进行了不可告人的活动,依然不能缓和亚洲成员国对它和其他西方国家的不满。据法新社报道,“‘施主国’和‘受惠国’之间有某种意见分歧”,一些国家代表认为,艾森豪威尔的演说并没有提出“非常新的东西”,外国投资“所取得的结果几乎毫无例外地是令人沮丧的”。实际上,会上反映的不满和分歧,远不如实际状况那么深刻和广泛。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政策同亚非国家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的愿望是不可调和的。目前东南亚国家的经济状况越来越清楚地表明:只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根据万隆会议关于经济合作的原则,各国民族经济的独立发展才能真正得到保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