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阅读
  • 0回复

太行结束土改工作的情况与问题——太行分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8-12-22
第2版()
专栏:

  太行结束土改工作的情况与问题
——太行分社
太行区秋后结束土改工作,从十月中旬至十一月初,全区即先后普遍开始。全区三十八个县六千九百三十五个村,除秋前已完成一千三百一十三个村以外,秋后第一批进行结束的共一千八百一十二个村,准备后期结束的还有三千八百一十个村。至十一月底,秋后第一批结束土改工作除五分区尚在运动的中段、四分区情况未计外,其余绝大部分地区已接近尾声。部分地区如邢台、赞皇、内邱、黎城等县已开始了第二批。个别县如平顺、武安等,已全部完成,或即将完成。但尚有两个重要步骤未进行:即填发土地证与最后的总结教育工作。但绝大部分地区已正式宣布确定了地权。这些村庄(连正在进行的村庄在内)的各阶层生产情绪,除个别村因执行政策发生偏向外,一般是空前地提高了。不但直接推动了当前的冬季生产,且有了长期建家的思想与行动,如修盖房屋、增买牲口等。只平顺十六个村统计,即有一百四十多户都订了长期的生产发家建设计划。
关于整个结束土改工作执行的结果,根据全区在秋前(连春季五百个实验村在内)七百一十二个结束土改村检查,第一类村,即结束步骤好、正确的贯彻了政策、结束后党群关系改善、群众生产情绪大大提高、基本上达到了团结生产的目的者,约占百分之廿左右;第二类,做法上较简单粗糙,但也基本上完成了任务、执行政策上没出新错、党群关系多数未改善、但群众生产情绪还好者,约占百分之六十左右;第三类,即结束土改失败的村庄,约占百分之廿。这就是说,经大部分地区是正确地贯彻了政策,达到了团结生产的目的。(编者按:既有百分之六十党群关系不好〔当然也不是一下能好了的〕,又有百分之二十失败,如何能大部分地区达到团结生产?)
关于结束土改的做法与步骤,大体有两种:一种是林县、磁县、左权、榆社、长治、陵川等县,以区委为核心,结合一般区干部和受过训的村干党员等,作为骨干或领导集团,以基点(联防)或分片对大批群众中积极分子进行短训,采取大动员的方式,一下把政策贯彻到群众中去。这种做法的好处是能通过这些积极分子,很快把政策传播到各个角落里去,使政策能很快得到群众的支持,并可克服“区干部少、领导不过来”的困难。另一种做法是,区干部钻到一个村里,捏手捏脚,只顾创造典型,有多少力量搞多少村的手工业做法,结果政策没有及时为群众所了解,或使个别地富与坏分子得以造谣破坏,工作陷于被动、不易搞开。经验证明,第一种做法较好;但第二种做法也有它一些好处,那就是比较深入,了解情况细致。如能把大规模宣传动员与深入细致相结合,就会搞得更好。经验证明:一方面结合政策宣传与发动群众,进行初步整党,调整党群关系,健全结束土改中的领导核心;一方面判明本村情况,制定与审查工作方案,这一步骤是很好完成结束土改的关键。
    结束土改与整党的结合
根据秋前秋后各地实际工作中证明,绝大部分支部是有问题的:有的是今春以来的干部与贫农对立,有的是历史上农村中的宗派反映到党内的不团结,有的是春季整党中某些偏向所给予党员的错觉与顾虑,有的是党员的思想落后和蜕化等等。进行了初步整顿,对结束土改的顺利推进有很大作用。关于结合结束土改进行初步整党,林县、赞皇等地已取得一些经验。赞皇是分别支部不同类型、以不同方法、不同内容去整顿的。其主要经验是抓住具体支部的不同问题,有重点进行解决。首先肯定支部成绩,启发党员检讨缺点,分辨是非,明确责任,贯彻党员前途教育,提高党员觉悟与信心,再经过党众中的政策教育,进行不同方法的调整党群关系,团结起来进行结束土改。
    制订与批准方案
关于制订方案与批准方案的一般做法,是根据村中原有土地人口产量账,与深入群众了解情况结合进行,制定后经区委会讨论批准而执行的。这一着做得好,等于做了结束土改工作的一半;但目前不少地区执行尚不够严格与认真,个别地区甚至没有进行,因而出了偏向。
    整顿农会与建立人代会
关于整顿农会组织与建立临时人代会,各地的偏向较多。首先,大部分地区对整顿农会的目的不明确,普遍产生的偏向是组织整顿重于思想整顿,形成为整顿而整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着重于思想整顿,贯彻政策教育,提高农民觉悟,以扫除结束土改中的思想障碍,使政策为农民自觉支持;进而在组织上予以健全,把农民在思想自觉的基础上组织起来。对误斗中农进行团结教育,领导上作适当检讨。潞城神泉、黎城善业等地,均是采取了总结与回顾农会在土改中的作用的办法,使农民进一步认识了农会的重要,这样整顿结果都较好。
在成立与运用临时人代会上,各地的偏向更多。这说明群众和部分干部的民主习惯与民主知识是十分缺乏的。一种是把人代会看成单纯为了完成结束土改而成立,结束土改后就解散了。有的事先不很好宣传人代会的作用、职权等,就草率简单地成立起来,群众不了解,所以发生许多毛病。有的专选自己反对的人,叫他去“误工”;有的为了找补绽而专选土地多的中农与翻身较高的军属等当代表,让他们起“模范”作用;有的认为人代会是干部的帮手,有的认为有了人代会,“干部就没用了”。较好的做法,除能按照规定的办法正确进行选举、组织及运用外,林县下庄并注意了对代表的教育,长治高河支部事先讨论出代表会的三个好处,经过宣传,作用很大。经过思想发动与组织整顿后,支部与人代会即领导群众正式进行划分阶级阶层,改订成份,集中补绽,填补、安置。
    筹划补偿与安置的来源
筹划补绽来源,最重要但又最易出错误的,是贯彻自愿抽动土地的问题。掌握不好,极易产生偏向。各地经验综合起来有两点:一是以政治动员为主,启发农民团结友爱的精神,而达到自让土地;一是号召部分群众计算自己的劳力和生产情况,从而自觉自愿的让出一些土地。这两个办法,经验证明后者是主要的。如壶关柏坡有些中农自让土地,主要是从自己的经济利益上打通思想的。政治动员也脱离不了这种实际利益的计算,否则便不能达到真正自愿。在抽动面上,一般都做到了动少数不动多数、大体的遗留问题(填、补、安置等)。处理完后,人代会即召开各阶层群众大会,正式宣布土改已结束,地权已确定,从而正式进行填发土地证,进行总结教育,发动生产。有的村并对整个结束土改进行了群众性的检查,包括政策之执行及干部之民主作风等,以发现偏向或不适当的问题,加以及时的纠正与解决。但大部分地区还没有象这样很好地进行,或未进行。
关于发土地证,根据黎城子镇及平顺个别村的经验,必须把发土地证当成继续发动群众、发展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克服单纯的行政手续与技术的做法。填发时,领导应与群众相结合,组织群众性的丈量土地与丈量房基,结合调解各种历史纠纷,达到农民进一步团结。
    发生的偏向是抽动面太宽 开始注意了两条战线斗争
一月来,各地在执行政策中发生的偏向,主要的和较普遍的,是违反了动少数不动多数的原则,实行绝对平均。沙河、临城及一、三、六分区部分村庄,都发现按全村平均产量进行抽补,高者抽,低者补,对多分一、二间房、几亩地、或因生死嫁娶后人口增减的,均要绝对的抽出或补足。因而被抽动面很大,最高的竟达百分之五十以上。也有的仍在抵抗补偿安置。武安八里湾村现存许多果实,本可大体解决该村的补偿安置等问题;但领导该村的区干部及村干部,又把现存的果实按全村人口平分了。也有的不愿改正误门户的成份,或故意提高成份,以便多多分果实,或不补偿、不安置。个别地区,也发生严重的右倾错误。如沁阳部分村发生地主反攻,损害农民利益;黎城、漳南个别村庄过分强调补偿安置,不注意贫农翻身,强迫退地退牲口等现象。但根据现有材料,全区较普遍的仍然是左的偏向。十一月中旬新华社指出“在纠左中同时防右”后,各地在领导思想上逐渐明确起来,贯彻两条战线斗争,克服左右两种偏向。临城接受党报批评后,不但迅速改正了错误,并紧接着把全年生产及机关工作均作了检查,使工作大有起色。
    强迫命令作风 仍须注意肃清
工作作风上,由于部分干部的政策思想不明确,有的在结束土改中采取了代替包办、强迫命令、简单草率的做法。武乡五区许多村庄,不宣传政策,不发动群众,即进行整顿农会。群众因为不了解,对开会不感兴趣。潞城和合村四天就把土改结束了。许多村不经过支部讨论,群众酝酿,即进行选举人代会。怕群众不到会,便用民兵站起岗来。内邱不少区村不敢开放民主,不敢宣传政策,怕群众知道了政策,办事不机动。借口是怕发生极端民主现象。以上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继续解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