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吉林、兰州化工企业建成钢铁、建筑、机械等综合企业 冲破专业限制向万能厂迈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1-20
第2版()
专栏:

吉林、兰州化工企业建成钢铁、建筑、机械等综合企业
冲破专业限制向万能厂迈进
本报长春19日电 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在贯彻一厂多能、一物多用、一人多艺的方针中,逐步由单一的基本化学联合企业变为以基本化学为主包括钢铁、机械、建筑材料等工业在内的综合性重工业联合企业,给大型企业向综合方向发展开拓了新的前景。
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在今年大跃进中已经看到,企业如果仍然像过去一样的伸手向上级要资金,要设备,要钢材水泥,依靠国家包干来发展自己,是不可能达到多快好省的要求的。因此,就坚决建立了自己必需的基本工业部门,增加了化工以外的多种产品。从5月开始,已陆续建设了一座钢铁厂,一座化工机械厂,一座建筑材料厂;原有三大化工厂也分别建立了一批和化工生产相关联的小型卫星厂,如肥料厂的化工仪表、化工分析仪器等生产部门。已经建立的钢铁厂,设计年产生铁十万吨,钢二十万吨,能轧制型钢、元钢、薄板、无缝钢管等钢材,并准备生产不锈钢、矽钢,拔制铜丝和压延铝板。化工机械厂目前正在边生产边建设。其规模是全国少有的。明年4月建成后,年产化学肥料、有机合成等工业设备,可装备像吉林这样的大型化工厂三、四个。建筑材料厂已开始供应建设各厂的水泥、混凝土预制构件、耐火砖、红砖等多种产品。除了生产部分外,这个企业还设有研究、设计、建筑、安装等一套技术力量,包办自己的工程设计、研究工作。这就使这个联合企业挖掘潜力,攀登技术高峰,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能,其结果必然是高速度发展生产。
适应一厂多能,一物多用,向综合方向发展,职工群众中自然而然地出现了一人多艺的趋势。他们学习和掌握多种技术,逐渐由单一分工变成多面手。
本报兰州19日电 兰州化工厂突破了生产专业化的限制,正在把原设计只能生产化肥、合成橡胶、卡普隆等化工产品的专业工厂,发展成为能够出产钢铁、机械、建筑材料等更多产品的万能工厂。
这个工厂发展成为万能厂以后,除化工部分外,将拥有从炼焦、炼钢、轧钢、机器制造完整的生产系统,明年就可生产出五万吨钢、三万五千吨型钢和板钢、一万吨无缝钢管、二万吨的机器和设备。
现在有的电机修理车间,经过短时间的扩建后,就可成为既能修理,又能制造机电设备的“多面手”车间,明年计划生产五百台总容量为二万瓩的电动机。钢厂化铁炼钢后的矿渣、炉渣,大部分要由简易水泥厂用来制造水泥,每年可以生产四百号左右的水泥数万吨。一小部分的矿渣将用简易方法制成矿渣棉。此外,还要建设一个半土半洋的耐火材料厂。
现在,年产五万吨钢的炼钢厂已经建成并投入生产,机械厂在新厂房没有建成前,已先行在露天制造过滤器等化工设备。炼焦厂也已先用土法开始生产,以后再进行基本建设。轧钢、机械等五座厂房已经勘测好厂址,土建工程将在年底以前全部完工。
今年9月,朱德副主席在视察兰州时,曾指示说:今后专业厂应该向万能厂发展,不要光生产一种东西。朱副主席希望兰州化工厂依靠自己炼钢制造机器设备。这些指示给兰州化工厂职工很大的鼓舞,他们就立即行动起来。
除了机械厂采用半土半洋的机床外,其它在水泥、矿渣棉、耐火材料和炼焦等工厂和车间的建设中,也将采用许多土办法,这样只要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能把万能厂基本上建设起来,全部投资也只要一千万元。(附图片)
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正在加紧建设一座年产生铁十三万吨,钢二十万吨,能轧制各种钢材,生产不锈钢,矽钢等的中型钢铁联合企业。这是建设中的钢铁联合企业工地一角。 新华社记者 刘恩泰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