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哲学推动了生产大跃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1-20
第7版()
专栏:

哲学推动了生产大跃进
江水
牡丹江水泥厂工人在学习政治理论过程中,运用“矛盾论”原理研究了“提高产量和保证质量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创造了立波尔窑(即大窑)快速转窑的高产纪录,超过英国大窑单位面积产量的202%。
为了提高水泥产量,水泥厂曾召开过多次会议。有些技术人员总认为:大窑按设计能力的小时产量已达到顶点,绝不能再提高了,否则就不能保证质量。可是化验室的工人学习了“矛盾论”后,认识到一切事物都充满着矛盾,只有不断解决矛盾,才能发展前进。于是他们就运用这个原理来研究提高产量和保证质量的矛盾。
经过几次分析、辩论,他们找到了矛盾的焦点是:固定不变的水泥配料方案限制了火力,以致转窑速度不能提高,所以产量提不高。研究的结果认为,水泥原料,自然的原石、粘土是受四季气候的影响不断在变化的,采自各地的原石质量也不完全一样,可是配料工作却始终按照原定方案进行。配料方案就不能适应经常变化着的原料的性质,生产也就不能提高。他们弄清楚了这个内情,就知道了要提高生产,就得解决配料工作和原料情况不相适合的矛盾,就得抛弃原来的固定不变的配料方案,而随着四季气候变化和原料质量去配料。
在随后的一次碰头会上,工人和技术人员间展开了一场争论。技术人员仍旧认为提高产量和保证质量是根本矛盾的。有的人还讽刺工人说:“你们连半锅水都烧不开,还想烧一锅水哩!”窑头看火工人立即驳斥道:“质和量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你们只看到对立,看不到统一,这是片面观点。你们说烧不开半锅水,这是事实,但为甚么烧不开半锅水呢?这就是因为受配料方案限制,不敢加煤,怕窑温波动影响质量。如果改变了配料方案,我们就能加大火力,使窑内温度稳定,这样不要说半锅水,就是一锅水也很快就能烧开了。”
水泥厂党委坚决支持了工人们的首创精神。化验室工人和技术人员根据季节变化和原材料的性质,改变了配料方法,提高了饱合系数,增加了易碎性。大窑看火工人也加大了火力,加快了窑的转速(由过去每转九十秒加快到五十六秒)。这样,立波尔窑每小时产量就由过去的二九点四吨提高到三十六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