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郴县栖凤渡公社实行“四结合”管理民主化 人人心情舒畅干劲百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1-20
第3版()
专栏:

郴县栖凤渡公社实行“四结合”管理民主化
人人心情舒畅干劲百倍
本报讯 湖南省郴县栖凤渡人民公社由于在实现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同时,进一步贯彻了生产、生活、经济、财务、劳动管理民主化,在全社范围内很快出现了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局面,社员精神面貌大为振奋,干劲百倍,有力地推动了工农业生产大跃进。
栖凤渡公社自从8月底建成以后,为了适应工农业飞跃发展的新形势,实行了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和生活集体化,很快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生产高潮。出勤率很快由原先的45%左右提高到了65%以上;在农业生产上,七天的工效等于9月份二十天的工效;特别是在生铁生产从没有一点根底的基础上,日产量达六吨多;其他文化教育、卫生福利事业等,也出现了新气象。
但是,“三化”究竟还是一件从未搞过的新事情,社队干部还缺乏经验,加上部分干部有错误认识,以为有了“三化”就可以不做深入细致的工作了,个别的甚至还认为:粮食掌握在社里,不怕群众不听话。因此,个别队干部就忘记了有事和群众商量,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是党的优良传统。他们领导生产,只是每天清早由连长(又是生产队长)临时发布命令,社员做了今天不知明天的活,因而经常出现出工一条龙,做事一窝蜂的现象;生产中发生了问题,或者部分群众因为对“三化”还没有习惯而违反纪律的时候,干部也不是采取耐心教育的态度,动辄批评;这样一来,少数社员的生产情绪低落,对干部有意见。
公社党委发现这一情况后,认为这是一个关系着公社巩固、生产发展的重大问题。随即在各种会议上,结合研究布置生产,对全社干部反复进行了群众路线的教育。一方面说明只有发扬民主,才能巩固“三化”、搞好生产的道理。另一方面,抓住发扬民主的好坏典型,用活的事实向干部进行教育。第三大队庄门中队队长(又是连长)雷正先,在实行“三化”的开始,队里劳动组织很乱,没有责任制,专业队的组织又不健全,窝工现象很严重。雷正先一连召开了三次社员大会,号召社员大鸣大放,根据社员的意见,提出了“四结合”——“三化”必须与民主相结合,“三化”必须与确定基本工作日相结合,“三化”必须与生产任务具体化相结合,“三化”必须与经常评比检查相结合。四大结合的结果,群众生产积极性高涨,生产很快走上正轨。第二大队的团结中队(连),由于队干部对高度集中与高度民主的关系认识不够正确,错误地认为“这下事情好办了,只要下一道命令就行了”。在秋收秋种中,正副队长既不以生产领导生产,有了问题也不与群众商量,社员有了缺点,他们的办法是三条:一批评,二辩论,三扣钵子(即不开餐)。因此,群众意见很大,生产积极性不高,大大影响了秋收秋种任务的完成。
社队干部经过一系列的教育,正确认识到高度集中和高度民主的辩证关系,“三化”加“一化”,是锦上添花。在提高社队干部思想水平的基础上,随即在全社范围内开展了一个广泛深入的民主运动,发动广大群众大鸣大放,对社的生产、生活、经济、财务、劳动管理、干部的领导作风等各个方面提出批评,提出建议。社党委会根据社员提出的意见,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坚决采取了如下几项措施:一、建立了民主机构和民主制度。在大队、中队分别成立了队务管理委员会、社员代表大会,在公共食堂成立了食堂管理委员会,在农业技术方面成立了技术顾问委员会,财务方面也成立了财务工作问讯处,并确定了按时公布账目的制度;各个队还设立了民主栏、民主墙、意见箱等等,通过各种形式,听取群众意见,不断改进工作。二、社队干部必须以生产领导生产。规定大队干部一年至少做八十个工作日,中队干部一年至少做一百三十个工作日,对社干部也根据不同情况提出了不同要求。三、以队为单位,发动社员开展“五好”(劳动态度好,服从领导好,爱社如家好,遵守纪律好,团结互助好)的竞赛,十天一小评,一月一大评,互相监督,相互促进。四、划分生产责任区,成立各种专业队,使生产走上计划化。
在“三化”基础上,加上了“管理民主化”的重要内容后,这个公社很多从未解决的问题,很快得到解决;社员生产积极性非常高涨,工农业生产出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新高潮。
(左磅荫、欧阳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